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14 转到
    查看 24396 | 回复 137

    [欣赏] 关于徽宗御书钱文问题的思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6-24
    50楼 发表于2012-05-02 22:57:11

    我觉得菠萝版主说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铸钱有一个官方样 根据钱监要求的穿郭大小 制钱时调整过字体笔画的长度,因为绝大多数御书钱的字骨还是一模一样的 只有边边角角长长短短的地方有略微差别,这种版是有钱监工匠的成分的

    离线 欣然
    二级发帖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1
    51楼 发表于2012-05-02 23:04:01

    《千字文》中的
    欣赏2_117452_d6c6421a7dfe838.jpg
    2_117452_88b5ad60e28c2fc.jpg
    2_117452_ab6af63da269496.jpg
    2_117452_6a48f2d700144bc.jpg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6-24
    52楼 发表于2012-05-02 23:15:08

    这两对直径相去甚远的钱 文字差距看似只是微调2_134958_c390505a93c9f7e.jpg
    2_134958_400966ebc9535fe.jpg

    离线 完美唯一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3-06
    最后登录
    2021-04-11
    53楼 发表于2012-05-02 23:21:51

    我觉得菠萝版主说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铸钱有一个官方样 根据钱监要求的穿郭大小 制钱时调整过字体笔画的长度,因为绝大多数御书钱的字骨还是一模一样的 只有边边角角长长短短的地方有略微差别,这种版是有钱监工匠的成分的

    离线 欧元
    正式会员
    好评
    702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20
    最后登录
    2024-06-23
    54楼 发表于2012-05-02 23:44:18

    与纸质的徽宗书法真迹相比,个人认为崇宁折十中:高走通,大通宝;崇宁小平中:抽示;大观折十中:广大(大字版);大观小平中:大宝;这些都更接近徽宗书法之神韵!就算是不同工匠因为造钱对徽宗题字的模仿与再加工较成功的例子!如果当时徽宗有那样的闲情逸致让各造钱局搞皇帝书法模仿秀的话,上面这几个品种应该才有资格获奖!

    2022-07-26 转正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6-24
    55楼 发表于2012-05-02 23:47:56

    对不同版共设计稿,还有一些佐证,就是绝大多数崇通折三铁的书体、崇重铁的书体、大观铁的书体,都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确一眼就能识别的特征,比如崇重铁的"重"字、崇通铁的“通”字。这些特征完全能逆向还原设计稿上钱体四字的写法。

    还有根据圣宋通宝兄的说法做一个推论:寄郭形成的原因,原始设计稿钱体有长字画,因一段时间缺铜或其他原因,钱监要求钱体要缩小,母钱文字就做了相应调整,将长字画改短,缺铜情况解决后又扩大钱径,但是没有改钱文,只改了外缘。

    离线 饵块筒子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29
    最后登录
    2024-05-22
    56楼 发表于2012-05-02 23:56:00

    好文章

    身份已验证:何炜长 广州萝岗区

    离线 好古泉*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4-06-22
    57楼 发表于2012-05-03 00:00:26

              河南新乡市老城内有一座文庙。此庙建于北宋时期,北宋末年为学宫,立有一块《大观圣作之碑》(简称《大观碑》)。因该碑碑文是宋徽宗赵佶于大观年间所撰并书,故有此称谓。  
            
           《大观圣作之碑》的碑文是由宋徽宗赵佶亲撰并书,碑额“大观圣作之碑”6字为当时权相蔡京所题,而摹写上石者是当时的书学博士李时雍。
        
            蔡京,字元长,为宋代“六贼”之首,但在书法上很有成就,其笔法初学蔡襄,后又深法二王,自成一家,可以说造诣颇高,功力极深,题额六字,严谨规整,大气磅礴,笔势豪雄、痛快沉着,亦不失为书法妙品。宋徽宗的许多画也多让他题字。大观碑上蔡京的6字行书题额着实体现了蔡京书法既豪健又姿媚的风格。

         李时雍,字致尧,早年曾以书画名于世,人称“深有怀素气象”,为书学博士。李时雍一生做的最大的官是承议郎和殿中丞,不大,充其量不过一个卑微的御前供奉。却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便。他深谙赵佶笔墨的源流昧法,摹写瘦金书惟妙惟肖,入情入理。摹写大观圣作碑,他是最佳人选,亦属情理之中。赵佶的儿子,后来做了宋高宗的赵构有一篇《翰墨志》,将李时雍与蔡襄相提并论:“体制方入格律,欲度骅骝,终以駸駸不为绝赏”。

        《大观圣作之碑》又称“御制学校八行八刑之碑”,当时此碑曾诏立于天下学校,是一块反映北宋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一块碑刻。“学以善风俗,明人伦,而人材所自出也。”1107年,26岁的赵佶用自创的瘦金书拟就推行八行八刑新政的诏书,再由书学博士李时雍摹写上石。

         《大观圣作之碑》为什么要由李时雍摹写上石呢?这里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当时此碑是宋徽宗赵佶为学校制定的典章制度,作为皇帝的赵佶是不可能一块一块都去书写上石的。第二,李时雍以书法绘画名于当时,为书法博士。据说能襟袖濡墨走笔大字,当是追“瘦金体”的高手,将大观圣作之碑碑文拓片与宋徽宗的书法贴和题画墨迹相对照,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极得“瘦金体”神韵。皇帝曾下令以绛纱封臂,没有圣旨不许书写。《大观圣作之碑》下是经过皇帝特批才由李时雍临时写成的。  
          
          另外还有河北省赵县和平乡的大观圣作碑上的瘦金书,均为李时雍依御笔摹写。 1962年入藏河北省博物馆。2_4596_3c7038aaa9ba33f.jpg
    2_4596_ac45064de4d608c.jpg
    2_4596_db119fd8803d1fc.jpg

    离线 z2hu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06-05-12
    最后登录
    2024-05-20
    58楼 发表于2012-05-03 00:06:21

    回 57楼(好古泉*) 的帖子

    兄提供的好资料!!感谢

    这碑似乎在河南博物院见过!

    离线 好古泉*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4-06-22
    59楼 发表于2012-05-03 00:13:18

    此碑现在还在新乡市红旗区政府院内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1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