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4151617181920212223下一页... 63 转到
    查看 198684 | 回复 626

    四百多篇古币入门~高手进阶~泉界新闻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0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3:00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1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4:00






    乐从方圆币中来 ——王善怡和他的钱币收藏      



    王善怡在展示他的收藏作品


         



    先秦钱币——“齐之法化”


         



    北宋钱币——“大观通宝”背靠他戏称的“花果山”,坐拥整个屋顶花园,王善怡将这里打造得满目皆绿充满了生机,这让这位省收藏协会、省钱币协会的常务理事很满足。年过花甲的他与古钱币相伴了半个多世纪,在钱币收藏上的造诣颇高,声名远播,我们慕名拜访。初次见面他却将我们径直带到他家屋顶花园观赏盆景,向我们描述每一钵盆景其造型与美感,说这是他的又一大爱好。     王善怡收藏古钱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据他介绍,如今已藏有二千多枚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代的历代钱币。其中不乏珍品,如“光绪通宝”,而“宝黔局当百钱”系孤品。北宋年间发行的“重和通宝”对钱,“嘉庆通宝”宝川局开炉钱,北伐革命军东路军入闽纪念银币等都是极为珍贵的钱币。1986年他还与省文物商店联办“中国历代钱币展览”,社会各界评价很高。     我们的话题从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开始。     “专家估价上我觉得有点悬。”常年与收藏打交道,在物品的作价上王善怡往往是清醒而理智的。如果问他古钱币的作价,他会有些反感,多年来与他打交道的钱币收藏家与爱好者不计其数,他以币会友交流收藏心得,相谈甚欢志趣相投的人,他会与之互换钱币。在他看来,古钱币因为地域时空的不同,往往身处两地价都不会相同,如果交友时要将钱币作价来买卖,“我觉得那多少有点尔虞我诈”。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钱币商之后,钱币的买卖越来越市场化,像他以前那样以币会友的形式越来越少了,以前和素未谋面的朋友一番书信交流之后,他们会互寄钱币交换,补各人所缺,现在好多人一提交换就先提价钱,这让王善怡不禁有些失望,感叹收藏爱好者之间真正的从钱币中实现的历史与文化的交流正在消失。     所以他对真正爱钱币收藏的人从来都乐于交往,对喜欢钱币的孩子也乐于培养教授。一位外省钱币收藏爱好者到他家拜访,两人谈得投机,从一大早聊到下午三点而忘了吃饭;朋友的孩子想学钱币收藏,他知道后马上送孩子几枚古钱币,培养孩子的兴趣。他说:“收藏古钱币是可以培养年轻人的爱国之心的,中国的货币文化有几千年历史,比国外要早,学习收藏钱币能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培养爱国热情。”     当年,10岁的王善怡从家里的一个旧皮箱里翻到一串古钱币后,查找历史书籍才知道那是“汉半两”,他觉得十分有趣,从古钱币里可以懂得好多历史知识,从此连吃早餐的五分钱也要省出三分到旧货市场淘古钱币,开始了他一生与钱币为伴的收藏生涯。如今作为省内知名的古钱币收藏家,钱币收藏在他眼里是益智、交友、陶冶情操的一项爱好,也是他实现“凡事要做到最好,要有成就感”的一项成果。对于钱币收藏,他的一大特点是求全,曾经有人称他收藏钱币是“只进不出”,用他的话说就是有极高的“占有欲”,因为他从不交易古钱币。生活中买衣买鞋他左思右想,买古钱币几百元、上千元却毫不吝啬,为拥有一枚有价值的古钱币而欣喜若狂,也会为了错失一枚古钱币而惋惜遗憾好几个月。     他常说一句话:终信爱者必有缘。“你只要与钱币有缘,钱币自然会来找你,这么多年钱币来找我的事多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天,王善怡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前面一个小男孩正高高抛着一枚钱币玩耍,突然钱币一下子滚落到王善怡的车轮下,他捡起来一看,是一枚南宋“淳佑通宝”当百大钱。如获至宝的王善怡从男孩手中买下这枚宝币,兴奋了十多天。王善怡被筑城各古玩市场里的钱币商贩称作老师,人们很尊重他,只要是让他看过并确认是真钱币的,逢人便会说这是老师看过的,是真货。商贩有什么好的钱币常常叫他来看看。有一次在浣纱桥上,一个商贩让他看一枚钱币,他看过之后发现这是北伐革命军东路军入闽纪念银币,当场买下,无意之中又得一枚珍品。还有一次他偶然骑车到老东门,从一个商贩那里发现了一枚“光绪通宝”,宝黔局当百钱,这枚宝币也是无意之中“找上门来”,被他收藏,至今成了一枚孤品。     王善怡有两句收藏心得:“币从五湖四海来”,因为与币有缘,古钱币自然而然会汇聚到他这里;“乐从方圆币中来”,通过收藏古钱币,他结交了众多国内外的朋友,甚至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钱币来翻翻看看,顿时烦恼全消。     那天我们得以见识了他收藏的古钱币。他抱出一个个特制的木盒子,里面装满了他装订好的古钱币,先秦的、西汉的、东汉的、南宋的、清代的……一张张硬纸板上用线将古钱币装订好,四四方方、纹丝不动,旁边用打印的隶书文字加以说明,古色古香。浏览他的古钱币,我们仿佛在浏览中国的历史,他向我们一一解释,从什么叫明刀,什么叫布,什么叫五铢钱,什么叫通宝,哪个朝代发行的币种最多,直到北宋宋徽宗的书法“瘦金体”,让我们目不暇接。那些纸板后面有无数个针眼大小的小孔,那是随着他收藏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留下的。     他不仅讲起古钱币神采奕奕,随手拿起书架上从各地捡回来的石头也兴趣不减。一块黄河边上的石头被他独到的眼光看出正面像关羽,背面像张飞,他称作“关张在一石”;一块贺兰山捡来的石头像猴子,称作“猴子过江”;一块九寨沟捡来的石头像熊猫,称作“盼盼”……采访完后我们感受颇深:成为一位古钱币收藏家并不是偶然的,是恒久的热情、广泛的爱好和对自然、历史、艺术特别感悟的必然。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2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4:00

