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楼上兄提供的史料,但我个人也有另一番理解,不知对否?呵呵。
“尝”:尝试。
“制造钱样”,未用“铸造”一词,而用“制造”。
“钱样”的概念不等于“样钱”的概念,“钱样”的概念也不等于“进呈样钱”的概念,“钱样”用于规定式样,“进呈样钱”用于呈报质量。
铸钱的时候铸钱机构(铸钱司)先要议铸,然后试铸,之后呈皇帝御审,皇帝同意后部颁,各钱监铸造,最后才是进呈。
我认为兄所提供的史料描述的是议铸之后试铸(试雕)呈皇帝御审的东西,如果是试铸,当为上文中所提到的第二类“样钱”(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叫样钱不妥),如果是试雕,那就是专指“雕样”了,从“制造”一词来看,“雕样”的可能性较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0:09:2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