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05
主题
1121
帖子
1331
积分
15
3435
3465
咱两真的说的是两个东西,你一直在说古人钱局工匠的加刀,到后面你扯到宋母上了。 我说的是今人为了利益更好的卖出去,把钱币用刀加以清理,由于自身水平的问题导致钱币字体或者更美观或者更粗鄙。 算了,你字多你有理。
身份已验证:陈裕波 福建连江
5
537
547
素手锋芒: 陈cyb26374832: 咱两真的说的是两个东西,你一直在说古人钱局工匠的加刀,到后面你扯到宋母上了。 我说的是今人为了利益更好的卖出去,把钱币用刀加以清理,由于自身水平的问题导致钱币字体或者更美观或者更粗鄙。 算了,你字多你有理。 并没有泉友,咱俩说的就是一个,今人加刀。今人钱币加刀,恢复钱币初始状态或者埋藏状态,这个是提升钱币价值的不二法宝,只要没认为改变钱币性质,没有破坏钱币底锈状态,本就无可厚非啊。 回到我那枚寄郭上,你认为是加刀了,但我说的是,钱币加刀,要有刀可下,有篆可改。那枚铸币浮锈,土沁,底色,三原俱在,他加的是什么刀啊?刀又加在哪了呢? 如果说卖家加刀,只是去了浮土,净了砂,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啊,这和大家说的加刀也并不是一个概念吧。因为没有改变钱币本来状态和性质,让一枚78分的币变成了85分的币,这应该是好事吧。 就好像手搓汗拓五六年的清当千出了鳝鱼黄或者秋枣红又或黄亮黑,这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 我那枚寄郭如果泉友评断,或者您的朋友评断,他不是大字的话,那么我们依据我上面总结的崇示,宁冠宁丁,通尾,甬头,用直,宝足等特征帮它起个名吧~~我那枚寄郭虽然满绣,但是钱文清晰,特征明显,笔划深俊,铸制精良,且精修痕迹明显,应该不存在所谓的铸造差异和难以辨识问题。 这币在2年前曾在我的这个小圈子里引起过一阵子讨论,要说它与大字是否有区别,其实在甬和宝足上是存在的,但是它肯定不是狭字寄郭本体,因为抛开版别特点,那枚币四字明显较本体和大字更叫宽扁,这是最直接的差异,当时部分泉友给出中字的版别名称,虽然新颖,但也相对靠谱。 感谢泉友回复,期待早为这枚异类定性取名。
素手兄对版别的敏感度远超旁人,在下自愧不如。寄郭一版我都一脸懵逼!
33
1237
1303
实在看不下去了,也想回复一下。寄郭大字,字虽大,但也在毫厘之间,单看一枚,很难有准确的判断;从个别笔画上细扣,也容易误入歧途。其实与寄郭本体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四个字与外缘的距离都变小了,导致寄郭都不那么明显了。尤其宝字和通字,对比一看,区别明显。所以楼上这张图里,明显只有一枚是寄郭大字,甚至只看宝字(宝盖或王字的最左边都可以)和外缘的距离,就可以一眼识别,无需多言。
1480
1510
崇宁是宋钱纳米版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