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1 转到
    查看 14864 | 回复 109

    求教:青铜刀上的文字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0楼 发表于2004-09-09 18:46:00

    第四部分
    呼沦贝尔盟达赉诺儿鲜卑墓考古发现两块煤精石饰牌,年代下限为东汉时期。在饰牌上发现有刻划符号。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P369页,呼沦贝尔盟达赉诺儿鲜卑墓群1986年考古发现报告(内蒙古考古所)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1楼 发表于2004-09-09 18:49:00

    呼沦贝尔盟达赉诺儿鲜卑墓煤精石饰牌


    待叙
    200499104814757.jpg
    200499104834453.jpg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2楼 发表于2004-09-09 19:05:00

    解开玄石上的谜
           ——鲜卑民族文字符号初探
    内蒙古文物考古论文集(第一辑)呼盟扎赉诺尔鲜卑墓葬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内蒙考古所),第369页介绍了鲜卑墓葬中出土了二块煤精石饰牌,在饰牌上发现有刻划的文字符号(图一),关于文字符号,考古材料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关于煤精石上的文字符号,发表几点个人想法。
    分析:
    1)根据考古材料鲜卑墓葬的年代下限为东汉时期。

    2)呼盟扎赉诺尔鲜卑墓发现有刻划的文字符号如下:

    3)煤精石上的文字符号,与辽西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中发现的骨刻符号有相似或者说相同之处,如下:


    4)煤精石上的符号有几个与骨刻符号相同,骨刻符号与战国时期的刀币背文也有几个相同符号发现,如下:



    待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9 11:12:04编辑过]20049911259503.jpg
    2004991132788.jpg
    20049911348141.jpg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3楼 发表于2004-09-09 19:08:00

    5)夏家店上层文化骨刻符号,鲜卑墓饰牌符号,战国刀币背文,发现相同符号,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中国的北方,有一种失传的古代民族文字符号,被人们认识和领悟。按文化谱系划分,应该归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按族系划分,应归为东胡族。
    6)史料中介绍鲜卑族和乌桓族是东胡族败走鲜卑山和乌桓山的二支余部。居鲜卑山的一支,史称鲜卑,居乌桓山的一支,史称乌桓或乌丸。
    7)鲜卑和乌桓乃东胡余部,尽管他们在政治上失败,但是生活和生产两方面还是继承和保留了其祖先的遗迹,语言和文字必定也是东胡族遗迹之一。
    8)《魏书•序记》载鲜卑“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徒,射猎为业,淳朴为给,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记录焉。”这里说鲜卑“刻木纪契”与东胡族的“刻木为信”是同一个说法。
    9)根据考古材料:“鲜卑没有文字(东胡就更没有文字了),千百年来已成定论。这组文字的发现,不能不说对此论点提出了挑战,当然,我们还不能肯定这组文字就是鲜卑文字,但至少说明在鲜卑族团中,有些人曾经使用或借用过某种文字。”考古发现鲜卑有文字符号,载体是煤精石;其祖先东胡也发现有文字符号,其载体为骨片。在这些不同载体上发现的相同文字符号,说明了东胡有文字符号使用,鲜卑有文字符号,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相同的文字符号。
    10)如果此立论不错的话,那么东胡族、鲜卑族(现在还缺乌桓族材料),在使用一种相同的文字符号,能否暂定为东胡民族文字符号,待考。如果乌桓这块再有材料发现,那么就更证明了乌桓、鲜卑的族源为东胡,与史料记载也相符。
    11)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族属问题,河北省考古所倾向于山戎说,历史所倾向于孤竹说,内蒙古考古所倾向于东胡说,史料记载是“燕北有东胡,天之骄子”一说。从目前掌握的材料分析,鲜卑、东胡使用相同的一种文字符号,如何来释读这些文字符号,尚待时日。
    12)“燕北有东胡,天之骄子”—东胡族,居住在古燕国的北部,古燕国和东胡族就必然会有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接触。如果刀币背文或者东胡族骨刻符号能被正确释读,那么将为这种失传已久的文字提供有力的互证材料。待叙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4楼 发表于2004-09-09 19:18:00

