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 24 转到
    查看 33619 | 回复 238

    [讨论] 略论“武帝时期子母相权的五铢与小五铢即为‘赤侧’五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giboss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6-07
    最后登录
    2024-06-20
    120楼 发表于2016-01-21 13:02:33

    “其后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
    ----------------
    对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赤侧1枚相当于郡国五铢5枚,在巨大利益驱动下民间(或许还有郡国参与)“巧法”将普通郡国五铢璇边冒充官铸赤侧五铢流通,于是中央下令禁止郡国铸钱,郡国五铢全部当做铜料收回,专由上林三官铸造统一样式的五铢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1楼 发表于2016-01-21 14:18:38
    古币富翁:
    那这方工字铭武帝范式的小五铢母范又作何解释呢?且发现不止一方,借用王泰初老师图片,万望王老师担待在下,顺祝吉安藏祺!!

    园地这张王泰初先生的武帝时期小五铢图片不太清晰,另找到一张该范的局部放大图片如图所示。
      从这张局部放大图片可以看出:文字风格应该是武帝元鼎四年之后,上林三官五铢中晚期的产物,也就是说:根据此范可以把鸡目五铢的出现时间最早提前到武帝的中晚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武帝元鼎二年铸造赤仄(侧)五铢目的主要是针对郡国五铢的日渐轻劣,金融混乱,以及收缴铸币权,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法定一枚赤仄五铢当五枚郡国五铢具有强制意味,以期收缴轻劣的郡国五铢,尽快稳定金融,但事与愿违,因有明显的比值差,遭到市场盗铸和抵制,不久即作罢,并于元鼎四年铸造上林三官五铢,因无强制兑换郡国五铢的附加限制,切重量标准统一规范,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使用,于是那些过重和过轻的郡国五铢自然就被市场淘汰和融毁掉了,所以,现在发现过重和过轻的郡国五铢都不多见就是这个原因,同时也是武帝金融货币改革的成功明证。
       再来说王泰初先生这个武帝中晚期的小五铢母范,说明是在武帝中晚期,武帝根据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适时铸造了小五铢供应市场流通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市场流通兑换,小五铢并无刻意强制使用的意味,因为小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大钱基本是一比五的比值关系,基本没有虚值差,所以,市场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来自由兑换使用,不必法令强制即可流通畅通无阻了,这和赤仄五铢当时的发行目的完全是两回事,这也可能就是史料无载小五铢的原因了。
       
     


    离线 沭小乙
    实名认证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2-13
    最后登录
    2024-06-20
    122楼 发表于2016-01-21 17:31:33

    学习

    身份证已确认:乙合昌  江苏省沭阳县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3楼 发表于2016-01-21 19:06:01
    金如意:
    同期的大五铢和小五铢从形态重量上或许可以等值一当五,政府铸币要有嬴利计算才会实行,人力工本费都是计算在每一枚实物货币成本里的,小五铢只占了用金属料少,其它人力工艺成本一个也不会少,用了多倍成本,还可以等值兑换吗

    聪明的政府都不会用公开发行的货币直接获取利润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遭到抵制和盗铸,王莽就是例子,政府都是通过税赋和人民的劳动所创造的远远高于报酬的价值来获取利润的,政府可以通过悄悄地多发行货币方式来神不知鬼觉的掠夺社会财富,完全不必用公开发行的实物货币直接获取利润,那是最笨的方式,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了。何况青铜本身已经是西汉时期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了,政府想通过虚值兑换直接获取利润是很难的,武帝赤仄五铢已经实验过了,根本行不通。

    离线 rockhui
    一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11-18
    最后登录
    2022-01-12
    124楼 发表于2016-01-21 19:22:39

    学习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20
    125楼 发表于2016-01-21 21:45:33
    尊神:

    聪明的政府都不会用公开发行的货币直接获取利润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遭到抵制和盗铸,王莽就是例子,政府都是通过税赋和人民的劳动所创造的远远高于报酬的价值来获取利润的,政府可以通过悄悄地多发行货币方式来神不知鬼觉的掠夺社会财富,完全不必用公开发行的实物货币直接获取利润,那是最笨的方式,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了。何...

    非常认同兄的观点,只不过不是通过赤仄五铢试验过,而是通过白金三品试验的。具体解释可参见110-112楼解释。

    离线 金如意
    论坛版主
    荣誉
    2015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4-06-20
    126楼 发表于2016-01-21 22:07:53
    尊神:

    聪明的政府都不会用公开发行的货币直接获取利润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遭到抵制和盗铸,王莽就是例子,政府都是通过税赋和人民的劳动所创造的远远高于报酬的价值来获取利润的,政府可以通过悄悄地多发行货币方式来神不知鬼觉的掠夺社会财富,完全不必用公开发行的实物货币直接获取利润,那是最笨的方式,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了。何...

    我说的是货币铸造成本问题 ,和政府赋税的压榨还没有直接的联系,退一步说就算赋税到社会每个环节,那政府货币的发行成本更得计算利益得失,如果贴本发行还有必要发行实物足值货币吗?


      汉。司马迁 《史记》卷三十 :“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

      懒争论,多看书,再学习

    — 此帖于 2016-01-25 23:27:44 被 金如意 编辑过 —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7楼 发表于2016-01-21 23:24:15
    金如意:

    我说的是货币铸造成本问题 ,和政府赋税的压榨还没有直接的联系,退一步说就算赋税到社会每个环节,那政府货币的发行成本更得计算利益得失,如果贴本发行还有必要发行实物足值货币吗?

    放心好了~,政府铸造货币的成本根本就不是问题,否则政府就不会去强行垄断货币铸造权了~,况且,政府铸造货币不是白送给人民花的,而是人民需要付出劳动和汗水来换取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产生超额利润了,铸造货币的那一点成本根本就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8楼 发表于2016-01-21 23:46:28
    kensir117:

    非常认同兄的观点,只不过不是通过赤仄五铢试验过,而是通过白金三品试验的。具体解释可参见110-112楼解释。

    武帝铸币也是屡试不爽,最后才回到了三官五铢的正道上,实践证明:凡是违反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铸币行为都以失败而告终,但统治者从来都不会甘心失败,一有时机,就会变换花样,卷土重来~~。

    离线 瘦骨铜声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2-26
    最后登录
    2024-03-23
    129楼 发表于2016-01-22 22:46:44

    赤也,赤贫,赤裸,赤脚,赤手空拳,也是红色的意思?赤仄不是红边的意思,解读为红色钱边偏离原意了。

    赤者,净也,空也,。相对于毛边的钱而言,通俗解读,就是打磨了钱的边道。

    打磨钱的边道,是为了统一钱的形制,进而收赤仄赋,非赤仄钱不得入赋。是统一铸币权,收取铸币税的手段。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 2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