    野火春风斗古城》刚播 用民国25年版“中央银行”1元券 钱币收藏者质疑 《野火春风斗古城》海报
       由红色经典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于昨晚正式播出。但有细心读者发现,在第一集中就出现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地下党在汪伪政权的统治区内竟然使用国统区的钱币用于传递情报。    在昨晚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汪伪政权统治区,一名地下工作者到茶楼与另一名化装成烟贩的地下工作者接头,其中有一个用钱币买烟的镜头。读者周先生告诉记者,这个镜头中所用的钱币为红色底色、黑色的牌楼景观图案,特征表明这是一张民国25年版“中央银行”1元券,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只可能在国民党统治区流通,而不可能出现在汪伪政权的统治区域内。
       周先生是一位钱币收藏爱好者,他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钱币都有很深的了解。他说:“在这部红色经典剧集中用钱币传递情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情节,出现这样的差错总会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今天上午,《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的制作方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该剧宣传的靳先生表示,由于这部戏的电影版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大家对该剧的关注度也可想而知。
       关于戏中钱币道具的问题,如果确实出现了周先生所提到的错误,他们只能表示遗憾和歉意,并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他们非常感谢观众对这部戏的支持和关注。(记者 纪新宇) (线索提供人:周先生)
      相关链接
      钱币错用曾有发生
       1.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3》第6集中,乾隆重臣和珅掏出两张纸币,上面赫然写着繁体的“大清宝钞”字样。实际上,“大清宝钞”是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发行的,剧中纸币出现时间竟提前了近100年。
       2.在电视连续剧《一双绣花鞋》中,绣花鞋被女主角以5角钱买来,后又以1元钱转卖给他人。而在剧中解放初期的年代,我国发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截至1955年,人民币根本就没有5角的面值。
       专家说法
      细节重视还不够  
       针对近期国内古装、近代戏中多次出现的用错钱币的现象,电视圈内的编剧作家苏隆表示非常无奈:“其实很多时候,编剧是没有义务对电视剧创作中所使用道具进行指导的,这些事应该是剧务的职责。而目前国内电视剧制作的风气是成本压缩,不管现成的道具是不是符合它的历史环境。”
       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制作人员对历史知识缺乏了解,但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目前的电视快餐大方向,对观众的责任心不够强,对细节不够重视。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3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4:00

    钱币收藏别忘保管
    大多数钱币爱好者都把精力放在鉴别收集上,而忽视了钱币的保管。专家提醒,收藏钱币一定要学会保管,别把宝贝变成废金属残渣。  专家介绍说,银币质地比较柔软,相互磨擦也会受损伤,浮雕最突出的部位是最容易擦伤的,因此金银币最好是单枚包装,珍贵的古钱当然更应该如此。古钱表面一般都形成了保护锈,这种保护锈也叫老锈,锈蚀坚硬,能够起到自身保护作用,最好不要破坏。对于锈蚀造成钱文不清的可以用食用酸醋等浸泡,浸泡时应随时翻动观察,适可而止,然后用清水洗净。古钱除锈最好不采用物理手段,否则即使清理出来,品相也容易遭到破坏。铁钱比铜钱容易氧化,因此对铁钱表层的保护锈,包括传世古色,更应注意爱护,否则只会促它的腐蚀,得到相反的效果。金银币时间长了会变暗淡,可用布加少量的牙膏,轻轻擦洗,尽量不用刷子。钱币的收藏,应该按时代、类别,分类保管,因为质地不同,对于温度、湿度等要求也不一样。入藏之前应经过干燥处理,切忌汗手接触,钱币柜,匣、册,应放置在干燥无光的地方,以免潮湿生锈。记者王晓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4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5:00

