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6574 | 回复 54

    学术讨论-公式女钱背有无内郭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06-08-27 06:52:00

    如下图是近年南京南朝梁铸钱遗址发掘出土的“公式女钱”叠铸陶范面范及背范:(该范目前由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从该范可以看出,“公式女钱”是无外郭,背有内郭的,背的内郭也很浅平,而且是采用叠铸法铸造的,程序是用铜范母面范及背范(或其他质地的范母)翻铸泥质子范面范和背范,然后将子范的面范及背范两两对合叠铸的,楼主的两枚“五铢”钱也应属“公式女钱”类,只是没有背郭,这可能是在翻铸泥质背范时,背郭无意被泥土覆盖所致,或者是在后期制作背范母时,没有刻上内郭槽所致。200682622275086167.jpg
    20068262228879048.jpg

    离线 五一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6-10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06-08-28 03:03:00

    [s:17]

    离线 恍然
    实名认证
    好评
    15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最后登录
    2022-08-12
    3楼 发表于2006-08-28 03:29:00

    再上一对不同版的,还是背无内郭,个人认为是“非公式”女钱,应早于萧梁公式女钱

    200682719291094794.jpg
    200682719291420793.jpg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6-08-28 03:50:00

    以下是引用恍然在2006-8-27 19:29:19的发言:
    再上一对不同版的,还是背无内郭,个人认为是“非公式”女钱,应早于萧梁公式女钱
    200682719291094794.jpg200682719291420793.jpg
    “公式女钱”也是由汉五铢演变而来的,汉五铢背有内郭,要说早晚的话,只能是背无内郭的要晚于背有内郭的,而不是相反,所以愚推测背无内郭的“公式女钱”应是萧梁晚期铸品或者私铸品。

    离线 海泉缘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7-30
    最后登录
    2016-11-17
    5楼 发表于2006-08-28 03:53:00

    好贴!学者风范!

    离线 恍然
    实名认证
    好评
    15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最后登录
    2022-08-12
    6楼 发表于2006-08-28 03:57:00

    女钱即无外郭之五铢,是由东汉五铢剪边演化而来的,萧梁之前应广泛存在。铸公式女钱,是萧梁为了规范魏晋以来五铢私铸形制不规范问题,也包括背无内郭这样的“违制”行为。由此,可推断出无内郭五铢之铸行很可能早于萧梁,当然也不能排除之后继续存在。[s:01]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06-08-28 04:55:00

    以下是引用恍然在2006-8-27 19:57:24的发言:女钱即无外郭之五铢,是由东汉五铢剪边演化而来的,萧梁之前应广泛存在。铸公式女钱,是萧梁为了规范魏晋以来五铢私铸形制不规范问题,也包括背无内郭这样的“违制”行为。由此,可推断出无内郭五铢之铸行很可能早于萧梁,当然也不能排除之后继续存在。[s:01]
    如果此类背无内郭五铢是萧梁之前所为,那么就应在剪边五铢出现后时期,也就是东汉晚期了,且不说既然能“发明”铸造此无外郭五铢,又何必要再剪边了,单说东汉时期五铢形制范铸成品都是有外郭内郭的,这一五铢的基本形制在当时是约定俗成,根深蒂固的,尽管外郭可以被磨掉或者剪掉,如果当时民间就能“发明”出既无外郭又无内郭的特殊五铢范模,并铸出钱币能够流通使用,并且后朝各代只有萧梁采用无外郭形制,是否太早了点?![s: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7 21:03:32编辑过]

    离线 恍然
    实名认证
    好评
    15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最后登录
    2022-08-12
    8楼 发表于2006-08-28 05:35:00

    磨郭即为取铜,外郭可磨,内郭因何不可?铸造而成的无郭五铢,省却了剪边的麻烦,可直接参与流通,这也是女钱产生的原因,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规律。争论的焦点,看来是公式女钱之前有无“非公式”女钱了。发一枚同坑背有内郭的,也许能说明问题。另:此批五铢出于西安,可能根本不是南朝铸币。200682721345314185.jpg
    200682721345713441.jpg

    离线 恍然
    实名认证
    好评
    15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最后登录
    2022-08-12
    9楼 发表于2006-08-28 05:58:00

    随手找的背无内郭东汉剪边记号几枚
    200682721584964169.jpg
    200682721585698789.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