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24 转到
    查看 33634 | 回复 238

    [讨论] 略论“武帝时期子母相权的五铢与小五铢即为‘赤侧’五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孙先生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1-11
    最后登录
    2024-06-13
    30楼 发表于2016-01-14 16:04:35

    学习

    身份已验证:孙仲永  辽宁康平

    离线 听泉有声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2-03
    最后登录
    2024-04-24
    31楼 发表于2016-01-14 16:25:02

    学习!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10-16
    最后登录
    2021-08-12
    32楼 发表于2016-01-14 17:39:17

    赞同楼主观点,鸡目五铢是赤侧五铢

    在线 chengyue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4
    33楼 发表于2016-01-14 22:25:49

    引用楼主一句话: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这句话,不一定靠谱,因为,今所存世之郡国五铢,重量一般不轻,有些还很重,只有极少数轻薄者,所以史记所言未必属实。这句话应该是中央为了收铸币权为国有而作的托词,是愈加人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
    就此何以断言小五铢一定是赤仄而不郡会是国?可否按楼主的思维方式引申下:因为郡国铸造了鸡目五铢这种奸钱,所以就有了:“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22
    34楼 发表于2016-01-14 22:54:55
    chengyue:
    引用楼主一句话: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这句话,不一定靠谱,因为,今所存世之郡国五铢,重量一般不轻,有些还很重,只有极少数轻薄者,所以史记所言未必属实。这句话应该是中央为了收铸币权为国有而作的托词,是愈加人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
    就此何以断言小五铢一定是赤仄而不郡会是国?可否按楼主的思维方式引申下:因为郡...

    我觉得应该有个先后逻辑的问题。因为郡国钱乱,制作不精良,所以中央才以此为借口铸造五铢和小五铢的。在中央制造小五铢之前,郡国是不铸造小五铢的。当然随着中央大小五铢的开铸,不排除之后郡国以及民间也开铸小五铢以次充好了,冒充中央的赤侧小五铢。这样的逻辑才是合理的。

    在线 chengyue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4
    35楼 发表于2016-01-15 09:11:44
    kensir117:

    我觉得应该有个先后逻辑的问题。因为郡国钱乱,制作不精良,所以中央才以此为借口铸造五铢和小五铢的。在中央制造小五铢之前,郡国是不铸造小五铢的。当然随着中央大小五铢的开铸,不排除之后郡国以及民间也开铸小五铢以次充好了,冒充中央的赤侧小五铢。这样的逻辑才是合理的。

    何以见得非得是你认为的顺序而不是我推想的顺序?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22
    36楼 发表于2016-01-15 09:41:48
    chengyue:

    何以见得非得是你认为的顺序而不是我推想的顺序?

    因为在发行赤侧之前,没有任何文献提到过一当五。而五铢与小五铢的重量比正是一当五的关系,这符合称量货币的特征。而郡国五铢在元狩五年就已经发行了,如果按兄说的那样,小五铢是郡国时发行的,一当五应该早在元狩五年的文献中提及。

    离线 袁林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12-12-10
    最后登录
    2023-03-30
    37楼 发表于2016-01-15 09:44:53

    似乎又回到了1988年在临潼人行干部培训中心召开的全国首次五铢钱研讨会的场景!蒋若是,朱活,陈尊祥,姚世铎及澄城坡头铸钱遗址发现者为什么是赤侧郡国或上林三官铸统一铸造标准,争的脖红耳赤,忘了休会忘了吃饭,但其乐无穷!虽未形成统一现点,但为五铢钱的研究开创了先河,随后陕西省钱币学会又多次召开了五铢钱研究并出版了多期专辑颇有影响!近日西汉兆伦铸钱遗址大规模发掘即将开始,我们式目以待。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22
    38楼 发表于2016-01-15 10:02:24
    袁林:
    似乎又回到了1988年在临潼人行干部培训中心召开的全国首次五铢钱研讨会的场景!蒋若是,朱活,陈尊祥,姚世铎及澄城坡头铸钱遗址发现者为什么是赤侧郡国或上林三官铸统一铸造标准,争的脖红耳赤,忘了休会忘了吃饭,但其乐无穷!虽未形成统一现点,但为五铢钱的研究开创了先河,随后陕西省钱币学会又多次召开了五铢钱研究并出版了多期专辑颇有影响!近日西汉兆伦铸钱遗址大规模发掘即将开始,我们式目以待。

    向前辈们致敬!!!

    在线 chengyue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4
    39楼 发表于2016-01-15 11:17:05
    kensir117:

    因为在发行赤侧之前,没有任何文献提到过一当五。而五铢与小五铢的重量比正是一当五的关系,这符合称量货币的特征。而郡国五铢在元狩五年就已经发行了,如果按兄说的那样,小五铢是郡国时发行的,一当五应该早在元狩五年的文献中提及。

    何谓奸钱?即以此小钱按一比一行用,若以五当一,何来奸钱之说,又何须改铸赤仄以一当五?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2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