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页... 36 转到
    查看 143685 | 回复 355

    [讨论] 从一批赤仄五铢钱看郡国赤仄三官的辨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4-09-15
    210楼 发表于2011-04-09 16:17:18

    答古币富翁:
    1、你说“张汤的例证很合乎情理”,为什么蒋若是先生和我研究的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就“不合情理”?张汤与刘胜下葬时间只相差几年,张汤墓只出土8枚五铢(其中6枚不足3克),而刘胜墓却出土了两千多枚(重量几乎全部在3克以上)!何况无论是哪个墓出土的五铢,目前学术界都没人敢肯定是赤仄五铢,你又何必要急着说“张汤墓所出的即是赤仄”?
    2、你说“磨边是一个简单易行,好看好认的方法,为什么要偏离这个基本原则,非要在版式上,重量上钻牛角尖,西汉从开国开始一直在战争,人民饱受战乱的苦害,人民的温饱都不行,教育程度很低,目不识丁的百姓是不可能在钱文上,重量上来区分赤仄五铢,只有一个很一目了然的方法来促进这个国策的推行。。。”你的意思无非就是说“赤仄即磨边五铢”。这样的区分郡国与赤仄,当然很简单,但简单的未必就是历史真相,详见下文。现在先驳你用很动情的语言描述的“低文化的西汉百姓不能识别钱币”论。无疑你太低估了秦汉时代的法令制度和文化水准。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的度量衡实物之精密严苛,至今仍让我们叹服!秦至西汉的钱文有“半两”、“三铢”、“五铢”等,这些无一不是记重单位,你觉得这些记重的钱文对于“教育程度很低、目不识丁的百姓”全无意义吗?从郡国到赤仄再到三官,短短几年间,因盗铸或“巧法用之”的罪名被杀的百姓,史书记载的就有几十万人,没被记录的“不计其数”,这么多人因违反钱币法令而被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罕见的!你仍觉得西汉的钱文、重量不重要?西汉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武帝时国力已很强盛,教育文化水平大为改善,百姓的生活及文化水准并不如你说的那么低下!再进一步讲,你说张汤墓的那几枚是赤仄钱,但那8枚五铢中有6枚不足3克!你手上的五铢钱应该也不少,你找找看在郡国或三官中,除了私铸钱外,能找出几枚不足三克的?朝廷首铸的赤仄五铢是“一当五”的虚值大钱,其重量如果只有郡国或三官的一半,岂不是有点离谱?
    3、你在前面多次说“是赤仄五铢请出示钱范”,我不作回应,因为这实在只是一句废话!如果能找到标有赤仄五铢铸造纪年的钱范,赤仄之谜早就被解开了,还需要我们讨论吗?反过来,并不是只有钱范才能讨论古钱。很多铸行时间很短的古钱至今仍未发现钱范,按你的说法,这些古钱都不能玩了?
    4、从你对白金三品的那几句话来看,你对白金三品的认识还很肤浅。白金三品不是此帖的重点讨论内容,如果你要讨论,请另开专帖,本人将到你的帖子里讨教。
    5、我无意要把自己手上的五铢强说成是赤仄五铢,我已经多次要求版主们能把我的标题中的“赤仄五铢”四字加上引号!任何人看了此帖,都能明白我是从这批五铢入手开始研究赤仄五铢的问题,这正是讨论问题的趣味所在。所以希望你不要一直说我在“误导大家认同我的五铢就是赤仄五铢”。这是一个讨论帖,不是卖五铢帖。你说我的五铢是中期三官,不妨发些与我相似的中期三官来证明你的观点。西汉五铢难识别,就是因为外观太相近!如果你能令人信服地证实我那批是中期三官,这也是此帖最大的收获之一,不是吗?
    6、你说“蒋(若是)先生固然是学界前辈,应该尊重,但学术上就不尽然”,那么就请你说些能超过蒋先生的学术高见吧!前面很多泉友都说了:中国人总是崇拜权威,古代权威说“赤仄钱即赤铜钱”,两千年无人怀疑。当代权威说“赤仄钱即磨边钱”,有人也不敢怀疑。蒋若是先生从来没有自称是“权威”,他的专著只是用大量考古资料来阐述他个人的观点。相比于大话欺人、不学无术的那些“权威”,我觉得蒋先生的研究更符合科学的研究精神。在这里,大家都是泉友,所以更不希望有人冒充“权威”来压人。
    7、峰起云生卖给你的那80枚五铢钱,确是郡国五铢和三官五铢同坑所出,其中的三官五铢全部是早期三官,并没有中期和后期三官。你如果仔细看我的这个帖子,你就应知道我在上面曾经说过北京大葆台西汉墓早期三官与郡国五铢同出的那个考古实例。三官五铢中混有郡国五铢,这在学术界早已是定论,不算是什么新鲜发现,不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我自己所收的五铢中,也有早期三官与郡国五铢同坑出土的实例,以后我也会陆续展示。
    总之,我希望你不要再摆出“权威”的姿态来这里讨论,更不要试图阻止泉友们继续参加讨论。这里只有泉友,没有权威,大家都是平等的。甚至我所引用的蒋若是先生的研究专著,也仅仅只是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大家讨论,我自己也不是完全赞同蒋先生用几十万言来仔细论证的“刘胜墓后室277枚精整五铢即赤仄五铢”这个结论。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1楼 发表于2011-04-09 16:56:53

