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2 转到
    查看 11243 | 回复 113

    [讨论] 鉴定高古玉关键的几个问题。。。。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喜欢泉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2-14
    最后登录
    2023-07-17
    30楼 发表于2015-03-06 03:50:06

    既谈观点要上口,喜闻乐见学在心。高古玉品逢盛世,价格不高正逢春。机不可失

    违规记录:大量发布伪品信息,警告无效取消实习会员资格。
    http://bbs.chcoin.com/show-7256764-1.html

    离线 喜欢泉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2-14
    最后登录
    2023-07-17
    31楼 发表于2015-03-06 03:53:29

    虫柱天然仙人同,自然结晶硬在心。新仿反之

    违规记录:大量发布伪品信息,警告无效取消实习会员资格。
    http://bbs.chcoin.com/show-7256764-1.html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2楼 发表于2015-03-06 07:23:42
    喜欢泉:
    经之营之,喜之美之…

    这些不是泉兄的藏品吧?看上去不是很有神韵啊。我眼拙,还需要不断学习。有土咬和结晶吗?发几个放大照片学习学习。谢谢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3楼 发表于2015-03-06 09:20:38

    利用红外等高科技手段来鉴定古玉的次生变化
    张如柏   张玉玉   常嗣和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研究室    成都610059)
    摘要   古玉的次生(secondary)变化,是指古玉埋藏在地下数千年之后,由于埋藏条件时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地下水的化学成份、PH值、水的充足量等)变化引起古玉的矿物成份发生化学的、物理的作用,使原先的古玉由于这种作用而导致古玉的矿物成份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保持原来的矿物成份或者形成另一种次生矿物。
           古玉的次生变化是指秦以前的古玉,包括齐家文化的古玉器、红山文化古玉器、三星堆古玉器。对古玉器进行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的白化作用结果是,原先的透闪石经地下水长期浸泡作用,最后转变为次生蛇纹石(即利蛇纹石)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了由透闪石转化成利蛇纹石是个渐变的过程。这一发现证实了古玉的次生变化与地下水的PH值、浸泡时间、水量的充足有密切关系。
    由以上不同地区(沙漠、半干旱地区与地下水充沛的地区)古玉的次生变化可以看出,对古玉次生变化可以初步推断埋藏的地球化学条件不同,有的只发生褪色作用而不发生化学反应,有的不但发生褪色作用(白化),而且矿物成份不同了(即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学科参与文物的鉴定对提高我们文物鉴定水平无疑是有帮助的,可使我们文物鉴定工作走上正轨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4楼 发表于2015-03-06 09:47:21

    这是两张长期地下环境造成的:二次包浆,已经使原始包浆发生变化,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可以剥落的皮壳。这是明清玉器所没有的。



    — 此帖于 2015-03-06 09:48:25 被 自在翁 编辑过 —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5楼 发表于2015-03-06 09:50:18

    这是高古玉所独有的,在明清玉器上不可能看到。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6楼 发表于2015-03-06 09:56:26

    鄙人认为:这皮壳的产生,是玉器加工时,玉石表层受到切割、磨制、抛光等外力的作用,表层结晶受到震动和破坏。这些微小的破坏,在长时间的外部环境的侵润下,逐步显现形成的。

    — 此帖于 2015-03-06 09:57:24 被 自在翁 编辑过 —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7楼 发表于2015-03-06 10:43:08

    这一件也有明显的可剥离的皮壳。。可以看出:这一个是生坑,上面两个是熟坑。






    — 此帖于 2015-03-06 10:44:47 被 自在翁 编辑过 —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8楼 发表于2015-03-06 20:11:46

    这种皮壳只发生在加工后的玉石上。自然界的玉石没有这个现象。如:和田玉籽儿。经过了亿万年,也没有这种皮壳。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离线 自在翁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11
    最后登录
    2024-06-26
    39楼 发表于2015-03-07 11:44:21

    下面发几个,各种类型的作伪。供大家讨论。





    身份证已确认:刘五零 北京市朝阳区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