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4 转到
    查看 102607 | 回复 137

    [讨论] 金代卫绍王 至宁元宝折五改范版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楼主 发表于2025-07-11 00:54:55
    — (梓泉) 执行锁定操作 (2025-07-24 10:13:20) —

           前几天看到本版热帖“大观折三改范大定通宝”,https://bbs.chcoin.com/show-17657330.html。意识到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有改范钱的存在。战国就有明刀改范,汉代有大泉五十改的大泉五铢,开元改范乾元、改范天汉、天福等等。北宋以后的改范钱就更多了,比如元代的至大元宝,明代的大中通宝大定手等。实际上,对于大定通宝,除了园地这枚折三改范钱外,还有其他版本的折三改范钱,以及折十钱。2014保利秋拍就拍过和此枚大定折三同样类型的改范钱。2021年永乐春拍就拍了一品43.2毫米的大定通宝折十钱,其文字风格与泰和楷书折十如出一辙,非改范。所以说,金代利用前朝钱币铲字翻范再刻字,铸造出一批工作母钱来试铸,或者直接设计钱文上蜡模木模作为母钱试铸,都有可能。

           忽然想到西安有位老藏家手中也有一枚至宁元宝改范钱,直径34毫米,重11.3克,铜质偏红,制作精整,包浆老道,明显非后代仿造。虽然目前公认的至宁元宝仅国博所藏一品,是品四枚文字风格相近,非改范而成。但考虑到上面所述大定折三改范钱的存在,不排除至宁元宝也存在改范现象。所以,近日咬牙也把这品至宁元宝改范钱收入囊中。关于至宁元宝,网上描述很详细,也大致整理一下方便大家查阅。

           至宁元宝铸造于金代卫绍王完颜永济统治末期(1213年),时值金朝内忧外患,北方蒙古崛起,国内叛乱频发,政权动荡。至宁元年五月,完颜永济改元“至宁”,至宁是卫绍王的第三个年号,至八月被毒杀只用了三个月。所以,至宁年号使用时间很短暂,外加战事频繁,无暇顾及铸钱事宜,故此币存世极罕。

           至宁元宝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珍罕无定价。学界推测其或为应对财政危机的虚值货币,面值“折五”(即一枚抵五枚小平钱),但因政权短命,实际流通范围极小,铸造量极低,后世罕见。

           至宁元宝直径3.5厘米 重11.4克,目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铜色紫红,表面多覆绿锈及黑漆古包浆,背光素无文。 钱文“至宁元宝”为楷书直读,字体遒劲,笔划刚健,与北宋崇宁通宝楷书风格高度相似,但“元”字右挑特征明显,“宁”字末笔短促,整体布局严谨,兼具金代瘦金体遗风。

           “至宁元宝”,最早出现在北京琉璃厂,同治六年正月,为王祖源在北京广文斋购得,王祖源是近代著名的鉴藏家,其子王懿荣也是中国著名的金石文学家,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晚年自号养潜居士。谥号文敏,《清史稿》有传。当时泉界著名钱币收藏家李佐贤、鲍康认为是崇宁钱改刻。两人力主为赝品,鲍、李二人的著作都不曾将其著录,以至此钱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王祖源去世后,所藏钱币归于其子王懿荣,王懿荣在庚子之变中殉国后,所藏钱币为刘鹗所得,但此钱却消失了很长时间。

           1921年,泉界又出现了一枚金代大钱篆书“崇庆元宝”,史志不载。郑家相在津方地山处见崇庆元宝大钱,叹为瑰宝,但京沪诸多泉家仔细推敲,觉得仍不免匠气,皆审为赝品。郑想300金买下,方地山说此为押品,到期不取再说。可惜质押期未满,郑家相未能如愿。以后,郑家相应上海某公司之聘去任职,已忘掉此事。