    钱币收藏大家李伟先
    作者:马传德
    诚聘家父做顾问
    年,我父亲马定祥的“祥和泉币社”开张不久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位模样清瘦、衣着简朴的广东人。他坐定后,便与家父聊起了钱的话题。两人一见如故,彼此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位来访者,是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 李伟先,别号宕涛,生于光绪十八年  广东中山石岐人,长期担任上海永安纺织印染厂总会计师(后来据其孙李硕传先生告诉我,祖父李伟光还是郭氏企业股东,更是永安纱厂的大股东之一)。他将祖上遗产和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钱币收藏。 李伟先从一枚三鸟币开始收集钱币。他利用闲暇时间到处探宝寻友,但因所遇者不是过于重利就是学识浅薄,而一时未有深交者。这时,李伟先结识了家父。经过几次交往,李伟先感到家父是一位钱币知识渊博、鉴定真伪功底扎实的人,尤其是家父以诚信为本的经营作风,更使他倍添信任之感。不久,李先生就提出请家父代其收购所需的各种金银币,并担任他的经纪人和钱币顾问。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5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5:00

    钱币收藏攻略         ??入门慎买三种钱币

    ??第一种是慎买古钱币,第二种是慎买初期机制贵金属币。

    ??初级入门者收藏知识少,币感不强,对钱币的鉴别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买这两种钱币应该慎重。因为古代和初期的钱币工艺简单,市价价格高,是钱币制假者“青睐”的对象。目前收藏市场中仿制的非常多,而且工艺高超,别说入门收藏者,就连专家都很难鉴定出来。

    ??这些制假者根据市场需求,在24小时之内就能仿制出假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而且他们采用的基本上都是欧洲的技术,电子翻版,用原时代的钱币做原料去铸造,然后仿古作旧。中国某位研究钱币收藏的教授,花了毕生的精力和财力收藏钱币,他去世后,家人去出售他收藏的钱币,才发现基本上全是假的。

    ??第三种是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临时替代货币职能的“货币”,如打游戏机的硬币等。但如果你收藏的是比较久远的代用货币,比如在集中营使用的代用货币,比如国际贸易中的代用币,这些还是有极高价值的。但对于那些刚刚入门、准备收藏货币的人,我不建议大家收藏代用货币,因为它属于比较“冷门”的范畴,入门者不适合太深的东西。

    必看“秘籍”

    ??《世界硬币标准目录》与《世界纸币标准目录》

    ??收藏世界各国钱币的工具书主要是美国克劳斯出版社(Krause)出版的。《世界硬币标准目录》与《世界纸币标准目录》是世界钱币收藏者公认的最具权威的英文版钱币收藏用书,每年4月发行。

    ??我们圈里人都叫《世界硬币标准目录》为“小人书”。现在《世界硬币标准目录》每百年一卷,至今已有29期。收藏流通币、近代纪念币的爱好者都必备一卷1901年-2003年的克劳斯目录。该书收录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的法定货币和纪念币,并附有钱币的图案、发行量、发行时间、发行品质、等级参考价格。

    ??这些书在北京主要的钱币收藏场所都可以买到,如报国寺的世界钱币馆。

    ??保存窍门

    ??针对钱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保存办法:

    ??金币:比较容易保存,因为金子不易氧化。不过要注意一点:很多人在买金币的时候,卖家会建议,如不信,可以用火烧。即使你真的打算采用这种方法鉴定,也不要随便烧。一定要用防风打火机,因为防风打火机和普通打火机的火苗是不一样的,既能检测出是否是真金,而且对钱币造成的损失也小。

    ??银币:这种材质的钱币非常容易氧化,容易发黑发黄。很多老百姓的常识是,用牙膏洗银饰比较好,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牙膏中含有微小的颗粒,虽然一般人是感觉不出来的,但如果用它清洗银质的钱币,会给钱币造成划痕。我提供给大家一个方法——用洗银水。但不要买普通的洗银水,最好买德国或者美国产的洗银水。当然,预防是最重要的,在你平时收藏的时候,最好把它放在抽屉里,抽屉里再放一点干燥剂。如果买的时候钱币是密封好的,不要轻易把它拿出来。

    ??镍币:保存比较容易,没有什么特殊需要,镍这种材质比较抗氧化。

    ??铜币:是最娇贵的,最不容易保存的,因为它容易氧化,容易发黑。如果你把它收藏在塑料袋里,铜币还容易发绿。所以,在保存铜币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用牛皮纸包好,放在透风的地方。当然牛皮纸每年也要更新一次。

