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891 | 回复 86

    [讨论] 西汉小五铢与赤仄五铢关系小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7
    10楼 发表于2016-01-03 18:39:19
    darkan:
    一当五,是关键,怎么就没想到前后次序,古人说话写字太简洁了,楼主的各种依据比较有说服力。我支持!呵呵

    谢兄支持!:)

    离线 汩泉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9-05
    最后登录
    2023-04-07
    11楼 发表于2016-01-03 19:14:13

    鞭辟入里

    身份已验证:张永杰  山东省寿光市

    离线 说铢道两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3-01-04
    最后登录
    2023-10-01
    12楼 发表于2016-01-03 19:14:58

    探索的精神可嘉  但是判断过于简单 漏洞太多了 五铢需要学的太多了 论证一个内容也需要联系很多 感觉楼主的观点太孤立 就像前两天有一个泉友写的 桥梁币是镰形钱一样 想象的成分过于多了 没有更科学的证据支撑 尤其是那个古文字分析看了感觉让人 啼笑皆非  不过精神可嘉 点个赞 希望更多的朋友来论证 楼主也应该多读一些论文 看看别人的论证方法 多引用考古资料 文献资料 合理分析 希望能看到更好的文章

    身份已验证: 郭子麟  天津市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7
    13楼 发表于2016-01-03 19:26:32
    说铢道两:
    探索的精神可嘉  但是判断过于简单 漏洞太多了 五铢需要学的太多了 论证一个内容也需要联系很多 感觉楼主的观点太孤立 就像前两天有一个泉友写的 桥梁币是镰形钱一样 想象的成分过于多了 没有更科学的证据支撑 尤其是那个古文字分析看了感觉让人 啼笑皆非  不过精神可嘉 点个赞 希望更多的朋友来论证 楼主也应该多读一些论文 看看别人的论证方法 多引用考古资料 文献资料 合理分析 希望能看到更好的文章

    谢兄品评拙文,网络文章,并不是科研文章,要是科研文章的话,完全可以把所有人的观点都罗列一下,再逐个引经据典地分析。但是这样云里雾里的,完全就把大家绕晕乎了,但没有意义。所以就直接捡重点论述了。有不当之处,还忘兄多提宝贵意见。
    另外,那个桥梁币是不是“钱”的文章也是俺写的。呵呵,也是原创。当然也有纰漏,只不过写这篇文章,只是提供一个分析“钱”的思路罢了,不追求所写内容全都符合史实,能对后人有所借鉴即可。

    离线 某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22
    最后登录
    2024-06-05
    14楼 发表于2016-01-03 19:31:48

    学习了


    离线 说铢道两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3-01-04
    最后登录
    2023-10-01
    15楼 发表于2016-01-03 19:36:44
    kensir117:

    谢兄品评拙文,网络文章,并不是科研文章,要是科研文章的话,完全可以把所有人的观点都罗列一下,再逐个引经据典地分析。但是这样云里雾里的,完全就把大家绕晕乎了,但没有意义。所以就直接捡重点论述了。有不当之处,还忘兄多提宝贵意见。
    另外,那个桥梁币是不是“钱”的文章也是俺写的。呵呵,也是原创。当然也有纰漏,只不过写这篇文章,只是提供一个分析“钱”的思路罢了,不追求所写内容全都符合史实,能对后人有所借...

    哈哈 互相学习

    身份已验证: 郭子麟  天津市

    离线 chengyue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1-29
    最后登录
    2024-06-06
    16楼 发表于2016-01-03 19:43:37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其实文中所述已经很清楚了:是因为郡国私铸的钱币过于轻薄,故而开铸赤仄钱,以其一当郡国奸铸钱五,并且只能行用赤仄钱。所以绝不是郡国钱一当赤仄五。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7
    17楼 发表于2016-01-03 19:46:29
    说铢道两:

    哈哈 互相学习

    向兄学习:)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7
    18楼 发表于2016-01-03 19:59:52
    chengyue: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其实文中所述已经很清楚了:是因为郡国私铸的钱币过于轻薄,故而开铸赤仄钱,以其一当郡国奸铸钱五,并且只能行用赤仄钱。所以绝不是郡国钱一当赤仄五。

    通常负责任的政府铸造钱币,不是为了铸造虚钱搜刮民脂民膏,而是为了平抑物价,打击“钱多轻”的“多奸铸钱”。如何打击,不是用一枚同样重量的“赤色”五铢代替“郡国”五铢。这样的做法,只能是杀鸡取卵了。后来的王莽铸造“一刀平五千”等虚值大钱就用史实说明了造大钱的危害。而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子母相权的理论来平抑物价,该用小钱时,用小钱,该用大钱时用大钱,统一行用。这样就能稳定物价,做到货币平衡。因此,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就是要铸造和五铢“一当五”的小五铢,用于子母相权,让百姓觉得公平,来削弱郡国五铢的影响,最终平抑物价,把铸币权收归京师。
    我觉得对“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铸“一当五”的“赤仄”理解应该更深一些为好。

    离线 西斯
    实名认证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15-10-10
    最后登录
    2024-06-06
    19楼 发表于2016-01-03 20:54:44

    贴主的设想极具想象力,如能证实,则一举解决五铢发展史上两个久拖无解的课题,看了论证,确实很长见识。然而有一个瑕疵需要确认,不然有可能导致整个立论不稳固。  郡国五铢因为没有标准,所以偷工减料,导致钱轻,中央政府,采用惩罚性的1:5(假设赤仄1兑换郡国劣钱5)方式兑换,是可以起到抑制郡国劣钱泛滥的目的,毕竟郡国再劣,1:5兑换也是吃亏了,杀头的买卖有人做;吃亏的买卖没人干。如贴主推想,用5枚足重的小五铢兑换1枚郡国劣钱,而5枚小五铢等重1枚官铸五铢。那中央政府还不如直接用1枚官铸去兑换1枚郡国劣钱呢,至少省了铸造5次。而且用足重良币1:1兑换减重劣币,这事情还需要强制执行吗?这简直是在帮铸郡国劣钱的人洗钱呐!

    2021-10-09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