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4151617181920212223下一页... 24 转到
    查看 33610 | 回复 238

    [讨论] 略论“武帝时期子母相权的五铢与小五铢即为‘赤侧’五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170楼 发表于2016-01-23 14:06:01
    尊神:

    赤仄五铢不是什么“虚值大钱”性质,而是足值足重的国家标准货币单位,是针对郡国五铢不足值不足重而言的,郡国五铢后来已经开始偷工减料了,郡国五铢实际可能只有三铢二铢甚至更轻了,当然不能一比一兑换赤仄五铢喽~,能让中央政府吃亏兑换吗~?武帝的权威是吃素的吗~?武帝能让赤仄五铢一比五兑换郡国五铢,已经给郡国很留面子了,郡国还想怎么样~?想造反吗~?来呀~...

    可是和武帝三官一起出的那些郡国钱真没见像兄说的那样只有三株二铢甚至更轻啊?有的甚至比三官还要重,这个大家都有经验的。货币政策是实打实的利益,留面子之说,有点勉为其难哦。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171楼 发表于2016-01-23 14:07:46
    尊神:

    楼主这根本不是什么“新理论”,而是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

    我已经说了那么多了,有举例子有据史料,都是有据之谈,是不是想入非非。兄也可以拿出推翻的证据来。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172楼 发表于2016-01-23 14:14:48
    尊神:

    小五铢只能是在金融环境稳定健康之后,随着经济的繁荣,根据市场交易的需要,才会适时铸造出现,不会在郡国五铢泛滥成灾的金融混乱时期出现小五铢的,并且,因为小五铢和大五铢兑换比率没有虚值成分,不需要特别法定强制一当五即可流通畅通无阻,市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兑换使用,所以,史书才没有特别记载小五铢。小五铢只起到辅助流通的作用,没有什么特别意义。[/siz...

    小五铢作为大量出现的辅币,史书不会不记载的,现在唯一可能记载的,时间上又和出tu基本相吻合的,就是“赤侧”“一当五”这五个字了。这是客观的存在,谁也否定不了的。至于如何理解,只能靠以后的发掘实践去检验。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73楼 发表于2016-01-23 14:21:14
    kensir117:

    可是和武帝三官一起出的那些郡国钱真没见像兄说的那样只有三株二铢甚至更轻啊?有的甚至比三官还要重,这个大家都有经验的。货币政策是实打实的利益,留面子之说,有点勉为其难哦。

    楼主脑子果然是僵化了~,上面多次已经论述了:现在发现的郡国五铢并没有多少不足重的,就是因为武帝成功进行的货币改革的结果,使那些不足值不足重的郡国五铢基本被兑换,收缴,熔毁了,或者郡国自己就熔毁掉了,不能再流通使用了,这正是武帝货币改革的成功标志之一。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74楼 发表于2016-01-23 14:32:37
    kensir117:

    小五铢作为大量出现的辅币,史书不会不记载的,现在唯一可能记载的,时间上又和出tu基本相吻合的,就是“赤侧”“一当五”这五个字了。这是客观的存在,谁也否定不了的。至于如何理解,只能靠以后的发掘实践去检验。

    是楼主脱离历史背景,误解了史书的记载~

    离线 诚信缘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9-01
    最后登录
    2022-05-19
    175楼 发表于2016-01-23 14:35:49

    既有赤侧,又有一当五,就是说的京师铸造的旋过边的五铢和小五铢,这一套钱就是司马迁说的赤侧钱。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176楼 发表于2016-01-23 14:42:28
    尊神:

    楼主脑子果然是僵化了~,上面多次已经论述了:现在发现的郡国五铢并没有多少不足重的,就是因为武帝成功进行的货币改革的结果,使那些不足值不足重的郡国五铢基本被兑换,收缴,熔毁了,或者郡国自己就熔毁掉了,不能再流通使用了,这正是武帝货币改革的成功标志之一。

    这是兄的想象,历史上每一天都死人,每一天都有五铢陪葬,所以只要有大量不足重的郡国钱,就会在墓葬中出现,现在就能发现。可是,现在发现最多的确实足重的郡国钱,因此也有可能“患钱轻”只是一个与加人之罪的借口。反正不管怎么说,只要只有赤侧能“赋官用”,郡国注定被边缘化,用现在的话就叫“政策导向”。是没必要用赤裸裸的一枚赤侧换五枚郡国的。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177楼 发表于2016-01-23 14:42:50
    诚信缘:
    既有赤侧,又有一当五,就是说的京师铸造的旋过边的五铢和小五铢,这一套钱就是司马迁说的“[...

    就是这个意思!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78楼 发表于2016-01-23 14:54:10
    kensir117:

    这是兄的想象,历史上每一天都死人,每一天都有五铢陪葬,所以只要有大量不足重的郡国钱,就会在墓葬中出现,现在就能发现。可是,现在发现最多的确实足重的郡国钱,因此也有可能“患钱轻”只是一个与加人之罪的借口。反正不管怎么说,只要只有赤侧能“赋官用”,郡国注定被边缘化,用现在的话就叫“政策导向”。是没必要用赤裸裸的一枚赤侧换五枚郡国的。

    郡国五铢实际上也没铸造几年,哪里来大量陪葬品?但是郡国投机取巧铸钱的速度进展却很快,威胁到中央财政的安全了,武帝迅速做出反应是顺理成章的,至于怎样来废除和兑换郡国五铢,武帝自然有武帝的手段和道理。郡国当然也可以拒绝按法定比率兑换,但就是不允许郡国五铢再流通使用了,郡国自己看着办吧~,这就是武帝的权威~,不服不行~。

    离线 铁画银钩
    实名认证
    好评
    4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2-05
    最后登录
    2024-06-15
    179楼 发表于2016-01-23 15:10:56

    百家争鸣~~~好文好帖子啊~!园地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帖子出现了,利益当前啊~!  

        个人非常支持楼主的观念,钱币是用来流通使用的,并非是让普通的老百姓都参与的学术讨论以及辩证~!

        再者什么赤仄五铢色泽发红,发黑作为论据也未免有失偏颇了,数千年后我们拿着锈迹斑斓的钱币,再讨论钱币的色泽问题,是不是有点滑稽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还原当时的铜色了。也许楼主的推论不是最终的结论,但是他的方向起码是一个可以让人觉得简单易行的方法。而不是像在猜谜~!

         任何的讨论都会让真相更加接近我们,我拭目以待~!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4151617181920212223下一页... 2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