    ??纸币:很多人认为,把纸币放在我们平时收藏邮票的夹子里就可以。那是不行的。收藏纸币要把它放在PVC材质的塑料袋中保存,而且一定要买好的PVCJUYI,是通过国际检测的那种。因为如果买不好,纸币放在里面也会发暗、变色。不要心疼这些收藏费用,真正的藏家根本不会计较这些,要知道可能你收藏的钱币卖价就要几万元一张,跟这个价格比起来,那点PVC花费实在算不上什么。而且平时不要随随便便地就用手拿着看,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手上有多少汗渍,你也不知道你随便一摸可能就会让钱币的四个角受伤。平时要用镊子和放大镜看。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6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5: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钱币收藏和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在钱币市场中,有些钱币珍品的价格非常高,这就引起了不法之徒的觊觎。他们置法律于不顾,依葫芦画瓢炮制出赝品来,以图谋不义之财。
    近十余年来,凡钱币市场上交易活跃的品种几乎都有赝品出现,尤其是古钱币和近代银币更成了制假重灾区。在一般古玩市场里,各种摊位上出售的古钱币和近代银币里的绝大部分都是赝品,真品反而显得难觅了。在钱币市场上,普通古钱币和近代银币的伪品尽管没有一般古玩市场里那么多,但一些档次较高的古钱币和近代银币赝品仍是不少,其手法也高明许多,有夹馅、拼镶、挖补和改刻等形式。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古钱币和近代银币里伪品很多,当代币中赝品较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觉得这个观念发生变化了,因为制假者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当代币中第二版人民币里的叁元券、伍元券和贰角券出现了伪品,连第三版人民币里的贰元券(车床工人图案)中也发现了仿制品,而且做工还很精致,连水印都很逼真。至于雕刻和印刷工艺原本就较为简单的民国纸币和第一版人民币里的伪品就更为常见了。流通纪念币原来一直是收藏安全领域(过去从没有赝品),现在也不太安全了,钱币市场里已发现的品种有建行、宁夏、大熊猫、建国三十五周年等中高档币。还有一些人以次充好,将已经流通过的纸币用邮票清洗剂漂洗后,再阴干夹平,冒充挺版出售。有些人将旧的流通纪念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轻轻抹上一层油,冒充新币坑人。制假者的手法真是五花八门,各种钱币赝品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现在有些识别钱币赝品特征的研究者都不敢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揭伪的文章了,这是担心制假者改进后再祸害集币爱好者。但这种消极的做法,对整个钱币市场的发展毕竟不利。
    由此可见,各种赝品已成为近年来钱币收藏中的毒瘤,依靠集币爱好者的辨伪能力来识别,毕竟是一种滞后的被动做法。所以应防患于未然,在各类新钱币制作时要加强防伪措施,同时还应加大对制假者和贩假者的打击力度。
    钱币收藏之我的秘籍!  
        收藏钱币已经将近有20年了,从小时候开始就对各种各样的硬币纸币感兴趣。起初每次爸妈单位发工资,就问他们要些比较新的钱,渐渐的觉得自己对各种各样的钱兴趣越来越大。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大,很多的外国硬币和纸币开始在国内出现。自己慢慢的发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世界上现存的有独立发行货币的国家和地区(政权)就有将近200个,还不包括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和地区(政权)。想要把所有的目前世界上流通的硬币都收集全,那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花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总结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觉得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1.收集要确定主题或者目标。开始收藏前需要给自己定下目标或者主题,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的花钱和重复的购买。比如收藏各国最小面值的硬币,收藏各国最大面值的硬币,收藏人物硬币,收藏动植物硬币等等。在收藏这些专题硬币的同时,相关方面的知识也能有较大的提高,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初学者或者学生。
       2.收集切忌盲目跟风。相对国内人民币收藏市场而言,外国硬币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很多品种价格比较低。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很多针对国内市场的商业币,开始涌入国内,而且价格不菲。这类钱币最好不要涉及,因为其发行机构权威性值得商榷,另外它的严肃性也有待考证,有到处圈钱之嫌。
       3.收集要慧眼识币。随着收藏的不断加深,对于购买钱币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外国硬币相对来说伪品比较少,可以说一般普通的基本没有造假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个别假货扰乱市场。在辨伪存真的情况外,还有就是在大海里掏珍品了。现在有很多淘散币的机会,很多散币一两元,四五元一枚,10元一枚,成百上千的散币堆,要是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慢慢挑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前提是有足够的知识和一双慧眼。
       4.外国硬币应以收藏为主。外国流通硬币虽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适合于各个阶层的人员收藏,但它并不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世界各国流通硬币的发行量究竟有多少,对国内的人来说,是不了解的。外国流通硬币的市价也不像纪念币那样稳中有升,而是随进入国内钱币市场硬币数量的多少而忽上忽下。购买收藏应以价廉物美为原则,价格过高的流通硬币不宜购买。
       5.购买要去专业的币商那里。一般而言,专营外国钱币的币商进货渠道比较直接和固定,量也比较大,价格相对比较公道一些。长期经营外币,各方面的知识也相对强一点,与他们打交道可以获得很多比较新的知识和启发。另外收藏的朋友之间相互交流藏品,拾遗补缺也不失为一个丰富自己收藏的好方法。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7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5:00





