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17 转到
    查看 25508 | 回复 161

    [讨论] 浅谈鸡目五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听泉有声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2-03
    最后登录
    2024-04-24
    60楼 发表于2015-12-17 09:25:57

    深度好文!

    离线 我心悠悠
    实名认证
    好评
    14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4-10
    最后登录
    2024-05-09
    61楼 发表于2015-12-17 09:49:46

    不错,学习,谢谢。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6-16
    62楼 发表于2015-12-17 10:51:48
    汩泉:

    我只想说您能拿出2.5克的鸡目五铢来看看吗?下面两图片为官铸鸡目看看到底多少克?跟小泉直一一起出图的资料你可以去查查给你推荐王泰出老师钱币收藏研究一书或者你去图书馆找些资料我都是从这里面搜集到的!另外你说的以缩小形式作为冥币可以跟那些缩小的陶瓷器冥器一样?那未免太片面了?那么你应该去怎么解释鸡目五铢为什么不出现在冥币铸造钱场而出现在上林铸钱场呢?不要问我证据在哪里?去图书馆找吧我都这样说了你...

    兄别急,真理越辩越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没办法让别人无条件赞同您的观点。附图为我的五枚鸡目五铢的称重,五枚总总量2.7克。在统计学意义上,单个样本的偏差比较大,样本数量越多,约接近平均值。我的这些从图上看得出,都是官铸好品,好几个版,重量轻的有到0.4克的。

    在汉代至少很长一段时期,金属器物的铸造应该是国家垄断的,因此,冥钱由上林铸,并不奇怪。

    至于您引用老专家的“鸡目五铢多见与窖藏,且与小泉直一同出”的旁证,如果有可能的话,请提供科学严谨的考古报告供大家学习。如真正能够找到明显具有货币储备功能的窖藏出 土,我的说法不攻自破。在此提醒下“窖藏”的定义:窖藏品不得出于墓葬,而应当放置在容器中,出 土于棺椁之外的地方。比方东北大量出 土的宋钱,就是真正的窖藏。最近很热的南昌海昏侯墓,就算出 土了再多的金饼和五铢,也一样是随葬货币,不算窖藏。

    汉代的微缩陪葬器,可能您见到的少,没有足够的直观印象。我过手的非常多,所见不单单是陶壶、陶人这些陶制品,仿真微型青铜制品也非常常见,精度很高,不逊于这些小五铢。这些东西,在正式的考古报告里出现也很频繁,您如果没看到过,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下资料。

    您所说的上林苑,本身是皇家园林,其中“三官”这个机构,不只负责铸钱,还负责铸造各种铜器,生产青铜冥器完全有可能。鸡目五铢铸造于上林苑,并不等同于它就是流通货币。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6-16
    63楼 发表于2015-12-17 10:59:31
    kensir117:
    鸡目五铢应该是作为行用币出现的,就鸡目五铢这个品种,就这个帖子就可以看到有上杠,下星,鎏金,传行,以及被长寿的吉语花钱形式。也是就是说所有行用钱的形式,鸡目五铢都有了。如此复杂的门类齐全的一个货币品种,仅仅用陪葬冥币来说,是说不通的,只有在长期的行用过程之中,才可能形成如此多的鸡目五铢品种。
           至于前面师友们所说的秦汉时期有把实物缩小殉葬的现象,没错,不过能缩小的都是实物比较大的东西,...

     
    回kensir兄,缩小版的大泉五十和货泉其实也非常常见,附图的这些,您一定见到过。曾经见过成堆出、数以万计的这种小型货泉,这种轻薄如纸的大泉五十数量也不少,虽然未必和鸡目五铢有直接关联,也不完全排除这些是所谓“私铸钱”的可能。


    离线 汩泉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9-05
    最后登录
    2023-04-07
    64楼 发表于2015-12-17 11:49:16
    古泉新锈:

    兄别急,真理越辩越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没办法让别人无条件赞同您的观点。附图为我的五枚鸡目五铢的称重,五枚总总量2.7克。在统计学意义上,单个样本的偏差比较大,样本数量越多,约接近平均值。我的这些从图上看得出,都是官铸好品,好几个版,重量轻的有到0.4克的。

    在汉代至少很长一段时期,金属器物的铸造应该是国家垄断的,因此,冥钱由上林铸,并不奇怪。

    至于您引用老专家的“鸡目五铢多...

