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1546 | 回复 107

    关于三藩钱的讨论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乐泉斋
    论坛版主
    荣誉
    2019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61
    差评
    0
    精华
    14
    注册时间
    2003-04-03
    最后登录
    2024-06-27
    90楼 发表于2008-09-12 18:30:00

    吴三桂本是明朝臣子,投清后,皇帝用他,并委以重任,加封高官,那是因为平定中原,需要他这样的人物,你以为皇帝真的会将他视为心腹???即便,吴不造反(清政权稳定以后),皇帝也会找一个理由,将其杀头或贬官,试想,一个降清的臣子,如果重权在握,皇帝能睡好觉吗??????其时,各地方省局,均以本省\府的简称铸于钱背,用货币的手段,既能够获得利润,维持政府的开支,也能用货币这样的特殊商品来巩固其政权.皇帝能够给他这样的特殊礼遇吗?(铸背西的钱币),平西王敢吗?

    离线 胡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91楼 发表于2008-09-13 11:43:00

    以下是引用乐泉斋在2008-9-12 10:30:00的发言:吴三桂本是明朝臣子,投清后,皇帝用他,并委以重任,加封高官,那是因为平定中原,需要他这样的人物,你以为皇帝真的会将他视为心腹???即便,吴不造反(清政权稳定以后),皇帝也会找一个理由,将其杀头或贬官,试想,一个降清的臣子,如果重权在握,皇帝能睡好觉吗??????其时,各地方省局,均以本省\府的简称铸于钱背,用货币的手段,既能够获得利润,维持政府的开支,也能用货币这样的特殊商品来巩固其政权.皇帝能够给他这样的特殊礼遇吗?(铸背西的钱币),平西王敢吗?
           
    史实是:皇帝给了他这样的特殊礼遇!------“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 而为了养活几十万人马,平西王敢且必须解决钱的问题!------《吴三桂初到云南,为解决粮饷问题“招徕商旅,恣以藩本,使广通贸易,殖货财以给军需”。为了进一步控制云南经济,吴三桂利用云南铜矿资源,开始铸造“西钱”。(刘凤云《清代三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里吴三桂铸造的“藩本”、“西钱”指的不正是顺治及康熙的背西年号钱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3 6:17:11编辑过]

    离线 胡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92楼 发表于2008-09-13 14:03:00

    以下是引用钟鸣鼎食在2008-9-12 9:24:00的发言:
    楼上的仁兄好,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克云南。这段历史已成定论,没有问题。如果那枚“创见品”顺治背西是吴三桂所铸那铸地在何处????“十年”兄所说“一眼假”不是主观想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钟鸣鼎食兄好: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克云南。这段历史已成定论,没有问题。-----但顺治十四年(1657年)曾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第四式-----如此看来,吴三桂驻云南铸钱之时,恰是“可直接与官银兑换”的背一厘式改制失败之后,所铸“西钱”模仿背单字第二式而弃用第三式,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十年”兄所说“一眼假”若不是主观想象,还请拿出依据!!! 

    离线 胡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93楼 发表于2008-09-13 14:13:00

    <转贴>
     
                                                        顺治通宝钱概述-------(顺治通宝网)
    1644年春夏之交,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马队入山海关,驱逐李自成,他的侄儿清世祖、也就是被称作顺治帝的,在天下中枢北京定都,开始了对清朝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货币的历史也为之一变。 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盛京(今沈阳)建立后金政权,就曾铸行“天命通宝”,在铸钱方面可以说已初具经验了。天命钱在辽地多有发现,相比之下要比明代崇祯钱厚重得多,反映出满人当时的经济实力。天聪是皇太极的年号,以此为名铸造的年号钱叫作“天聪汗之钱”,是满人在经营辽沈时通用的主要货币。 顺治帝入主中国时,长期战乱之后的残破社会经济,正进入恢复时期。百废待兴,但财用紧张,当时的流通货币仍是明钱。另外,农业和手工业水平的逐渐提高,商品流通的日益活跃,加之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又呼唤着新货币的产生。在此期间,对于造何种钱行世,代理幼子问政的多尔衮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决定仿明代铜钱形制铸“顺治通宝”,与前朝“崇祯通宝”一并行用。随后先在京师试铸钱,揭开铸钱序幕。其后十几年里,又在全国设立铸钱局27家,颁式开铸新朝钱币———楷书对读的汉文“顺治通宝”。顺治一朝,此钱只通行平钱一种,定制为红铜七成,白铜三成搭配鼓铸。“顺治通宝”是明清以来最重的制钱,无论成色、样式还是分量都成为定制,对后继年号钱影响很大。这也是满清政权沿袭和巩固其主要制度的一个缩影。
    顺治年间为了稳定经济前后进行了五次改制,最终取得成功;确立了清代的货币体系。随着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闻名于世,史称“顺治五式”:顺治一式又名顺治仿古式(仿明钱式),顺治五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始铸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据北京之后,同时在货币发行上大量采用了明代遗留的旧机构、工匠和钱币制作工艺。因此这一时期铸造的“顺治通宝”钱很大成度上保留了明朝铸币的风格,且由中央的工部和户部主持造币,而地方铸币在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没有出现象明代钱币那样的“背文计地钱”。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是继顺治一式后的第二类顺治钱形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园: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而古籍所载:陕西省局的“陕”字、江西省局的“江”字、广东省局的“广”字以及湖广省郧阳府、常德府等局铸造的顺治钱,至今未见实物,这也成为了中国钱币发展史中的一大令人费解之谜! 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 据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分别有:户一厘、工一厘、蓟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密云局)、东一厘、临一厘、原一厘、阳一厘、陕一厘、同一厘、河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云南省局)、荆一厘。除荆一厘和云一厘(密云局)未见实物外,其余各局铸币均不难见到。各局版式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除原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等南方各局使用较为特殊的面文书法而外,其余各局多数采用了户部铸币的标准面文体系。这说明清代铸币体系正进一步趋于完善与统一,同时也说明到了顺治中、后期清政府的中央集权逐步加深,而南方的割踞势力也进一步被削弱了。顺治四式又名顺治“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央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完成了从型制上仿造明代制钱到铸造真正意义上的清代钱币的转化过程,在整个中国钱币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顺治满文式虽然只有户部、工部二局铸造,但铸造量非常大。所需的铜主要来自明代以及顺治旧式钱回炉改铸,所以在存世的顺治钱中背“宝泉”、“宝源”顺治最多。 顺治五式又名顺治“满汉文”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户部提准十四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从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文局称和汉文局称组成、故名“满汉文式。分别有满汉文: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河、临、浙、陕、密字,其中福建省的“福”字和密云局的“密”字未见实物。   

