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目五铢应该是作为行用币出现的,就鸡目五铢这个品种,就这个帖子就可以看到有上杠,下星,鎏金,传行,以及被长寿的吉语花钱形式。也是就是说所有行用钱的形式,鸡目五铢都有了。如此复杂的门类齐全的一个货币品种,仅仅用陪葬冥币来说,是说不通的,只有在长期的行用过程之中,才可能形成如此多的鸡目五铢品种。
至于前面师友们所说的秦汉时期有把实物缩小殉葬的现象,没错,不过能缩小的都是实物比较大的东西,陶仓、陶人、陶灶、陶畜等等,这些实物都比较大,只能缩小陪葬。而钱币本身就不大,没有必要再缩小,就像陶金饼,就和金饼的大小相当,陶五铢也是和行用的五铢钱大小相当,都没有缩小。不说陶的,说铜的,有没有人见过缩小的货泉?缩小的大泉五十?缩小的货布,大布黄千?缩小的一刀平五千?或者说以后缩小的隋五铢、开元通宝等各类缩小的行用钱?
至于说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做成鸡目五铢,俺觉得更不成立了。制作如此精整的鸡目五铢,需要制范浇铸等诸多工序,和行用品的繁琐程度无异,就节约的那点铜,少陪葬一个铜鼎就节省回来了,这样费工劳民的制作这么精致的小五铢,仅仅作为赔葬,而不作为行用币,其成本不是节约了,而是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