    第五部分:
    再看几个骨刻符号

    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的象牙笄及刻字符号

    1991年5月,笔者在赤峰市文化市场见到在松山区大庙出乡土的古笄一套,共计5件,材质象牙。其中鱼形1件、鸟形2件、蛙形1件、刀形1件。在刀形笄的一面,发现刻划文字符号一组20余个。刻划符号由刀柄开始,其顺序为由上及下,由右及左。该文字符号可能属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使用的一种早期文字符号。它对于研究和探讨以“刻木为信”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又增加了新的佐证材料。文字符号的释读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同年八月,笔者亲自走访了骨笄的出土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该骨笄在1991年春季植树造林期间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磨制的石器、夹砂红陶器、海贝等物。这套古笄经当地文博部门专家鉴定,确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早期物品。年代距今约3000余年。尤其是骨刀形器上的刻划符号,在赤峰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夏家店文化的族属、人种,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介绍如下:

    鱼形笄,1件,圆雕锥状,全长150、直径5毫米,重14克。在鱼的背部有长50、宽6毫米的网格纹。形状为张嘴瞪目,眼部位为孔,孔为对钻式,孔径2毫米。

    鸟形笄,2件,1件圆雕片状,全长170、宽11、厚4毫米,重5.7克。鸟形器头部特点为尖啄、高冠、大眼,凤的形象;另l件圆雕片状,全长130、宽5、厚4毫米,重3.6克。头部为尖啄、大眼、无冠,凰的形象。

    蛙形笄,1件,平雕片状。长125、宽14、厚3毫米,重3.5克。

    刀形笄,1件,平雕片状,长144、宽17、厚5毫米,重10.2克。刀的形状长柄环首。刀上刻的文字符号已漫患不清。

    在刻划符号中,有一个符号(?)与赤峰大南沟52号墓出土的陶罐上面符号(?)相似。大南沟52号墓为小河沿文化,距今约4500年,而夏家店文化晚于小河沿文化,可见这种文字符号有小河沿文化的遗风。

    这套象牙笄及刻字符号的发现,为研究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头饰及民族文字,增添了新的资料。

    (本文转载于2001年第3期《北方文物》总第67期)
    待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9 11:19:07编辑过]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5楼 发表于2004-09-09 19:22:00

    鱼形笄,1件,圆雕锥状,全长150、直径5毫米,重14克。在鱼的背部有长50、宽6毫米的网格纹。形状为张嘴瞪目,眼部位为孔,孔为对钻式,孔径2毫米。

    200499112235476.jpg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6楼 发表于2004-09-09 19:24:00

    鸟形笄,2件,1件圆雕片状,全长170、宽11、厚4毫米,重5.7克。鸟形器头部特点为尖啄、高冠、大眼,凤的形象.

    200499112436290.jpg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7楼 发表于2004-09-09 19:26:00

    另l件圆雕片状,全长130、宽5、厚4毫米,重3.6克。头部为尖啄、大眼、无冠,凰的形象。

    20049911255254.jpg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8楼 发表于2004-09-09 19:27:00

    蛙形笄,1件,平雕片状。长125、宽14、厚3毫米,重3.5克。

    200499112716990.jpg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9楼 发表于2004-09-09 19:28:00

    刀形笄,1件,平雕片状,长144、宽17、厚5毫米,重10.2克。刀的形状长柄环首。刀上刻的文字符号已漫患不清。



    这几枚骨笄的拓片是天津历史博物馆韩嘉谷馆长,特意请馆里专做甲骨拓片的老师傅所拓,借此机会对老师傅和韩嘉谷先生一并表示感谢!
    待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9 11:36:27编辑过]20049911281777.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