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 转到
    查看 33608 | 回复 238

    [讨论] 略论“武帝时期子母相权的五铢与小五铢即为‘赤侧’五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浪漫童话
    三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12-10
    最后登录
    2024-06-18
    230楼 发表于2017-09-14 02:46:52
    kensir117:

    谢谢兄的意见,个人认为,在秦汉乃至宋元明清,铜钱从来都是称重的,哪怕你重量明显多一圈,成为折二,那么一枚当两文用,老百姓都认账。可仅仅用所为精美来衡量钱币的价值,恍惚中,是不是穿越了?莫非把近十年现代人玩钱币的概念强加到汉代老百姓的头上了?在当时,您就是把钱做成了花,只要它重量大小还是和郡国五铢一样,那么老百姓也就只认它只值一个五铢的价钱。也不会把它当作五文来花。

    重量一说恐怕也难站住脚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你能用手掂量出易一二克的差距吗?大小与形制恐怕是唯一区分面值的依据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如在秦汉真的是称量货币 那每个人上街买东西都在过岂不都得先过下称?如果是这样 那么那些超重的货币(郡国和三官还有那些半两,好多都远远的超过了面值重量怎么解释?难道都是当二当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称量一说)怎么对待?一个当二个?没有这个依据与说法吧?如有请列举大家一起学习!

    离线 浪漫童话
    三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12-10
    最后登录
    2024-06-18
    231楼 发表于2017-09-14 03:08:48
    kensir117:

    谢谢兄的意见,个人认为,在秦汉乃至宋元明清,铜钱从来都是称重的,哪怕你重量明显多一圈,成为折二,那么一枚当两文用,老百姓都认账。可仅仅用所为精美来衡量钱币的价值,恍惚中,是不是穿越了?莫非把近十年现代人玩钱币的概念强加到汉代老百姓的头上了?在当时,您就是把钱做成了花,只要它重量大小还是和郡国五铢一样,那么老百姓也就只认它只值一个五铢的价钱。也不会把它当作五文来花。

    赤仄五銖不从工艺下手 单单从大小重量来区分 别说二千多年后面再加个零也和今天一样不知为何物!古钱是具有传承性的,和数数一样要从一数十,而不是直接数十!湖州那批水坑下半星五銖就是最好的形制参考!那种东西别说扔到五銖里,就是扔到从五銖到宣统的所有小平钱里都是鹤立鸡群的即视感!

    离线 蜻蜓
    一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9-18
    最后登录
    2023-05-23
    232楼 发表于2017-09-15 15:48:03

    学习

    离线 三朝元老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1-17
    最后登录
    2021-04-11
    233楼 发表于2017-09-15 15:51:34
    该用户已被禁言

    2017-09-18 转正
    涉嫌交易欺诈,取消交易资格。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234楼 发表于2017-09-15 17:09:56
    浪漫童话:

    重量一说恐怕也难站住脚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你能用手掂量出易一二克的差距吗?大小与形制恐怕是唯一区分面值的依据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如在秦汉真的是称量货币 那每个人上街买东西都在过岂不都得先过下称?如果是这样 那么那些超重的货币(郡国和三官还有那些半两,好多都远远的超过了面值重量怎么解释?难道都是当二当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称量一说)怎么对待?一个当二个?没有这个依据与说法吧?如有请列举大家一起...

    对呀,兄不是也说了“大小与形制恐怕是唯一区分面值的依据”吗?所以,赤仄五铢一当五,最直接的就是一枚赤仄五铢当五枚小五铢。这是最直接的反映了。至于旋边这样的工艺,个人认为就是官造钱的一种提升钱币质量,使得钱币大小一致的一种手段。因为以前半两、三铢等不怎么用这样的旋边工艺,所以这种旋边钱一经推出就很吸引人的眼球,直接命名为赤仄了。

    离线 古共国
    永久会员
    好评
    14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1-30
    最后登录
    2024-06-19
    235楼 发表于2017-09-16 16:33:17

    温故而知新

    离线 历史老人
    禁止发言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2-29
    最后登录
    2024-04-22
    236楼 发表于2017-09-16 20:50:42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某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22
    最后登录
    2024-06-18
    237楼 发表于2017-09-17 13:58:25

    好。跟老法师学习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19
    238楼 发表于2019-10-15 22:08:38
    历史老人:

    为楼主提供一条小鸡目五铢是流通货币的证据,就是我们在土堆里常常发现鸡目五铢和小太平百钱小定平一百以及中等太平百钱同出来,既然太平百钱定平一百是流通货币,那混合在一起的小五铢也是流通货币

     

            非常感谢您的信息!我认为一当五就是指一枚五铢当五枚小五铢,这里的小五铢一枚刚好为一铢。赤仄五铢\赤侧五铢的重量也就是五铢的重量。

            最近查阅现存最早的钱币著作——北宋董逌所著的《钱谱》一书,对于“一当五”写的很清楚:

            秦铸半两钱,汉高祖铸八铢钱,文帝铸四铢钱,武帝铸五铢钱,又铸半两钱,又铸侧钱一当五。汉兴有榆荚钱,以前钱重难用,更铸榆荚小钱,以一当百,状如榆荚。王莽铸货泉,径六分,重一铢,曰小钱,一当十三铢;曰法钱,一当十五铢;曰幼钱,一当二十七铢;曰中钱,一当三十九铢;曰壮钱,一当四十;并大钱,一当五十;立为九品。汉公孙述铸铁钱,梁王铸鹅眼钱,《食货志》曰:“贮藏曰泉,流行曰布。” 

            这里“侧钱”就是“赤仄五铢\赤侧五铢”,上文中的“壮钱”就是“壮泉四十”,“大钱”就是“大钱五十”。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最初五帝采用“侧钱”的时候,就是用一枚侧钱当五枚行用小五铢钱。这个侧钱实际就是中央发行的钟官五铢钱,而小五铢当一铢钱来配合使用。当然,武帝时候发侧钱的目的,并不是要发虚值大钱,而是如前面所述,子母相权。小钱的功能就用后一句“以前钱重难用,更铸榆荚小钱”来说明,主要是汉初兴起的时候大家嫌弃“钱重难用”。这一句接在“侧钱一当五”后面,就是解释为什么侧钱要“一当五”。就是说明了这个榆荚钱在汉初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榆荚半两,一枚秦大半两当百枚榆荚半两,到了武帝的时候,就是重量约为一铢的豆半两,到了发行钟官五铢的时候就是小五铢。实际上子母相权,其思想文献载自周代就有。所以,从北宋董逌所著《钱谱》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定性:《史记》、《汉书》等正史里记载的“一当五”就是一枚重量为“五铢”的钟官五铢顶5枚重“一铢”的小五铢。而非什么虚值大钱!

            从以上论述还可以定性:小五铢就是行用品,使解决“钱重难用”的。而非陪葬专用皿器!

     

    — 此帖于 2019-10-15 22:15:55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