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0
主题
660
帖子
720
积分
金超灭宋后,北方钱局的库房里的母钱,样钱会不会流落民间。或者被金朝侵略后收走呢?
90
1812
1992
这三枚钱币明显是废品,如果每一枚成品都是这个样子,翻砂法的生产效率还远远比不上范铸法。
尽管如此,不影响楼主对部分北宋钱采用浇铸法铸造的分析。
个人认为,北宋甚至晚唐已经广泛采用翻砂应无疑问,但到了徽宗年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品种为范铸,因为翻砂精度没法跟范铸相提并论,不仅造不出主流的大崇宁,更造不出大观折十。
42
153
237
向緒華: 元嘉草草: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得出,宋代制作钱模时是先由母钱印下模型,然后工匠在用工具沟通各个钱模。而一结论,完全可以就是宋代母钱存在的直接证据。 接着我们再说一下关于宋代铸钱的相关文字记载,南宋洪咨夔所著《大冶赋》是我们研究宋代冶金史的珍贵资料,可谓是宋代冶炼铸造技术的实录,其中记载:“于是,铸钱使考其会,辨铜令第其品。丁夫竭作,匠师欢奋。煤突整洁,炭户充牣。鼓两仪之□而大播,役六丁之工而迭... 你的理论对于一个玩钱的人可备一说,但是从专业的层面就不是你说的那样了古人的智慧援用到现在,还是这样,只是你没有进入浇筑层面所以你的结论有待商榷,你所说的困惑和疑问我来告诉你 1浇口高于文字,是在放底箱沙的时候就放入的浇筑通道的模线就已经生成的,并且是有一个定位缺口,这就是你说的高于字面的原因。 2底箱捶实后再将沙箱正面朝上开始按定位缺口用板平压母钱,再撒上隔箱沙合盖箱,后面的省略500字 3胚钱的浇口按顺序,那个成90度方向的是距离浇口最远端收尾的那一对钱,,那里会有一个冒口,预防炸箱和出渣的地方,就能保证钱币的生产质量 4这些完全可以让园地卖仿制钱的说一说就一清二楚了。 5没有恶意,就是怕你误导新手。如果工匠按你说的操作,他们的工作效率生产出来的钱只够他们几个人到馆子里喝个冷二两
纯碎的请教一下,因为浇注钱币来讲,我真的不是很不很懂,友说的很多,我之前根本不知道,您能告之,我十分感谢,但是对于您所说,有一点疑问,请教一下。您说先上浇注线,那怎么样的情况下,浇筑线的各个位置都是大小不一,而且超过外缘部分也是不规则的,之前的那个乾元胚子,已经更早五銖,浇注线都很规则,而清代出现的钱树,基本上没有了浇注线
supercjj: 翻砂铸钱一定要用单个的铜母?这样的效率比用钱范翻砂的高?既然已经说宋朝制钱量巨大,又不是现代造假铜钱的,单个铜母钱能顶啥用? 个人一直承认木雕母锡雕母,这些母钱是用来做钱范的。铁母这些都是样钱留档上交用的。
具体情况我没有试过,也没办法确定。但是如果范铸法优于翻砂法,那么清代肯定依旧使用范铸,而不会使用翻砂
俯仰千年: 这三枚钱币明显是废品,如果每一枚成品都是这个样子,翻砂法的生产效率还远远比不上范铸法。 尽管如此,不影响楼主对部分北宋钱采用浇铸法铸造的分析。 个人认为,北宋甚至晚唐已经广泛采用翻砂应无疑问,但到了徽宗年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品种为范铸,因为翻砂精度没法跟范铸相提并论,不仅造不出主流的大崇宁,更造不出大观折十。
不论是《天工开物》,还是日本对宽永的研究,都证实这套工序的流传。至于大观与崇宁范铸想法,我也不知道,折十大观说的不怕人笑话,我都没有过手过
65
2339
2469
乐趣就在于瞎琢磨!
1122
15912
1.8万
砖家
262
744
1268
宋母是肯定存在的,但有些评级公司和不法币商把一些普通的指鹿为马的方法是引发争议的关键。
2
1188
1192
宋母是肯定存在的,但有些评级公司和不法币商把一些普通的指鹿为马的方法是引发争议的关键。赞同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