    多谢老 师讨论指教。我又找出我五年前买的五铢,这批五铢是买自江苏南京泉友,这批五铢与昨天我上图的那些购自西安泉友的比起来,要薄、小一些,且锈大。请老师看图指教。 1_101159_fdf1fa0eb607dfa.jpg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2楼 发表于2011-04-09 16:58:23

    购自西安1_101159_aa7d01285985d62.jpg
    这图不是江苏泉友的。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3楼 发表于2011-04-09 17:03:23

    江苏坑的。上个图文字说明有点误 1_101159_dbd2917d2df5fd8.jpg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4楼 发表于2011-04-09 17:05:05

    江苏泉友从乡下收的。请问这是郡国五铢吗? 1_101159_18baa3e8b48b9cf.jpg
      1_101159_47075ad2734b681.jpg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5楼 发表于2011-04-09 17:06:35

    两批钱厚薄之比较,下面的是西安坑,上面的是江苏坑 1_101159_47c59a20a417741.jpg
      1_101159_47c59a20a417741.jpg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6楼 发表于2011-04-09 17:08:21

    江苏汉时地理位置是郡国,而西安却是上林三官所在地。 1_101159_f2fdac9d51e8c04.jpg
      1_101159_f742364c849a966.jpg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7楼 发表于2011-04-09 17:10:57

    江苏汉初时是吴国吧?这批江苏坑五铢是郡国五铢吗? 1_101159_6fbdf42c02c861a.jpg

    离线 福寿禄候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1
    218楼 发表于2011-04-09 17:12:02

    1_101159_87042f019e14f5c.jpg
      1_101159_f134ce1d391efde.jpg

    离线 古币富翁
    实名认证
    好评
    4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9-04
    219楼 发表于2011-04-09 17:19:21

    哈哈哈哈哈,你和我都不是西汉时期的人,很多问题我们或者大家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讲清楚,都不能一窥而识全豹,关于你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不认同是应该的,我是一介粗夫,不会断章取义的大量引经断文,你讨论吧,我不打扰了,希望你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我不是权威,我就是以个爱好五铢收藏的泉友,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推翻一些,开创一些出来,不要在转圈圈了,用开阔的眼光走出围城!!
    谢谢大家,谢谢佩园,谢谢园地,谢谢研究的五铢的爱好者,

    身份证已确认:陈长安 安徽省淮南市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页... 36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