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32 转到
    查看 33519 | 回复 313

    天热,发个养眼的(续)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甬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4-03-16
    180楼 发表于2005-07-09 06:23:00

    浙江台“鉴宝”节目请这三位嘉宾只不过为了活跃下气氛而已,并非为了鉴定估价.我同意ldy的看法,这枚祺祥宝泉,要想卖10万元,那太容易了,连我都想要,可惜打水兄不肯呢......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181楼 发表于2005-07-10 21:39:00

    从出差几天回来,没想到还是这么热闹!还出来一个要给我当老师的,多谢,但您还是找别人去吧,鄙人是不可救药了。还觉得孔方兄是似乎已经不会自己说话了,都得别人说一句赶快跟一句才是。是热的吗?还是又长了出息了?玩雕母、母钱是需要一定阅历的,不像版别钱那样文字差别清晰就可以确认,还必须见过大量的同版别钱,才能判断母钱和雕母。1627发的对照东西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可以谈谈看法:
    一、只知道我见到的官方收藏的如历博、上博、故宫、不是我们抬哄的平钱雕母的封闭区间如贝字、田字中央部分加工都是从周边向中央斜向下刀,在几处下刀的交合出形成的是“倒金字塔形”或没有底平面的斜边槽形。即使如当五十以上面值的大型雕母其字口内也极少有这种有底平面的凹陷字口,一般是在五字的的方形较大空间内才有这种情况。或是后加刀时受被加工钱的限制的结果。所以我觉得1627所举证的这枚钱字口内是有底平面的凹陷,同所见的真雕母完全不同,是伪钱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我先不说假,我同时也希望诸位泉友帮忙再找找这种雕法的祖钱来帮1627一把,免得我这位准老师太难堪。
    二、1627不过举了一个可疑的例子,就认为可以将所有的清钱一网打尽。清钱中同一笔划因笔势不同存在粗细不同的情况比比皆是,莫非它们的雕母倒都是笔划粗细划一的,是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笔划粗细不同?倒是多数新近雕刻的雕母的笔划基本都是粗细相等的,相信不用我来找例子了,地摊上有的是。而且我发的这枚钱字口间有积垢,笔划边缘肯定不会象新雕出来那样清晰。
    三、1627所举钱贝字下面两点直直的两道,还有笔意吗?
    四、不知道是我的表达能力不行还是谁的理解能力有限,我说的是清末的钱局工匠在民初时雕光绪宣统两朝雕母可能有一定经验,但雕不了百多年前的乾隆雕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0 13:58:30编辑过]

    离线 隆泉
    荣誉会员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24-06-18
    182楼 发表于2005-07-10 23:30:00

    以下是引用甬泉在2005-7-8 22:23:52的发言:

    浙江台“鉴宝”节目请这三位嘉宾只不过为了活跃下气氛而已,并非为了鉴定估价.
    我同意ldy的看法,这枚祺祥宝泉,要想卖10万元,那太容易了,连我都想要,可惜打水兄不肯呢......
    祺祥是人见人爱的名誉名,不要说十万,过几年上二十万、三十万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专家”把其说成母钱,而对“克勤王当千”母钱只字未提。
            再看看169楼我的发言吧!
                所以我认为“鉴宝”娱乐性大于学术性。至于估价,网上泉友只要手中有几本“拍卖成交目录”,对比想一想,谁都能估。

    离线 万泉通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4-06-16
    183楼 发表于2005-07-11 00:28:00

    支持辛苦发贴的同志。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184楼 发表于2005-07-11 00:49:00

    请对着拓片挑毛病吧

    200571016205849473.jpg

    200571016244087663.jpg
    200571016255538396.jpg
    200571016264361077.jpg
    200571016283920477.jpg
    20057101629117685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9:04:49编辑过]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185楼 发表于2005-07-11 00:52:00

    鉴宝栏目我认为主要突出趣味性,专家鉴定组的几句话肯定不如专访节目的信息量大。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186楼 发表于2005-07-11 16:36:00


    拓片1、4的贝字两竖笔明显粗细不同,拓片3的宝之王字三横也不等粗。拓片5、13、15的宝盖头回钩收笔不明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9:11:47编辑过]20057118313375469.jpg
    20057118314731414.jpg
    2005711832678717.jpg
    20057118321818699.jpg
    20057118323385507.jpg
    20057118324774575.jpg
    2005711833863413.jpg
    20057118332677696.jpg
    20057118334624687.jpg
    20057118341939942.jpg
    20057118343357795.jpg
    20057118345059410.jpg
    20057118351443095.jpg
    20057118353054741.jpg
    20057118354376406.jpg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187楼 发表于2005-07-11 16:45:00

    我上面发的拓片基本都是上海藏家和上博的乾隆雕母,我发的也在其中。从拓片看其它乾隆雕母也存在笔划粗细不一的情况,也存在宝盖回笔不成尖的情况。而我发的这枚制成拓片后笔划粗细不一情况基本就没有了,主要是图片反映不出字口笔划被积垢掩盖的情况。

    离线 cps001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88楼 发表于2005-07-11 16:46:00

    铁先生:是否可以在拓片下解释一下?谢谢

    离线 cps001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89楼 发表于2005-07-11 16:50:00

    也请孔方兄先生指教…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3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