    钱币收藏大家:李伟先(图)








    钱币收藏大家:李伟先(图)












    马传德 《收藏·拍卖》2004年第3期 0


    (相关图一)

      李伟先先生与家父马定祥结识于1945年。那时我父亲的“祥和泉币社”才开张不久,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身材清瘦、衣着简朴的广东人,来访者坐定后,便与家父聊起了钱币的话题。两人一见如故,彼此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位来访者,是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李伟先,别号宕涛,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广东中山石岐人,长期担任上海永安纺织印染厂总会计师,他将祖上遗产和自己一生积蓄全部用于钱币的收藏。  上世纪40年代,是我国钱币收藏、研究最昌盛时期。上海是我国泉界精英聚集之地,经营和兼营钱币买卖的商铺有十家左右。李伟先从一枚三鸟币开始,踏上了爱好收集钱币的不归之路。他利用闲暇时间到处探宝寻友,但终因所遇者不是过于重利、就是钱识浅薄,而一时未有深交者。就在这个时候,李伟先结识了家父。经过几次交往,李伟先感到家父是一位对钱币酷爱,钻研刻苦,知识渊博,鉴定真伪功底扎实的人,尤其家父为人忠厚和以诚信为本的经营作风,使他投以信任。不久,李先生就提出请家父代其收购所需的各种金银币,担任他的经纪人和钱币顾问。  从此,家父凡获珍稀的金银币大多送到李先生府上。当时秦子帏、许小鹤、吴诗锦、宋小坡等名家的藏品大多均由家父转手归于李氏。虽然另一位经营钱币的汪啸麟,也常到李府送货上门,但李先生还是以从家父处购钱币为主,他从不计较还价,对家父是绝对的相信。事实上,我父亲也有此习惯,凡是自己喜爱认定的钱币,对方开价,他也是从不还价的,甚至对方开价低了,他还会主动提出该币的应有价位,不让对方吃亏。所以各地钱币商每获一枚珍币稀钞,他们往往不直接卖给收藏家,而愿意让给我父亲。  李伟先先生最初是从收集金银币开始的,后来在家父的劝说下,逐步扩大范围,亦收集铜元、古钱、纸币等,终于成为一位钱币收藏大家。当年,我国金银币的收藏以奥人耿爱德和施嘉干最为著名,但李伟先的金银币藏品之丰、珍品之多绝不逊于前两位。以往,泉界有南张(叔驯)、北方(药雨)、巴蜀罗(伯昭)“三巨头”之称,但三君的收藏主要是古钱,而李伟先的收藏是涉及金银币、铜元、古钱、纸币四大门类,在当时我国钱币收藏家中仅此一位。  我父亲常说,要成为一个收藏家,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有“眼力”,其次要有“财力”,然后要有“魄力”。李伟先当年有财力,但他有眼力认定我父亲为他的钱币顾问,同时他有魄力买下我父亲推荐的各种钱币。李伟先先生三力俱备,最终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超一流收藏家。  李伟先先生虽然钱币收藏宏富,但他一直很低调,从不抛头露面。他不参加钱币爱好者的活动,例如当时中国泉币学社在罗宅举行的每周一次的例会活动。所以,很多钱币收藏界的同好,从不知晓李先生在收藏钱币。直至1963年李先生的捐献义举后,人们才知道上海还有这样一位大收藏家。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曾随家父多次造访李府。李家是在南方西路邻近的青海路上,那是一幢独立的三层花园洋房,房前有较大的花园,各种树木花草一片绿意盎然。我们父子去他家,李氏夫妇每次都备茶点接待。李先生的钱币等藏品。大多放在用特制的柚木壁式立柜内,记得那个大立柜里的抽屉甚多,每档抽屉都满满地平放着长形的柚木盒,盛装着中外金银币、铜元、古钱、勋章、奖牌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真是精彩之极。有几次李先生谈得高兴时,他就请我们父子上楼去他卧室,并将其床前的大写字台的抽屉一一拉开,让我们欣赏那些他特别喜爱的珍贵钱币。  我父亲去李府,大多带着李先生所需的钱币,并向他逐一作珍稀程度的介绍,甚至将自己鉴别钱币真假的心得和诀窍都毫无保留说给他听。李先生有时也会详细询问,他们俩谈得非常入神,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我父亲对我说,李先生是我的顾客,又是我的好朋友,我首先必须做到不给他假货,同时也不能超过市场的价格让他吃亏,如不把握住这两点,那么,再好的顾客亦会离我而去。在此,我想举一个例子,1954年家父在店中收到一枚“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上海解放壹圆纪念币”铜质原始设计样币,根据该币的图案设计、制作方式等方面研究,家父断其为1949年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者为纪念上海解放而设计雕刻之作。李伟先先生认同家父的推断,欣然买下。对于此币,我于80年代初撰文披露,当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是臆造伪品。去年,我得悉有人找到有关史料,证实这枚解放纪念币确为当时所制的珍品,并正在撰文发表。从此事说明家父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反映了李伟先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识宝者。  高尚的品德、高尚的友谊,可化为非凡的力量。李伟先先生与家父的天合之缘,是极佳的优势互补,他们长期共同努力,对我国钱币文化默默作出贡献。这也是近现代泉坛鲜为人知的佳话。  家父生前不仅对李伟先如此,对罗伯昭、王亢元、孙鼎、沈子槎等收藏家也都是如此,故这批大收藏家,对家父无限信任。反观现在的某些钱商,他们却不是如此。这些人对卖家采用噱、哄、骗的劣技,使对方上当受骗;而对买家采用以假充真来牟取暴利。有些人甚至做假卖假,达到欺诈宰客的目的。