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人在想当然的以为货币发行的管理如何严格或科学,其实是另一种天马行空想当然:中国历代法律制度政治氛围不尽相同,对货币制作的控制和管理也不尽相同,至少我们知道,在清代,实行何种货币制度是皇帝需要操心的,而铸钱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说皇帝,连主管的高官——户部尚书都不参与。只是在钱样阶段由钱法堂侍郎审定合格即继续走程序铸钱。大家也都知道:当时的官员可以拿母钱送人,也可以批量的带回家。所谓用制度惩治、追问罪责、甚至有说杀头的,不知道是哪里的概念,有依据吗?社会进步一方面是工具的进步,一方面是工作方法是改进,也有管理水平的不断升级。要说历代的货币制作发行应当是越来越严谨,管理越来越科学,制度越来越严格,清代应当比宋代更规范严格一些。如果管理水平更高些的清代皇帝不具体操心铸钱,是否早几百年的宋代皇帝就更是不必事必躬亲了,这不要天马行空也可以想象的到。告诉你们: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到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发行管理就有空白,有漏洞,甚至没有相关制度。解放战争中最早发行人民币时,第一枚(张)人民币就被某解放区银行发行科长S某私自换取;第四套人民币各种面值的零一号银行没有存底,发行到哪里也不知道,没有资料。第四套各种样票曾经在总行印制局无工作人员且未上锁的办公室内睡大觉,而当时办公室内有个来办事的外人在看资料,而且这个人进办公室无人知道,当时也没有安装实体保护装置;我还知道有人就曾经得到过钞票的印制油墨。在近代和现代的货币发行机构尚且这样,何伦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