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883 | 回复 86

    [讨论] 西汉小五铢与赤仄五铢关系小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在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楼主 发表于2016-01-03 17:48:51

        前阵子园地泉友关于西汉小五铢(鸡目五铢)讨论地非常热烈,其中有泉友提出,如果西汉小五铢为行用币,为什么不见有史书记载?http://bbs.chcoin.com/show-9556667.html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从多少年来大家一直纠结的赤仄五铢来考察。关于赤仄五铢,《史记·平准书》记载:“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这里的赤侧就是《汉书·食货志》中的“赤仄”,后人论及赤仄五铢,也多以此为据,然而,大家都把一当五看作一枚赤仄钱当五枚郡国钱来看待。因此在找寻赤仄钱的时候就盲人摸象了。
        实际上,俺认为这里的一当五,不是指一枚赤仄钱当五枚郡国钱,而是指一枚郡国钱当五枚赤仄钱。史载西汉武帝时,多次改革币制,曾三次发行五铢: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然后,元鼎二年,“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也就是说,在元狩五年的时候,京师和郡国都铸造五铢钱,然而到了元鼎二年,郡国铸造的钱大多都很轻了,于是,同样的一枚五铢钱,由于郡国的轻,而京师的重,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中央自然就吃亏了。因此,公卿就提议让京师钟官造赤侧钱,京师以前铸造的五铢钱,一个顶赤侧钱五枚,这样就可以实现五铢钱的子母相权,稳定物价,当然这时候的“非赤侧不得行”的意思就是只有京师有铸造五铢及小五铢的权利。
        《史记》中的“赤侧”就是后来大家说的“赤仄”,同样的事情《汉书·食货志》:“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當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
        到了元鼎四年, 《汉书·食货志》称:“是岁,汤死而民不思。其后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界废。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也就是说到了元鼎四年,由于民间也铸造小五铢(私铸小五铢)物价贬值,且五铢钱铸造的量约来越大,小五铢使用起来就比较不方便了,就和今天分分钱退出流通的道理一样。京师就又开始铸造上林三官钱了并且禁止郡国铸造钱币。当然这时候小五铢也并没有完全退出流通,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好坏,时有铸造。也就是说,丰年了,钱值钱了,那么京师就铸造小五铢;到了灾年,钱不值钱了,那么就不怎么铸造小五铢了。这也就是小五铢作为辅币一直持续到王莽时期,直到相同大小的小泉直一代替了小五铢,行使子母相权的货币政策。但小五铢虽然一直铸造,但量却远没有五铢量大。
        以上“一当五”的记载也和小五铢的重量相当。國家計量總局編《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記載漢代一兩為15 .6 g。汉一两为24铢,也就是说,汉代的五铢应为3.25克。而精整的官铸小五铢,重量则在0.6-0.7克左右。所以小五铢的重量,刚好为一铢的重量。 所以五枚鸡目五铢,基本上正好为一枚五铢的重量,也就是完全符合《史记 · 平准书》记载的“一当五”。
        此外,“赤仄”,从字面上解释也指向小五铢。赤,为红的意思,也就是小五铢的铜色偏红,仄,有狭窄、狭小之意。汉书有载“险道倾仄,且驰且射。” 仄小就是狭小,窄小之意。由此,在汉书中“赤仄钱”之意就是“铜质偏红的小钱”。要知道,《汉书》为东汉班固所著,其所处年代也就是东汉初年。从现在的发掘资料我们知道,小五铢的铸造至少从宣帝持续到王莽时期。因此,身处东汉初年的班固之所以用“赤仄”而并没有沿用司马迁所载的“赤侧”,就是因为这时候的小五铢作为“一当五”的辅币,其性质早已被人所接受,因此,对于武帝时“赤侧”的理解,班固就认为描述成“铜质偏红的小钱”更为准确,所以用了“赤仄”二字。
        还有就是《汉书 食货志》应劭注“赤仄”曰“所谓子绀钱也”。注意这里的“绀”的意思就是稍微带红的黑色。《说文》解“绀”为“帛深青扬赤色”,而“子”字则明确的表明了“赤仄”钱的性质为“子钱”,另外“子”也有小的意思,子绀钱也就是“作为子钱的红黑色的小钱”,这样的钱,在西汉时期,不是小五铢又能是什么钱呢?
           所以,从五铢与官铸小五铢“一当五”的重量关系,以及“赤仄”“子绀”钱的字面解释,均表明“小五铢”在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小五铢”就是“赤仄五铢”!





    — 此帖于 2016-01-03 18:06:40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在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1楼 发表于2016-01-03 17:54:56

    汩泉 兄贴出的上海博物馆馆藏小五铢陶模。



    — 此帖于 2016-01-03 17:57:59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在线 卡卡西
    五级发帖
    好评
    212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2-27
    最后登录
    2024-06-01
    2楼 发表于2016-01-03 17:59:37

    学习

    离线 决战黎明
    实名认证
    好评
    28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6-04
    最后登录
    2023-01-01
    3楼 发表于2016-01-03 18:03:34

    欣赏

    身份已验证:樊常君  山东广饶

    在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4楼 发表于2016-01-03 18:11:18

    呵呵,谢谢欣赏,以上论据,均为自己所思所考,绝对原创:)

    — 此帖于 2016-01-03 18:11:33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在线 泉水一方
    实名认证
    好评
    14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6-20
    最后登录
    2024-06-01
    5楼 发表于2016-01-03 18:12:10

    学习.

    多次发布伪品,与此会员交易必须使用安支。2020-6-30
    /show-14417752.html
    /show-14428156.html
    /show-14370854.html
    离线 darkan
    三级发帖
    好评
    47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19
    最后登录
    2024-04-07
    6楼 发表于2016-01-03 18:17:48

    好啊 楼主才思敏捷  又一个新论点 !继续关注!

    离线 龙泉当千
    保证金用户
    好评
    3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1-19
    最后登录
    2021-05-10
    7楼 发表于2016-01-03 18:19:27

    学习了

    离线 darkan
    三级发帖
    好评
    47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19
    最后登录
    2024-04-07
    8楼 发表于2016-01-03 18:20:30

    一当五,是关键,怎么就没想到前后次序,古人说话写字太简洁了,楼主的各种依据比较有说服力。我支持!呵呵

    离线 darkan
    三级发帖
    好评
    47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19
    最后登录
    2024-04-07
    9楼 发表于2016-01-03 18:25:48

    小五珠一直有主要作为陪葬用的说法。要陪葬,直接下普通五铢就行了,为什么非要造这么小的五铢。。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