我90年代初从美返沪,有位上海钱商曾讲给我听,他在80年代末从我父亲处买到几枚四川当三十假铜元,因这些铜元伪制水平高超,常人不易识得,但我父亲均如实相告,并以假币之价让出,岂料此人获后颇为得意,以真币价格转卖他人,而购买者又以更高价卖给海外的钱币收藏家。1990年家父从日本《收集》钱币杂志上看到日本同好购买到此种假铜元并误作珍品的广告后,他说了一句话:“这些钱商太没有泉德了。”事实上,这些钱商的做法,既坑害了钱币收藏者,又导致顾客的流失,同时也给钱币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我看来,他们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由于他们目光短浅,利欲熏心所采取的那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将会失去朋友、顾客与事业!  李伟先先生与夫人都十分爱国。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决定将珍藏的钱币捐赠国家,要求家父去他家帮助整理,进行编号造册,家母有时也随父亲一同去李家帮忙。根据有关规定,捐献者必须要写一份申请书,李先生就委托家父代写了《捐献藏币缘起》的申请书。李先生1963年首次捐献2500余种中国银币(内中有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一元币、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一元币、光绪八年吉林厂平壹两铜质样币、光绪京局庚子银币五枚全套、广东省造七二反版五枚全套、四川省造光绪元宝楷书一元、五角、二角币等珍罕名币数百种)。他的申请书和所捐银币被视察上海博物馆的陈毅等中央领导看到,陈毅大为赞赏李先生的爱国之心,并表示要宴请李氏夫妇。后因陈副总理因公急返北京,委托当时上海市委书记李丕显、市长曹荻秋、市委宣传部长石西民等领导,在上海锦江饭店13楼设宴感谢李氏夫妇(据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说,对待收藏家的捐献,以这样的高规格出面接待是绝无仅有的)。因家父在李家捐献钱币中的重要作用,也被邀请参加。李氏夫妇对市领导的款待和重视非常高兴,当即表示要逐年分批捐献。家父在宴会上也受到市领导的关心,当家父提出欲编写钱币专著时,当即获得市领导的支持,并安排时间让我父亲半天上班、半天著书,使家父终于在1963年开始撰写《太平天国钱币》(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家父遭到批斗,所谓“罪状”中的第一顶“帽子”就是受上海黑市委包庇、重用的反动学术权威)。  自1963年李氏夫妇首次捐献后,1964年、1965年,他们又分批向上海博物馆捐献中国历代金银币、铜元、古钱、纸币、元宝,以及外国金银币、奖牌等,总数量达到万件。内中古钱有:明万历通宝大镇库钱,咸丰元宝宝泉当三百大钱,太平天国大镇库钱,仅清朝历代雕母钱就有80多种;铜元有: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大清铜币淮字二十文,江西辛亥大汉当十铜元,哈尔滨军舰壹分币、袁世凯十文铜元银样等;纸币有:户部官票咸丰三年壹两、叁两、伍两、拾两手书面值票,台南官银票光绪二十一年伍伯文,营口大清银行光绪三十四年一百角直票,湖北官钱局光绪三十年双头像拾两票,围场官银号光绪年号伍拾枚票,永七官银号光绪三十二年壹元票以及汉代马蹄金等等。其珍罕币钞之多,真是不可胜数。台湾泉友,仅根据上海博物馆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钱币·清代民国机制币》一书中载明李伟先所捐献的金币、银币、铜元、镍币等机制币,估计值1亿人民币之巨。但若加上尚未披露和未载名的纸币、古钱、元宝、外国金银币,以及捐献给故乡广东省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的钱币,其价值远远不止1亿之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伟先家也遭到了不幸,其家被抄家达十多次,并被扫地出门至青海路一条小弄内,老式石库门房子里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间。李氏夫人因抄家批斗受惊吓而突发心脏病去世。虽然家父当时也处在被批斗的逆境之中,但还是念念不忘这位老友、同好。曾记得,1967年夏天,家父带我前往李先生迁住的小屋,李先生手持蒲扇躺在床上,连连咳嗽、喘气。当看到身体十分虚弱、处境非常悲惨的李先生时,家父心中十分难过,感叹万分。李先生当时向家父商借100元,家父当即表示尽量设法。数日后,家父母想尽办法凑足80元送去(实际上当时家父月薪也早已减为70余元)。后来,家父也曾多次前往李先生住处看望李先生。1972年9月17日,李伟先先生终因肺气肿导致心力衰竭而辞世。如果爱国人士李先生能活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他老人家的心情该是多么地舒畅。他当年收藏的珍贵钱币已在上海博物馆公开陈列展览,他为弘扬祖国货币文化发挥了巨大贡献,人们将永远感激他。  我父亲与李伟先对钱币有共同的爱好,他们相识结交二十余年,我们从他俩的“泉学”、“泉谊”、“泉德”等各方面,可领悟到不少有益的东西。  去年,上海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海上收藏世家》,可惜将李伟先这样一位钱币收藏大家遗漏了。另外,如《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纸币》等图籍,对李伟先先生捐献的有一些珍罕纸币未能收录、披露,亦属憾事。  李伟先先生离世已三十余年,但他一生勤俭节约、钟爱钱币收藏和热爱祖国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8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6:00