    首先对于鸡目五铢重量,如果加上锈会在多少呢、还有您这五个不全是官铸,您应该分开称重看看,我得出鸡目五铢重0.7克左右结论我称了数十枚薄锈鸡目五铢得出结论而且几乎全是0.7克没有高于0.71低于0.68的!我既然都说了这么些证明了,没法在出世其他证据,请您单独拍这几个重量,就五个鸡目五铢怎么能妄下断论呢?还有就是您出示证据证明金属器物为什么国家垄断铸造?出示证据为什么冥币上林铸造?如果有请出示具体资料看一下!请您解释西汉少府设置的东元匠的目的作用是什么呢?为什么设置东元匠请给予解释!请您解释为什么兆仑村钟官铸钱遗址和窝头寨相家巷遗址会出现鸡目五铢陶范和西汉五铢钱范同时出现的现象?这个请给予解释!还有武帝宣帝迷信之徒为何要在上林铸冥币?这个怎么解释?就像现代社会不讲迷信了,政府不会在印钞厂铸冥币一样!不论钟官技巧还是六厩均发现小五铢钱范而且数量极大!这个怎么解释?从汉书中可以看出汉代迷信色彩浓厚,陪葬视死如生,陪葬流通货币作为冥币有何不妥呢?那么您如何解释汉代子母相权的货币体制,那么如果购买低价产品用什么货币支付呢?这个给予解释!还有就是鸡目五铢如果是冥币为何出现穿上杠穿下星等品种,特别是为何出现铅造鸡目五铢这个怎么解释?还有就是您说的这是汉代以缩小形式陪葬的钱币作为冥币跟缩小器物性质一样?那应该怎么解释很多墓葬中出现原比例陶铜器?缩小的是常见,可是您只看到了缩小的没看到原比例的!还有就是您说的缩小的陪葬器物您有证据拿来看一下吗?还有就是为什么很多西汉墓葬中都用流通五铢陪葬而没有用鸡目五铢陪葬,如果鸡目五铢作为陪葬应该大量在墓葬中发现呀?这个怎么解释呢?至于窖藏很多资料您还是得自己去查还得看出现数量,其中在58年西安一个自来水工地出现1136枚,给您推荐几本资料,朱活.古钱辞典、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989、考古,1972.5、考古1979.5!等等吧您还是去大的图书馆查查吧,您这么快回复我也肯定没去查过资料!前几天我一朋友还拍了1斤多鸡目五铢!我说得那几个论点您可能没怎么看!我希望您对我说的这些给予解释!期待您的回复

    身份已验证:张永杰  山东省寿光市

    离线 汩泉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9-05
    最后登录
    2023-04-07
    65楼 发表于2015-12-17 11:58:07
    古泉新锈:

     
    回kensir兄,缩小版的大泉五十和货泉其实也非常常见,附图的这些,您一定见到过。曾经见过成堆出、数以万计的这种小型货泉,这种轻薄如纸的大泉五十数量也不少,虽然未必和鸡目五铢有直接关联,也不完全排除这些是所谓“私铸钱”的可能。

    有证据证明这不是私铸钱吗?包括汉书中已经有很明确说明了后汉私铸钱盛行通货膨胀?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不是私铸钱!既然否认这是私铸钱得有证据不能凭空说得!还有就是您说的以缩小形式制造钱币作为陪葬?但是对于已经这么小的五铢钱了还有缩小制造的必要吗?还有为什么五铢钱也会有铅制造鸡目五铢也有铅制的呢?还有就是您说的鸡目五铢和这些钱币没有可比性,真正官铸鸡目工艺极美,成本甚高,而这些大泉货泉铜质工艺差文字随意,这说明了什么呢?请给予这些钱不是私铸钱的证据

    身份已验证:张永杰  山东省寿光市

    离线 西斯
    实名认证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15-10-10
    最后登录
    2025-07-04
    66楼 发表于2015-12-17 12:24:06

    各位方家摆事实、讲道理。让吾等新手获益多多。

    看到在论鸡目五铢的重量,忍不住想插句嘴,可能鸡目五铢年头太久了,因为保存环境有差异,不排除有些鸡目五铢因内部氧化致使重量下降了,我就有一枚大泉五十,比同样轮廓的另外一枚要轻不少,且声音更闷,我猜是内部“糠”了得缘故。因此关于测试的标准我看法是:1.取无疑义的官铸版进行测量;2.取测量值高的十枚平均值计入测量结果,3以上标准适用于三官五铢和鸡目五铢。

