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16 转到
    查看 35454 | 回复 151

    [讨论] 关于二三次母概念的个人认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诚心
    四级发帖
    好评
    16
    差评
    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05
    最后登录
    2025-09-10
    50楼 发表于2013-11-29 08:43:15

    听课,学习.

    离线 张涛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25-09-27
    51楼 发表于2013-11-29 09:04:30

    回 古魂 的帖子

    古魂:1、目前所见宽永铁母和铜母,都是精修穿的标准母。子钱穿也干净,但是母子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未见所谓二次三次母。
    2、清乾隆开始的母,都是雕母直翻,修穿修边成为实用母,母翻子。未见子修成母用的,只见母使用一段时间后,将边磨窄或穿修大,继续做母使用,目的是为了偷工减料 .. (2013-11-28 23:58) 

    非常赞同古魂兄的见解!
    其实宋铜母和清铜母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应该是翻砂铸造工艺的传承。目前据手头实物看:1,北宋铜母9成以上不修字,多数地张也不修。2,未见属于子钱修穿做母的。
    随手拿子钱修穿做母其实是想当然。使用母钱翻砂的工人是接触不到子钱的,能接触到子钱的工人应该是最后一道工序的打磨者,而他们应该没有权利进入翻砂间的,甚至没有权利随便出入自己的工作间。

    离线 张涛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25-09-27
    52楼 发表于2013-11-29 09:09:13

    之所以我们现在还可以认出几年前修穿的假宋母就是因为母钱和子钱是有很多不同的,即便再精美后修穿再好再逼真子钱还是子钱。

    离线 觉主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22
    最后登录
    2023-04-22
    53楼 发表于2013-11-29 09:40:26

    好帖

    离线 汴梁人家
    二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54楼 发表于2013-11-29 09:47:47

    回 张涛 的帖子

    张涛:非常赞同古魂兄的见解!
    其实宋铜母和清铜母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应该是翻砂铸造工艺的传承。目前据手头实物看:1,北宋铜母9成以上不修字,多数地张也不修。2,未见属于子钱修穿做母的。
    随手拿子钱修穿做母其实是想当然。使用母钱翻砂的工人是接触不到子钱的,能接触到子钱的工人 .. (2013-11-29 09:04) 

    张兄,崇宁重宝里面同版(文字完全相同)直径有37的,也有35的,还有33的,这怎么解释?难道是用三种直径不同的母钱翻铸出来的吗?

    离线 kaiyunzai
    四级发帖
    好评
    10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3-29
    最后登录
    2025-09-26
    55楼 发表于2013-11-29 09:48:45

    回 张涛 的帖子

    张涛:非常赞同古魂兄的见解!
    其实宋铜母和清铜母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应该是翻砂铸造工艺的传承。目前据手头实物看:1,北宋铜母9成以上不修字,多数地张也不修。2,未见属于子钱修穿做母的。
    随手拿子钱修穿做母其实是想当然。使用母钱翻砂的工人是接触不到子钱的,能接触到子钱的工人 .. (2013-11-29 09:04) 

    严格的流水线管理。。

    离线 东京钱丞
    荣誉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5-09-19
    56楼 发表于2013-11-29 10:45:09

    完全赞同古魂兄弟对清母的总结论述。看来我还得学习,误把俩假清钱当真了,呵呵。

    离线 剑泉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28
    最后登录
    2024-11-11
    57楼 发表于2013-11-29 11:34:06

    举个例子,比如宽丁寄郭,和宽丁寄郭中字,后者的母钱肯定小于前者的母钱,同时可能小于前者的普通行用钱(早期),从这种情况也可以推论,宽丁寄郭中字的母钱就是宽丁寄郭修后所得。就目前我见过的这2个版的情况也基本能印证这种推断。
    也正因为如此,我也觉得宋母中所谓的二三次母的意义不大,因为它们本就是子钱修出来的。

    身份证已确认:姚强 浙江省绍兴市

    离线 东京钱丞
    荣誉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5-09-19
    58楼 发表于2013-11-29 11:51:00

    回 张涛 的帖子

    张涛:非常赞同古魂兄的见解!
    其实宋铜母和清铜母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应该是翻砂铸造工艺的传承。目前据手头实物看:1,北宋铜母9成以上不修字,多数地张也不修。2,未见属于子钱修穿做母的。
    随手拿子钱修穿做母其实是想当然。使用母钱翻砂的工人是接触不到子钱的,能接触到子钱的工人 .. (2013-11-29 09:04) 

    1,北宋铜母9成以上不修字,多数地张也不修。2,未见属于子钱修穿做母的。
    随手拿子钱修穿做母其实是想当然。使用母钱翻砂的工人是接触不到子钱的,能接触到子钱的工人应该是最后一道工序的打磨者,而他们应该没有权利进入翻砂间的,甚至没有权利随便出入自己的工作间。
    涛弟的三点论述,精准的表达了我言语没表达清晰的意思,特别是之所以我们现在还可以认出几年前修穿的假宋母就是因为母钱和子钱是有很多不同的,即便再精美后修穿再好再逼真子钱还是子钱。观点一致。 母即母,子即子,二者泾渭分明。

    离线 于可凡
    三级发帖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6-04
    最后登录
    2023-02-04
    59楼 发表于2013-11-29 11:52:44

    回 剑泉 的帖子

    剑泉:综合大中小样,和固定加刀版(且加刀的多较原版小)的存在。
    以及修子钱与重新做母钱比较,从经济和技术角度上来讲更加节省更加方便。
    个人认为子钱修整后做母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 (2013-11-28 15:30) 

    从成本和生产效率上来说,应该是这样。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16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