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3
主题
1143
帖子
1189
积分
xyany:本人玩点铁钱和开元,宋铜钱玩的少,我就拿开元来说说我的观点: 一、宽永跟清钱年代相近,工艺也类似。 二、宋钱跟唐钱是有继承关系的。 三、唐钱里,是存在二次三次母钱的现象的,虽然不能明确哪个是一次母,哪个是二次三次母,但有证据来证明它们是确实存在的。 四、开元的二次 .. (2013-11-29 16:11)
我赞成熊兄的观点,从崇宁重宝大量出现的同版大、中、小样的情况来看,子钱被当作母钱使用的推测完全是合理且能说明实际问题的。 而且从大量的实物可以看出,同一版别的小样普遍铸造精致程度(如字口、穿口、背郭等)都要比大样差,小样铸造之所以比大样差,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工匠随意使用子钱做母钱再翻铸子钱,这也符合大家常说的“同版大样是早期铸造,小样是后期铸造”。
827
45263
4.7万
端正听课,谢谢各位老师
身份证已确认:张晓华 浙江省金华市
17
3630
3670
北宋钱明显有两种 前者就一种小版,后者文字飘忽不定 前者换版就变文字,后者可能换年号文字还有复用 前者钱郭文字一样平,后者可能做过磨平,可能是隐起文,可能郭高于文,可能文高于郭,可能纵横笔画相叠 前者修版是刚性的加减法,后者修版是塑性的 前者精美程度取决于铸量,后者没有特别精美的,也没特别次的 一种是可能是母钱翻铸,一种是印模、塑模、加盖出钱文翻铸。 要讨论 二 三 四 次母的时候 应该区别对待
88
4488
4664
zwart:北宋钱明显有两种 前者就一种小版,后者文字飘忽不定 前者换版就变文字,后者可能换年号文字还有复用 前者钱郭文字一样平,后者可能做过磨平,可能是隐起文,可能郭高于文,可能文高于郭,可能纵横笔画相叠 ....... (2013-11-29 19:45)
塑模是啥材质?
兰朋昌: 塑模是啥材质?
是在一篇关于庆元折三样钱的文字中提到的用软介质在钱型上塑造钱文的方法,可以作为南宋钱文的一种假设方法,个人认为是铅锡 另外说几句,宋代几个大钱监,比如江州广宁监和鄂州宝泉监所处的位置,自古就是铜器尤其是铜镜的铸造中心,宋代在此地开设钱监,可能有很多铜镜铸造技术被引进铸钱 不同铜镜中的复用部分
877
10003
1.2万
学习,好贴
2017-11-23 转正
57
550
664
学习。。。。。。。
524
6782
7953
古魂: 雕母翻母与母翻子工艺不同。 子的工艺决定了它不能再翻子。 直接拿雕母翻母,远比修子钱来得省工。而且把子钱字囗修成母,需要专业雕工,不符合实际操作需求。从发现实物看,真的小母都没有修文字的现象。所见修字的,都是现代子钱加刀冒充母的。
陈兄此论并不严谨,清代铜钱中,雕母翻母和母钱翻子,工艺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工艺流程中细节上的差异。 铁钱铸造又是另外一套体系,铁母中,就有加刀之工艺。
清钱的铸造工艺多种多样,仅以中央铸钱为例。 实际来说,确实有用母钱加刀成雕母在进行翻砂的,但子钱加刀成母钱,对铸造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雕母与母钱差着一个铸造级别,但是这一个级别的差异,对最后所铸造子钱的数量来说,差别非常之大。 子钱改成母钱,最多铸造多少子钱?但是母钱改成祖钱,可以翻几百枚母钱,这个铸造量有多大? 所以,清钱所谓二三次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不节省成本,也不省时省工。
顺治康熙钱中,至今没有发现公认的铜质母钱,且很多所谓的版式中,都存在“同祖”现象。明钱中,这种情况尤其常见。 这说明,这类子钱的上级铸造级别,至少在母钱这一级,是软质金属,如铅、锡。 这类材料易于修整,同一祖钱,若干母钱,母钱又都进行修整,所以造成了子钱中很多大体相同却又有细微差异的版式。 软质母钱的应用,至少在南宋时,就已经发现过了锡质铁母。晚至光绪时,仍有大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