    离线 乐泉斋
    论坛版主
    荣誉
    2019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4
    注册时间
    2003-04-03
    最后登录
    2024-06-27
    94楼 发表于2008-09-13 17:39:00

    以下是引用胡子在2008-9-13 3:43:00的发言:
           
    史实是:皇帝给了他这样的特殊礼遇!------“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 而为了养活几十万人马,平西王敢且必须解决钱的问题!------《吴三桂初到云南,为解决粮饷问题“招徕商旅,恣以藩本,使广通贸易,殖货财以给军需”。为了进一步控制云南经济,吴三桂利用云南铜矿资源,开始铸造“西钱”。(刘凤云《清代三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里吴三桂铸造的“藩本”、“西钱”指的不正是顺治及康熙的背西年号钱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3 6:17:11编辑过]
    看来,我们的观点无共通之处.不奉陪了.呵呵。

    离线 十年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9
    最后登录
    2021-04-10
    95楼 发表于2008-09-13 18:43:00

    从宁远的平西伯到云贵的平西王,属地相隔万里爵位升了几级,名头就没变过,这个“西”怎么就变成是指的是云贵没解释就直接用混的了~通篇说来说去就靠着一句“便宜行事”浮想联翩,还空谈什么“真实历史环境”~

    离线 钟鸣鼎食
    正式会员
    好评
    5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3-29
    最后登录
    2024-06-26
    96楼 发表于2008-09-13 19:17:00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8-9-13 10:43:00的发言:从宁远的平西伯到云贵的平西王,属地相隔万里爵位升了几级,名头就没变过,这个“西”怎么就变成是指的是云贵没解释就直接用混的了~通篇说来说去就靠着一句“便宜行事”浮想联翩,还空谈什么“真实历史环境”~
    [s:80]同意。

    2021-04-15 转正
    离线 胡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97楼 发表于2008-09-14 05:26:00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8-9-13 10:43:00的发言:从宁远的平西伯到云贵的平西王,属地相隔万里爵位升了几级,名头就没变过,这个“西”怎么就变成是指的是云贵没解释就直接用混的了~通篇说来说去就靠着一句“便宜行事”浮想联翩,还空谈什么“真实历史环境”~
     平西伯有属地吗???------"平西伯" "平西大将军" "平西亲王"是一些不同的封号,与有无属地并无直接关系----您真能浮想联翩啊!!!!!!

    离线 十年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9
    最后登录
    2021-04-10
    98楼 发表于2008-09-14 06:51:00

     以下是引用胡子在2008-9-11 15:09:00的发言: 平西王自然挺明白的,这个“西”字官印上加不得,钱背面可是应该加得!!一是遵守定制 ,当时的流通币多是 背单字记局钱 《又叫记地钱,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但不是停用》。改制的背单字一厘式是“可直接与官银兑换”的!!“西钱”要不要 也兑换官银呢???二是表示要对铸币的质量成色负责,这是各局背单字的共同用意吧!三是背单字都是辖地简称。“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用了一个西字 ,而不用云贵二字,依然说明: 平西王智力很正常!!!以下是引用胡子在2008-9-13 21:26:00的发言: 平西伯有属地吗???------"平西伯" "平西大将军" "平西亲王"是一些不同的封号,与有无属地并无直接关系----您真能浮想联翩啊!!!!!!回你最后一帖~还是李老师比较明智,这种胡话接龙再弄下去,平西王地下有知智力会不正常了~呵呵!!

    离线 胡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99楼 发表于2008-09-14 12:47:00

    封号不等于封地,------没解释就直接用混了!-----还空谈什么“真实历史环境”!----确是"胡话接龙"~呵呵!!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