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 32 转到
    查看 33566 | 回复 313

    天热,发个养眼的(续)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乐在其中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5-09
    最后登录
    2024-05-31
    140楼 发表于2005-07-07 02:27:00

    复杂了。不该这样。

    离线 金泉斋
    五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1-12
    最后登录
    2024-05-15
    141楼 发表于2005-07-07 03:09:00

    敢问隆泉老师,此币是嘉德拍出的那枚吗?

    离线 cps001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2楼 发表于2005-07-07 04:23:00

    几天没来,好热闹!我对钱币的真假看不好,但对中国的汉字、满文看个真假还是没问题的。——敬请对所谓的“文字变形、笔画不齐、线条走型”等等“书法”问题有看法的泉友,是否也提供一下参考物?如果中国的文字线条没有粗细变化,那书法一词何来之由?小可不才,仅是谋生之余的爱好:喜欢提笔刷两笔“书法”,所以敢斗胆谈论“书法”一词,但实际的书写功夫根本不能和专业人士相比,希望有“指点文字”爱好的泉友不要妄言真假。

    离线 konggu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3楼 发表于2005-07-07 04:34:00

    我认为 古泉学 还停留在经验判断上   让人信服 的证据    谁有

    离线 记录历史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16
    最后登录
    2019-12-23
    144楼 发表于2005-07-07 05:23:00

    未开穿的应该不能称作“母”,称作“样”或“废样”更准确一些。母钱泛滥是一些“高手”标新立异心理驱使以显其眼光“高”于常人,还是名利二字。楼主得这类钱颇多,多有争议!作假一直都有,以清末民初为盛!不知楼主为何惯性忘记那段历史?本人也有惯性对所谓未开穿雕母大多不看好!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10-29
    最后登录
    2024-06-21
    145楼 发表于2005-07-07 08:39:00

    以下是引用cps001在2005-7-6 20:23:25的发言:

    几天没来,好热闹!
    我对钱币的真假看不好,但对中国的汉字、满文看个真假还是没问题的。
    ——敬请对所谓的“文字变形、笔画不齐、线条走型”等等“书法”问题有看法的泉友,是否也提供一下参考物?如果中国的文字线条没有粗细变化,那书法一词何来之由?
    小可不才,仅是谋生之余的爱好:喜欢提笔刷两笔“书法”,所以敢斗胆谈论“书法”一词,但实际的书写功夫根本不能和专业人士相比,希望有“指点文字”爱好的泉友不要妄言真假。
    请问先生:中国的汉字、满文还有真假?!单就汉字,请教假的汉字什么样子?在下平时爱好涂鸦,谈不上画画,一幅涂成,最后写上几行毛笔字.不懂书法,正好请教先生何谓“书法”?古代钱文确实有不少是当朝大书法家所写,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写之开元通宝,书画家赵佶所写之崇宁、大观,创下瘦金体之铁画银钩.钱文上高度体现了书法的浓宿精髓,等等不胜枚举.但就本帖的乾隆雕母,请教先生是何书法?其文字线条的粗细变化,是否应该象宝字“贝”部的左右两竖,变化得左细右粗?还是应该象乾字左边“日”子的左右两竖,变化得左粗右细呢?或者应该象宝字“王”子的一竖,变化得横粗竖细(“横粗竖细”那不变成“扬州八怪”金农的漆书了吗?)?所以想请教先生,中国书法的线条变化,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体现在这枚雕母上?![s:07]

    入会时间:2005-06-22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6楼 发表于2005-07-07 11:01:00

    请各位老师消消气.大可不必为这些伤了和气.我因工作之故曾经上手故宫已公开的那些雕母.现在将所见所闻告诉大家已供参考!故宫的雕母全部是开穿的!也并不象大家说的那么精美.有个别的铜质都不很黄.泛白色!未开穿的就如钱老师所说是没有被采用的.所以不是真正意义的雕母!也不是雕样.雕样是不打算铸钱而手雕出来的玩钱.工艺与雕母相去甚远!也没有象行用钱的规制!大多是临帖钱!也就是王公大员手书的一些吉语让钱局的技师手雕出的玩赏钱!由于不打算铸钱.所以文字依书法而刻.笔画粗细明显.字显得夸张.下刀不似雕母规制.字笔画没有斜度而是垂直下刀.和雕母完全两种形态!故宫没有乾隆和前三代的雕母.在当时盛世这些钱不应流传民间.应是政府集中处理了!已知的前三代的雕母包括博物馆的也是民间发现由藏家捐出的!我个人想象前三代的铸造工艺是否与乾隆以后不同.因为没有传统意义的母钱.厚重.鱼脊背.修穿.刀痕!就如道光母钱那样!而故宫也不见雕母!这只是我瞎想的.请大家不要责怪!楼主的雕母是程纪中老师的!去年曾经把玩.这钱是他18年前1000元购得!我非常想要.程老师说先再放放就让我.因在之前答应戴志强将一批钱捐出.这钱也在其中.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7楼 发表于2005-07-07 11:47:00

    雕样钱只玩赏不铸钱.形制不如行用钱雕母精整.风格极大反差.故宫里的藏品都未展出过!朋友的一枚!现在在我这里.前几天送去专家那里寻出处去了.正好手上有两张匆匆照的图片.现发给大家作参考:铜质极精.黄亮一如上品雕母! 字口极深.超过所有行用雕母钱和手雕花钱.包括钱体大于其很多的咸丰当千!!! 真正手雕.刀痕尽化!垂直开穿.形制不同与任何行用钱.文字大气完全临摹书法.字体粗细反差巨大.一眼就可看出不打算铸钱.不追求文字笔画均衡也不同于相同文字花钱!穿内横梁.一体雕成.仅见!

    2005773464720192.jpg
    200577347635733.jpg

    离线 1627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2-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8楼 发表于2005-07-07 16:32:00

    博物馆的东西 若由民间捐赠或收购 也会有假.有些钱是铸后加刀 和原雕品分辨不易 鉴別者要有一定功力.收集古钱目的 首要"真" 次要"精美".一枚雕母 败处一堆 "精美".已失 更已无法证其"真". 已失收集意义.

    离线 蓝色玫瑰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0-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9楼 发表于2005-07-07 17:32:00

    第一枚是很开门的雕母.此帖火辣辣的,吓的我也换了个马甲.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 3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