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2971 | 回复 107

    关于三藩钱的讨论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胡子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80楼 发表于2008-09-11 19:39:00

    以下是引用钟鸣鼎食在2008-9-11 11:12:00的发言:本贴已有结论“平西王智力平常”
    应该是“平西王智力正常”!

    离线 十年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9
    最后登录
    2021-04-10
    81楼 发表于2008-09-11 19:49:00

    以下是引用胡子在2008-9-11 11:27:00的发言:我的意思:是智力异常的人,才会想到在官印上加“西”!!!这不挺明白的么,官印上加不得,钱币上又如何加得?莫非云南还有一个宝西局??网上顺手偷顺治爷的理论: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是继顺治一式后的第二类顺治钱形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园: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 据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分别有:户一厘、工一厘、蓟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密云局)、东一厘、临一厘、原一厘、阳一厘、陕一厘、同一厘、河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云南省局)、荆一厘。除荆一厘和云一厘(密云局)未见实物外,其余各局铸币均不难见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1 11:56:22编辑过]

    离线 semilibra
    实名认证
    好评
    18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0
    注册时间
    2008-07-28
    最后登录
    2025-10-27
    82楼 发表于2008-09-11 22:53:00

    這是一篇好文章~~
    極推!!

    离线 胡子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83楼 发表于2008-09-11 23:09:00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8-9-11 11:49:00的发言:
    这不挺明白的么,官印上加不得,钱币上又如何加得?莫非云南还有一个宝西局??网上顺手偷顺治爷的理论: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是继顺治一式后的第二类顺治钱形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园: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 据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分别有:户一厘、工一厘、蓟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密云局)、东一厘、临一厘、原一厘、阳一厘、陕一厘、同一厘、河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云南省局)、荆一厘。除荆一厘和云一厘(密云局)未见实物外,其余各局铸币均不难见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1 11:56:22编辑过]
     平西王自然挺明白的,这个“西”字官印上加不得,钱背面可是应该加得!!一是遵守定制 ,当时的流通币多是 背单字记局钱 《又叫记地钱,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但不是停用》。改制的背单字一厘式是“可直接与官银兑换”的!!“西钱”要不要 也兑换官银呢???二是表示要对铸币的质量成色负责,这是各局背单字的共同用意吧!三是背单字都是辖地简称。“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用了一个西字 ,而不用云贵二字,依然说明: 平西王智力很正常!!!

    离线 胡子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84楼 发表于2008-09-11 23:31:00

    您在网上顺手摘录的《顺治通宝网》资料,早已阅过,总体不错,仍需完善!!谢谢!

    离线 十年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9
    最后登录
    2021-04-10
    85楼 发表于2008-09-12 04:48:00

    既然都从那枚一眼假钱顺溜到这了,索性就再陪一帖吧~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克云南,吴三桂消灭了南明永利政权,,,,,,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摘顺治的那一段是为了弄明白时间上面的相互关系~~~实话实说我清钱史从来没去整理过,只是抄袭了人家的成果,老兄非要无视硬说单汉字十七年没停我也奈何不得~~~但是~~~~~~转回头又说“西”是记地,指的是云南兼贵州??~~~~~~该说啥好了???有了百度剪刀浆糊能省不少,再抄一段吧~~~吴三桂,江苏高邮人,籍辽东山海卫。其父吴襄为崇祯时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随征,因战功及父荫,官都指挥。后吴襄坐失战机下狱,擢三桂为总兵,守宁远。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军破大同、真定,京师戒严。明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率所部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1 21:00:52编辑过]

    离线 胡子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86楼 发表于2008-09-12 13:47:00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8-9-11 20:48:00的发言:既然都从那枚一眼假钱顺溜到这了,索性就再陪一帖吧~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克云南,吴三桂消灭了南明永利政权,,,,,,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摘顺治的那一段是为了弄明白时间上面的相互关系~~~实话实说我清钱史从来没去整理过,只是抄袭了人家的成果,老兄非要无视硬说单汉字十七年没停我也奈何不得~~~但是~~~~~~转回头又说“西”是记地,指的是云南兼贵州??~~~~~~该说啥好了???有了百度剪刀浆糊能省不少,再抄一段吧~~~吴三桂,江苏高邮人,籍辽东山海卫。其父吴襄为崇祯时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随征,因战功及父荫,官都指挥。后吴襄坐失战机下狱,擢三桂为总兵,守宁远。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军破大同、真定,京师戒严。明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率所部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1 21:00:52编辑过]
         从那些您主观认为的一眼假钱顺溜到这了,您的耐力也不平常,您的回帖有许多摘录资料,与那些只会空口说“假”人相比,您比他们要强一万倍,我向您表示敬意!!!!

    离线 胡子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87楼 发表于2008-09-12 13:52:00

           《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克云南,吴三桂消灭了南明永利政权,,,,,,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                             您摘录的资料不错 !但是除了要“弄明白时间上面的相互关系”,还应弄明白一些相关的情况。一:停铸单字记局钱并不是停用单字记局钱!! 我“老兄非要无视硬说单汉字十七年没停”的是指流通使用!! 二:“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便宜行事而非统一号令,“西钱”既是一例 。 三:改制的背单字一厘式是“可直接与官银兑换”的!!“西钱”是联系“藩本”的地方币 !理应有别 !!! 四:以“西”表示辖地 云贵 ,该是啥说啥好了 !  -------    过分自信 自以为是“而脱离真实的历史环境”“先入为主先设定性质”再摘录资料,“忽视一些基本的逻辑与常识”,结果弄出一些 假作真时真亦假 的怪事。------吾辈玩泉之人的悲哀!!!!!!

    离线 钟鸣鼎食
    正式会员
    好评
    5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3-29
    最后登录
    2025-10-28
    88楼 发表于2008-09-12 17:24:00

    楼上的仁兄好,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克云南。这段历史已成定论,没有问题。如果那枚“创见品”顺治背西是吴三桂所铸那铸地在何处????“十年”兄所说“一眼假”不是主观想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2021-04-15 转正
    离线 gxx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3-11
    最后登录
    2023-01-27
    89楼 发表于2008-09-12 17:48:00

    不容易啊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