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方正在2006-5-24 10:42:44的发言:
關於"花錢官鑄"的問題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 支持此一說法. 其實以前的人 不是沒研究過 要嘛不提 每有提及的 都指向官鑄. 此一.
古代銅管制極嚴 您應親自去研究看看"嚴"到什麼程度. 了解後 再發表您的意見 比較不會流於"想像". 歷史存在的事實只有一個 不知道的可以考證"推論" 不能用"想像"的.
銅鏡的鑄造 官民兩鑄已得到證實. 但中土不產銅 銅產於雲貴和新疆. 銅料從開採 運輸 買賣...政府都有極嚴的管制. 民鑄銅鏡時 銅料如何買進? 產品如何管制? 業者如何有資格鑄造?.....您以為能像今天一樣自由?
又畢竟"銅鏡"不是"錢". 而厭勝錢卻是"錢" 這點厭勝錢在本質上 已經嚴肅一級.
再則厭勝錢負有"宗教"的任務 這又是另一 比之銅鏡 更為嚴肅的問題.
花錢身負 "經濟""宗教"兩個古代政府最為嚴肅的角色 "經濟""宗教"都是可以顛覆政權的因素 "厭勝錢"的角色 自非銅鏡可比.
此議題牽涉層面很廣 各個環節都需一大堆的論證. 不是一些 "我認為..." "我想...."就能參與的. 因此僅簡單的回應於此.
照您的说法,因铜料管理严格清代以前的花钱没有私铸?那工匠借官炉翻铸行用钱之便翻铸几个花钱算官铸还是私铸?历代的私铸薄小恶钱是官铸还是私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