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8399 | 回复 82

    [讨论] “楚大布”与“鬼脸钱”的联系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闻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0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0楼 发表于2010-07-15 21:28:11
    引用第44楼古泉新锈发表的 :
    同意楼上两位。如果楚大布背面的铭文是“七货”的话,实际上和“鬼脸钱”就很难说存在明确的兑换关系了 back.gif


    是七慎还是十慎,是七货还是十货,楚大布都很难说与鬼脸存在明确兑换关系,重要的理由是出土的事实---楚大布与蚁鼻钱同时出土的现象很少。同坑出土的事实不是没有而是太少,前些时候山东临沂的泉友就发了一帖(楚布与鬼脸同坑)。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5-09-20
    51楼 发表于2010-07-15 22:09:30

    我一直认为是“贝”字!!!!

    离线 河北戈邑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05-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2楼 发表于2010-07-15 22:19:53

    好细心,重大发现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8-29
    53楼 发表于2010-07-15 22:51:55

    西周“多友鼎”铭文:百又十又五(一百一十五)1_249_5be1ad7282ca10b.jpg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8-29
    54楼 发表于2010-07-15 22:53:10

    “多友鼎”铭文:一十又七(注意“十”和“七”的不同)1_249_a6e53e9fe0f864a.jpg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8-29
    55楼 发表于2010-07-15 23:06:24

    鬼脸钱确实曾在山东大量出土,一次可多达数千枚,我手头就有几枚山东坑的。

    离线 KAJA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5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2025-09-03
    56楼 发表于2010-07-16 09:22:34

    ◥█▄▃▁
    ...◥█☆█▅▄▃▁▁▁▁▁▁▁▃▄▅00▅▄▁
    〓▇█████感谢发帖████████████▅▄▃▁▁▁▁▁
    〓〓〓█████████████◤   .║
    ▔▔▔▔⊙▔▔▔▔▔▔▔▔   ⊙

    离线 gml699
    正式会员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29
    最后登录
    2025-02-18
    57楼 发表于2010-07-17 21:05:42

    离线 jhjh2477330
    二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5-02
    最后登录
    2018-11-12
    58楼 发表于2010-07-18 06:51:34
    引用第4楼顺利于2010-07-13 21:02发表的  :
    使劲顶! back.gif
    离线 闻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0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9楼 发表于2010-07-18 08:05:06

    1_29857_e83d51d74eee490.jpg

        
             出于自己对楚大布和梁充釿的喜爱,最后来回次帖。先回好友寒鸿轩,我的谈论不是高论只是随想,且当是茶余饭后的谈笑吧呵呵。^_^另借这次回帖,顺便说说很喜欢看古泉新锈老兄的帖子,不只是这帖!

         看到黄锡全先生一书有关楚大布研究很多人认同,但也看到也还不是唯一的共识,学者们仍智者见智的。(太原博物馆内楚大布的标签)。楚国的文字文化是独特和诡异的。 楚大布是读桡比當釿?殊布當釿?旆布當釿?还是楚銭當釿等等,这里超越了我们的释读能力,不是我们一般爱好者能做的事。“楚大布”这个俗称本身也包含了对释读争论的回避。我们在这讨论的观点更多的不是我们自己的观点,只是采信更能说服自己的某位学者的观点,拾人牙慧而已。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