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 转到
    查看 13046 | 回复 77

    [讨论] 有关贝币的思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70楼 发表于2016-01-27 21:26:22

     货币的面文就是直接了当,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不会拐弯抹角,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很多年,后来回国夺取王位,在其执政十二年之际定都“咸阳”,从而走到其人生最辉煌时刻,以其早年流亡魏国的特殊经历,秦献公此时此刻志得意满,仿魏国圜钱铸造秦国货币是顺理成章,也是十分必要的,魏国圜钱一般记地或者记重,或者既记地又记重,秦国货币铸造权垄断在王室,所以,没必要记地了,因此,秦献公铸造珠重一两钱采用记重和纪年(特殊年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离线 imhaha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3-01
    最后登录
    2023-01-14
    71楼 发表于2016-01-28 01:35:25

    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横排,或纵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一累。
     
    孙子算经 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漢書·律曆志
     
    「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
     
    十二 絫 一铢 重 一两   (一两 可兌換 24 個一铢 )120 黍粒 x  24 =2880 粒
     
    黍粒 = 珠

    离线 尊神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72楼 发表于2016-01-28 12:40:18
    imhaha:
    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横排,或纵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

    珠重一两圜钱的“珠”在这里不是“铢两”的意思,而是类似于魏国圜钱“桼圜一釿”的“圜”,就是指“圜”钱的意思,“珠重一两”就是指一枚圜钱重一两的意思,魏国圜钱的“一釿”就相当于秦国的“一两”,秦国仿魏国圜钱铸“珠重一两”圜钱就类似于魏国的“桼圜一釿”,“桼垣一釿”圜钱,重一两就是重一两,没有别的意思,如果将重一两等于多少“铢”专门标注在货币面文上纯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根本没有必要。

    — 此帖于 2016-01-28 12:41:41 被 尊神 编辑过 —
    离线 imhaha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3-01
    最后登录
    2023-01-14
    73楼 发表于2016-01-29 00:27:43

    所有的铸地名圜钱=黍2400 粒

    离线 小笑
    一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4-07-23
    最后登录
    2024-01-30
    74楼 发表于2016-05-07 10:54:39

    丰镐遗址车马





    离线 小笑
    一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4-07-23
    最后登录
    2024-01-30
    75楼 发表于2016-05-07 10:55:46

    海贝以稀值 石贝以工值 铜贝以质值 海贝之在中原为稀罕物 夏商用贝须国方与东夷物贸而来 是为稀值 石贝不可擅得 须剖石加工而成 费时费力 是为工值 铜贝须开产铜矿 铸造成帀 是为质值 拓疆海隅 则贝不稀而不值 顽石不工亦将无值 铜虽不铸其质亦有值在


    离线 小笑
    一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4-07-23
    最后登录
    2024-01-30
    76楼 发表于2016-05-07 11:01:04

    窃以为自武王拓通九夷 太公利富东海 随着交通日渐便利 这种海货就渐渐多了
    自商开始 贝就应该作为一种货币 而且骨 玉 铜等天然贝的仿制品大量出现 应该是可以满足一定的货币流通需求 周初拓通东海势必带来大量海贝 

    其后王室衰落 诸侯并立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 天下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体现价值的物品也应由贝这种形式转变为新的等价物 故而刀布圜钱等模仿生产生活器具的货币形式出现 但贯贝这种形式一直在影响着货币单位以及货币形式(穿孔)



    离线 谦谦
    实名认证
    好评
    8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10-11
    最后登录
    2024-05-30
    77楼 发表于2016-12-06 10:51:40

    赞啊

    2018-05-29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