           同年秋天,消失了二十多年的“至宁元宝”出现在山东,又辗转到了天津,泉学家张炯伯见到至宁元宝,以行家之眼识破迷雾:"制作平整如官铸,文字精好无匠气",认为虽无绿锈,色泽甚旧,制作平整,文字精好,无可疑之点,以五百金买下,送方若看,并说,这样绝无仅有之钱,而《古泉汇》不录,李、鲍两人,何其浅陋。方药雨以干金转买下来。此钱遂归方药雨。南方的张叔驯在上海听到以后,曾打过电报求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后方若马上去找方地山买下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大钱,郑家相与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大钱失之交臂,既感慨,又惋惜。后来郑家相在文章中说:“至宁,崇庆二钱,本来都是可以确信无疑的。前人之疑至宁,是前人的疏忽;今人之疑崇庆,也是今人的疏忽。要是没有至宁钱的出现,崇庆钱几乎被埋没。崇庆因至宁而打消疑虑,至宁因崇庆而加深凭信。至宁证崇庆不伪;而崇庆也证至宁不伪。二钱互证,方显于世。这两枚钱能够存在于世上,也是值得庆幸的。”

           后来方药雨的钱币都转让给陈仁涛,解放前夕陈携宝物赴港,五十年代初期,陈氏有意出售其珍藏钱币,提出以半捐半卖形式,将整批1700余枚古钱币以八十万港币之价售予国家文物局,其中包括“至宁元宝”,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方若在著作《药雨古化杂咏》中写道:卫绍王钱获其二,篆为崇庆楷至宁,谁云至宁崇宁改,如此谰言何可听。

           对比国博至宁元宝,两枚钱币铜质均偏红,大小、重量都相当,两枚均为老生坑钱币。也就是生坑出土,然后被盘玩熟润。个人认为这两枚钱币和大定折三与折十一样,均为当时的试铸品。敬请师友品鉴!

     

     


    360截图20250711003307911.jpg
    360截图20250711003009637.jpg
    360截图20250711003533840.jpg
    360截图20250711003506054.jpg
    360截图20250711003232797.jpg
    360截图20250711003157885.jpg
    360截图20250711003054436.jpg
    大海龟 觉得赞
    — 此帖于 2025-07-11 01:09:26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1楼 发表于2025-07-11 00:58:09

    国博至宁元宝


    360截图20250711005700512.jpg
    360截图20250711005741530.jpg
    360截图20250711005920685.jpg
    — 此帖于 2025-07-11 00:59:38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2楼 发表于2025-07-11 01:04:36

    本网大定通宝折三与保利拍卖折三,以及永乐拍卖折十钱。


    360截图20250711010219868.jpg
    360截图20250711010240426.jpg
    360截图20250711010334323.jpg
    360截图20250711010402629.jpg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3楼 发表于2025-07-11 01:22:38

    从国博至宁元宝包浆可以看到,生坑绿锈,如果传世久了,就变成墨绿的黑颜色了,而底子就会变成红颜色。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4楼 发表于2025-07-11 01:31:23

    根据大定折三改与大定折十的关系,因此方药雨先生的那句“卫绍王钱获其二,篆为崇庆楷至宁,谁云至宁崇宁改,如此谰言何可听。”应该修正为“卫绍王钱获其二,篆为崇庆楷至宁,谁云至宁崇宁改,如此真言现可听。”


    360截图20250711012757199.jpg
    — 此帖于 2025-07-11 01:33:47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5楼 发表于2025-07-11 01:49:39

    个人推测,改范钱应该和钱局有关,比如大中通宝大定手,就应该是浙江钱局改范而成,中央局做的则是京版。同样,大定折十应该是中央局大作品,而两枚大定折三则是地方局的作品。同样,国博至宁元宝也应该是中央局的试铸钱,而此枚至宁元宝改范💷应该是地方局所为。

    离线 冷风无名
    正式会员
    好评
    54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0-21
    最后登录
    2025-09-27
    6楼 发表于2025-07-11 09:41:58

    不用纠结,民国老假一个。毫无研究价值的一个东西。

    2024-07-07 转正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7楼 发表于2025-07-11 10:20:28
    冷风无名:

    不用纠结,民国老假一个。毫无研究价值的一个东西。

    谢谢您的意见,民国锈色包浆到不了这样子啊。

    离线 济泉
    实名认证
    好评
    5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5-19
    最后登录
    2025-09-24
    8楼 发表于2025-07-11 16:56:28
    kensir117:

    谢谢您的意见,民国锈色包浆到不了这样子啊。

    是的,到不了民国,这种地章和包浆,个人更倾向于新仿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09-27
    9楼 发表于2025-07-11 17:31:06
    济泉:

    是的,到不了民国,这种地章和包浆,个人更倾向于新仿

    谢谢您的意见!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4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