    2021-10-09 转正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6-16
    67楼 发表于2015-12-17 12:36:29

    您上述问题,我整理一下要点:
    1.  重量问题:是否统一在0.7g上下,我手头小五铢实物大概10枚左右,称重时那些疑似私铸的已经挑出去了。这个问题有量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补充。
    2.  金属器物国家垄断铸造问题:待我整理资料后回复
    3.  上林铸冥币”不合常理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揣测古人。其实古人并不忌讳与“死”相关的准备措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皇帝在位时就要大张旗鼓地为自己修建陵墓,还亲自去视察,监督工程质量。武帝后期,铸币权已从郡国收归中央,铸造地是上林苑,这些小五铢全部或大部分出自上林苑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问题是它们是否作为辅币参与流通。
    4.  版别问题:上星下星、上杠下杠这些情况,只能佐证它们是实物的微缩版,出生地是上林苑,这点并无疑问,但仍然无法从逻辑上推理出它们就是流通货币。
    5.  大小比例问题:原比例的冥器我也看到很多,多数是陶器。至于您说的陪葬铜器原大小的那些,不如直接认为是实用器,否则坟墓里那些正常大小的五铢性质也是冥钱了。不过问题的重点并不在原大器物,而在于微缩器物,我们研究的鸡目五铢就是一种微缩器物。原大小器物是不是冥器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之内。
    6.  微缩实物的提供:待我整理后回复
    7.  为何很多墓葬使用流通五铢陪葬的问题:对于是否一定使用鸡目五铢陪葬,应该没有硬性规定。使用微缩器物(尤其是铜器)本来就是一种节约成本的做法,如果家里不差钱,直接用流通币陪葬当然更好,海昏侯墓就是很好的例子。汉代尚有很多鎏金铜饼存世,性质也是冥币,仿金饼。像海昏侯这种有家底的人,直接就用真金陪葬。
    8.  出 土量问题:量大并不等同于窖藏,是否窖藏的关键是看是不是出自墓葬,就算一次性挖出一吨,如果出自墓葬,仍不算是窖藏。
    补充一点,“铢”是重量单位,标明的是面值。汉武帝时铸造的另一种钱币“三铢”就完全没有冥币的嫌疑。如果是5:1的官铸流通货币,按以上逻辑,面文应该是“一铢”而非“五铢”。作为“官铸流通货币”,面文为“五铢”,而重量却仅为一铢甚至更低,本身就是个矛盾;而如果面文为“一铢”,冥币的嫌疑马上就排除了。
    还望不吝赐教。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7-20
    68楼 发表于2015-12-17 12:45:58
    古泉新锈:

     
    回kensir兄,缩小版的大泉五十和货泉其实也非常常见,附图的这些,您一定见到过。曾经见过成堆出、数以万计的这种小型货泉,这种轻薄如纸的大泉五十数量也不少,虽然未必和鸡目五铢有直接关联,也不完全排除这些是所谓“私铸钱”的可能。

    古泉新锈兄,您所贴的大泉五十、货泉是减重钱,也叫劣钱,也是私铸的有买卖意图的行用钱,非冥币。俺的意思是大家都没有见过类似于鸡目五铢这样缩小比例的货泉、大泉五十铜钱。如果有的话,就说明缩小到这样一个尺寸的钱币,就是用于陪葬的,是冥币,那么鸡目五铢也就是冥币了。没有的话,那么鸡目五铢就和小泉直一一样,是官造制钱,是行用币。

    — 此帖于 2015-12-17 12:56:24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7-20
    69楼 发表于2015-12-17 12:53:34

    赤仄五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命令京师钟官铸“赤仄”(轮郭上带赤色)钱,面文“五铢”,铸工精湛,形体厚重,以一当五行用。世称“赤仄五铢”。
    以一当五的赤仄五铢,面文也是“五铢”,而没有写“二十五铢”。所以鸡目五铢中的“五铢”两字,已经不代表重量了,而是表明为流通货币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了。
    西汉相似的情况还有早期的八铢半两和四半两都面文“半两”。

    — 此帖于 2015-12-17 12:55:27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17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