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884 | 回复 86

    [讨论] 西汉小五铢与赤仄五铢关系小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0楼 发表于2016-01-07 11:47:03
    西斯:
    贴主的设想极具想象力,如能证实,则一举解决五铢发展史上两个久拖无解的课题,看了论证,确实很长见识。然而有一个瑕疵需要确认,不然有可能导致整个立论不稳固。  郡国五铢因为没有标准,所以偷工减料,导致钱轻,中央政府,采用惩罚性的1:5(假设赤仄1兑换郡国劣钱5)方式兑换,是可以起到抑制郡国劣钱泛滥的目的,毕竟郡国再劣,1:5兑换也是吃亏了,杀头的买卖有人做;吃亏的买卖没人干。如贴主推想,用5枚足重的小...


          子母相权赤仄五铢的推行,其目的就是配合均输“平准”的财政政策,达到平稳物价,收铸币权为国有而作的前期准备,而绝非简单的发行虚值货币,收敛钱财。
    元鼎年间,与匈奴的大规模战役虽已基本结束,但汉政府与南越、东越、西南夷、西羌的民族矛盾又不断凸显。为此,桑弘羊于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建议汉武帝试行均输法,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蕃货长财,以佐边费”,“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即通过“稍稍置均输以通货财”的办法,为汉武帝解决民族矛盾提供财力上的保证。事实证明,均输法试行的前五年,汉武帝不仅完成了“连出兵三岁,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西至蜀南”的统一大业,而且国家财政还取得了收支基本均衡的显著成效。所以,至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桑弘羊又将其配合与平准法一并推向全国。
          何为均输?“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均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乃是一种把贡品按商品处理的作法,即把以往各郡依例输送京师“方物”的行政办法,改为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而使“方物”商品化的经济手段,最终使西汉政府在“方物”的易地辗转贸易中获得巨额的商业利润。何为平准?“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也就是说,由官府垫支本钱,通过吞吐物资,来平抑物价,并最终实现市场的供求平衡。
        赤仄五铢的推行正是在元鼎二年,不加强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均输“平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采用币值稳定的子母相权的“赤侧”钱,并且税赋只收赤仄“赋官用”就成为加强中央财政控制力的必要手段。而不是简单的发行“虚值大钱”,发行“虚值大钱”,只能使得金融动荡,不可能实现市场的供求平衡。赤仄钱以及均输“平准”政策的联合推行,也就直接导致了元鼎四年“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使得政府最终收回了郡国铸币权。

    — 此帖于 2016-01-07 11:47:43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金湖泉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0-15
    最后登录
    2021-12-29
    51楼 发表于2016-01-07 15:50:14
    kensir117:

    兄误解了,不是说五枚小五铢换取一枚郡国五铢,而是京师铸造的小五铢和京师铸造的五铢共同发行,这两个的关系严格按照一当五。收税赋的时候压根就不收郡国钱,只收京师铸造的五铢和小五铢这两种“赤侧”钱。和郡国五铢就没关系。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废除郡国的铸币权。兄可详细看看下俺前面几页的阐述。

    如果小五铢就是赤仄五铢,现在发现的五铢钱文怎么都是宣帝型,怎么可以跳过郡国和武帝三官?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2楼 发表于2016-01-07 20:32:02
    金湖泉子:

    如果小五铢就是赤仄五铢,现在发现的五铢钱文怎么都是宣帝型,怎么可以跳过郡国和武帝三官?

    回兄,现在发现的小五铢钱,并不都是宣帝型,有三官式样的啊。就是百度上面也都说“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Q1v41_vI5KXtkv5M3...uKCo-KteoK
    小五铢的版别也特别多,各式各样都有。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3楼 发表于2016-01-07 20:49:14

    关于小五铢的铸造年代,王泰初老师的文章《再论小五铢铸行年代及职能》一文中写的也很清楚:“小五铢系流通货币始铸于西汉武帝,其后宣帝大量铸行,一直沿用至西汉末”。大家可做参考。

    — 此帖于 2016-01-07 20:50:04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4楼 发表于2016-01-07 21:34:08

    货币政策的成功与否,货币的发行是否能给中央带来巨大财富,绝对不是靠发行“虚值大钱”来实现的。而恰恰相反,在古代,只有保持货币稳定,保持中央控制铸币权,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也才能给中央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下面的文章对五铢钱的成功描述的很在理。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5楼 发表于2016-01-07 21:54:12

    从“一当五”子母相权的“赤侧”五铢开始,中央逐渐控制了铸币权,终于建成了稳定的币制。此后,小五铢和五铢这样子母相权的五铢钱制度,一直延续到了王莽初期。也正因此,应劭才则直接将“赤仄”钱中的小五铢这样的子钱注解成“子”钱;王莽小泉直一这样的子钱才和小五铢大小相当。
    所以说司马迁描述的“赤侧”与“一当五”指的就是:京师铸造的、带磨边工艺的五铢钱和小五铢钱!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6楼 发表于2016-01-08 11:40:00
    金湖泉子:

    如果小五铢就是赤仄五铢,现在发现的五铢钱文怎么都是宣帝型,怎么可以跳过郡国和武帝三官?

    经过这几天的讨论与查证,小五铢应该就是是“赤侧”五铢套钱中的子钱:)

    离线 西斯
    实名认证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15-10-10
    最后登录
    2024-05-30
    57楼 发表于2016-01-08 13:17:47

    中午吃饭没事儿干,借着贴主的帖子,索性也脑洞大开,反正“大胆假设”么....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古人没标点,我帮太史公点一个“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文意为:为什么要官铸钱、铸造了哪些钱、如何兑换、如何使用。三官五铢这种元鼎四年的官铸五铢之前,是不是还有可能在元鼎二年就官铸过钟官五铢赤侧(仄)五铢?且1:5兑换使用?我们口中的三官五铢,在西汉也叫三官五铢吗?如果上文中“而公卿请令京师钟官铸赤侧”那么可以释义让京师负责铸造的钟官铸造赤侧钱,符合当前主流看法(好像是郭沫若提出来的):描述郡国与赤侧关系和兑换使用的意思。  而《史记》原文是“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就不免有了上文的推想。

    一顿饭的工夫,我就发明出来一种五铢类别——钟官五铢,大家看个乐吧,反正“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扮上!咱也来票一个....

    2021-10-09 转正
    离线 mjie
    实名认证
    好评
    4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19
    最后登录
    2024-05-31
    58楼 发表于2016-01-08 13:38:13
    金湖泉子:

    如果小五铢就是赤仄五铢,现在发现的五铢钱文怎么都是宣帝型,怎么可以跳过郡国和武帝三官?

    小五铢有上穿横和下半星样式的,应该是三官五铢。

    身份已验证:王明杰  河北廊坊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59楼 发表于2016-01-08 13:50:11
    西斯:
    中午吃饭没事儿干,借着贴主的帖子,索性也脑洞大开,反正“大胆假设”么....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古人没标点,我帮太史公点一个“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

    哈哈哈,有才!欢迎一起开脑洞。牛顿不就是被苹果砸开了脑洞而文思泉涌吗?只要兄能自圆其说,各种中证据都支持,别人怎么驳驳也驳不倒,那么兄所说的就接近真相了!
    话说,“非赤侧不得行”按照兄的解释,那么京师铸造的钟官钱呢?也不能行吗?:)

    — 此帖于 2016-01-08 13:51:19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