    钱币收藏四准则
      明清钱币不易掉价
      朱卓鹏说,高年份钱币不要买,越古的珍贵钱币风险越大。因为其出土的可能性大。像战国时期的垣子钱,十几年前四五百元/枚,后来出土量增大,现在只值100多元/枚。南北朝永光钱,以前1万多/枚,近几年又发现不少,价格起码打对折。
      清代钱币,不入土、深埋少,传世较多,价值较高。清代后期光绪年间出现的铜元、银元,近现代银币,都是不错的选择。像“袁大头”,行内人购买价约在60元/枚。朱卓鹏建议,有闲散资金的人,可成批买。
      纸币收藏重成色
      如果选择收藏纸币,除上面所说的大纲性、孤品之外,朱卓鹏认为,纸币的成色很重要,挺版的比较好。
      收藏全新老纸币(包括前几年退出流通的旧版人民币),不会低于其面值;但如果是全民收藏的,就没有太大意义。
      假钱币重欣赏
      朱卓鹏认为,仅仅是为把玩、欣赏,买仿真的,也未尝不可。他建议,像买青铜钱币,一是要看其配料是否在行,是不是纯青铜;是青铜的,不能是化学原料;原铜也可以,黄铜次之。其次,看其造型设计是否好、传神、艺术价值高,艺术价值不高也不能买。
      钱币种类
      收藏与投资的钱币,是指非流通中的钱币和流通纪念币,主要分5大类:
      1.古钱:有刀、布、方币等;
      2.金银币,中国从战国时期就有;
      3.纸币:从宋朝时就有,交子,会子(会子目前没有实物);
      4.铜元(板):没方孔,从清代开始有;
      5.流通纪念币:以纪念某一特定人物或事件而发行的钱币,一般为限量发行。
      钱币大师马定祥开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币收藏市场逐渐萎缩。马定祥开了一间新龙古玩店,位于今天的上海四川路口,顾客寥寥无几。像民国时期的袁世凯、段祺瑞等“七大军阀”的纪念币一套,仅售50元人民币。旁边钟表店的一种英纳格手表,141元/个,生意却很好。“现在这套钱币价值五六万元,能买两个劳力士手表。”马传德说。
      钱币选购渠道
      通过熟人、朋友,找国内的钱币收藏家,个别、私下交流、交易。 不过钱有真假,专家也有真假。有很多专家受利益驱动,不讲真话,或水平不够。最好和专家签订契约,相互制约,错了,专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样可提升购买到珍品的几率。
      最好的途径是拍卖会。 马传德指出,正规的拍卖公司,尤其是大牌拍卖公司,一般不会“售假”;目前钱币高档拍品集中在嘉德。在拍卖会上,还要看是谁拿出来的钱币拍品,名家东西,珍品的可能性更大。
      钱币交易市场、地摊。 在上海大木桥路88号云州商厦,北京地坛、报国寺等处,都有钱币交易市场;还有各种散见于各城市各处的地摊钱币交易市场。这类市场假货居多。朱卓鹏指出,不能听故事买东西。不是行家,最好不要单独去。
    ,有闲散资金的人,可成批买。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5-05-21
    179楼 发表于2006-08-19 18:56:0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钱币,则是中华文化的一株奇葩,自商周以来,历时数千年,钱币品种繁多,透过对钱币的收藏、研究,可以探视一个国家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面貌,尤其对货币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冶金铸造史、书体书法史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名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货币是一种结晶,是在交换过程中因必要而形成的一种结晶。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货币,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人们只能免强维持生命,那时还未有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必需之外,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了交换的需求。商品交换一开始是以物易物的,也就是对较交换。后来人们从无数次的交换经验中认识到,先把自己手中的商品换成一种比较容易被别人接受的商品,交换就容易成功。于是,从商品中分离出一种一切商品都可以同它相交换的商品,这种商品称之为一般等价物。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就是货币。也就是讲,建立一个独立的价值形态,最终使某种商品从一般商品中分化出来而变成了货币。我国早期的一般等价物有贝、玉、刀、铲、纺轮、帛等,而我国最早的货币就是“贝”了,以后有布币、刀币、环钱、蚁鼻钱、郢爰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也统一了币制,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铜钱为下币、单位为半两,至始,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钱币在中国流行了二千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中国钱币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它发端于南朝梁代,形成于两宋之际,成熟于清末民初,它是旧金石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开拓了一条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向、综合性的钱币研究新路子。   钱币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各种金属货币,还包括各种充当过价值载体的贝、龟、骨、石、玉、皮、布、绢及各种形态的纸币;不仅包括起过流通作用的各种货币,还包括没有流通、但具有货币形态的各种压胜钱、纪念币、冥币等;不仅包括退出流通领域的各种历史货币,还包括现行流通中的货币;不仅包括中国历代货币,还包括世界各国货币;不仅包括各种货币本身,还包括与货币铸造、发行、流通有关的历代钱监、范母、铸造工艺、信用机构、货币政策、理论等;不仅包括货币的各方面,还应包括历代研究货币的人物及其著述、文献等。总之,只要是与钱币相关的事物、人物和理论都可以作为新钱币学研究的范畴。新钱币学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中国钱币的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钱币实物研究为基础,以货币史研究为主体,融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科技、民俗、地理、文字、美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开展综合研究,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弘扬祖国的货币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钱币的分类,从地域上来讲,可分为中国钱币和外国钱币,从工艺、材质上可分为钞票和硬币。钞票也可分为纸币、塑料币、布币等,硬币可分为金、银、铜、镍、铁、铝、铅、锡、竹、陶等。   现在搞收藏研究的,一般分为中国钱币或外国钱币,而中国的纸币,又分为钞票、债券、股票、地方票、钱庄票、区币、抗币、民国币、人民币等,而硬币又分为古代币、近现代币。也就是说贝、刀、布币、方孔钱等,机铸币的铜元、金银币、纪念币、流通币等。   中山的钱币收藏研究,向来是一个空白点。1992年由十位钱币收藏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一个民间钱币组织“乐泉会社”,1996年经市民政局批准,在乐泉会社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市收藏协会,从1992年算起,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这期间,每月一次的集会,风雨不改,从不间断。   1990年12月18日,市供水总公司举办了一次集邮、钱币、日历卡、粮票等品种的展览,这次钱币展,也许是中山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钱币展览。以后,船运局也举办了一次,集邮、盆景、钱币、书法、字画等内容的展览。1991年4月份,林树春在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的钱币展览。199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市收藏协会举办一次专题展览,展品中就有孙中山先生头像的纸币、硬币、债券、大铜章等。   1998年10月1日—5日,市收藏协会在博物馆举办世界货币展览,展品有中国古钱、早期银币、商业银行纸币、民国纸币、区币、抗币、1—4版人民币、港澳台纸币、硬币,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硬币、纸币等。其中外国硬币88版、718枚,外国纸币133版、1040枚。中国硬币222版、1589枚,中国纸币88版、576枚。   近年来,乐泉会社、收藏协会共发表关于钱币方面的文章有45篇,刊登在国、省市的刊物、报刊及协会的内部刊物上。   中山向来是一个商贸城市。解放前,商贸活动活跃,对外交往频繁,经商买卖盛行,而且中山是一个侨乡,钱银商号、兑换典当、官办银行、民办银行、侨汇金山庄、银号店、凭单等,这些问题,以前只有少数的几篇文章介绍,大多数还是一个空白点,有待今后探讨、研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山的金融制度、金融改革、金融信贷、信用卡、代金券、购物券、优惠卡、贵宾卡、储值卡、电子银包等,这些项目与内容,都有待整理、研究。   中山市钱币学会的成立,为中山的钱币收藏、钱币研究、钱币鉴赏,提供了一个园地。同时,也标志着中山在钱币鉴藏与研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为弘扬祖国的货币文化和中山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4151617181920212223下一页... 63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