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00
主题
4025
帖子
4625
积分
好活动
2015-08-20 转正 11-09~8-20 中初级信誉(2015-11-23提升)60/83 信誉好(2016-11-4提升)80/111 园地商城店铺:http://shop.chcoin.com/217519
84
1022
1190
[justify][ltr]【赛宝】南宋同安监铁钱“纯熙元宝”[/ltr][/justify] [justify][ltr]公元1174年南宋孝宗改元纯熙,六天后又改为淳熙。“纯熙元宝”仅舒州同安监铸造,传世极少![/ltr][/justify] [justify][ltr]数据:25*1.9[/ltr][/justify] [justify][ltr]宝贝自嘲诗:人是金银我是铁,村妇羞见皇宫客,不揣卑微图一乐,洗尽奢华还本色![/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我老家安徽安庆,南宋时属淮南路舒州府管辖。舒州有两个铸钱局(监)-----舒州同安监和舒州宿松监,专铸铁钱。上世纪末,安庆钱币学会成立之始,学会多方寻找监址和钱币实物,所憾鲜有大的发现。[/ltr][/justify] [justify][ltr]15年前,我因承蒙国企改革,可以无收入地休息,后来到南京打工,七去高邮,认识了高邮铁钱-----原来产自老家的铁钱竟然在异地创造了出土的辉煌。[/ltr][/justify] [justify][ltr]初步归纳高邮铁钱有四大优势:[/ltr][/justify] [justify][ltr]1、高邮坑铁钱锈蚀很轻,个体保存完好。安庆地质多为酸性红黄土,偶有铁钱出土都锈蚀严重(见图一)[/ltr] [/justify] [justify][ltr]高邮铁钱不知何故锈蚀都不严重,同样是大观,高邮出土的就靓丽多了:[/ltr] [/justify] [justify][ltr]二、高邮坑铁钱字口多数清晰俊美:高邮为古驿站,又是当时宋金对抗的前沿,老家铸造的铁钱可能未经流通就转运到了高邮,因故长眠地下下。(下图为舒州同安监庆元小平同七预铸钱)[/ltr][/justify] [justify][ltr])[/ltr] [/justify] [justify][ltr]下图为舒州宿松监右下双松钱:[/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字口都很清晰。[/ltr][/justify] [justify][ltr]3、高邮坑铁钱常现特有的铁兰包浆。铜钱多见孔雀兰,高邮铁钱竟然也有孔雀兰包浆:[/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虽不及铜钱孔雀兰艳丽,铁钱蓝锈可能是高邮坑特有现象吧![/ltr][/justify] [justify][ltr]四、高邮坑铁钱品种齐全。[/ltr][/justify] [justify][ltr]高邮铁钱的出土如同打开了铁钱的宝库,见谱的和出谱的南宋铁钱品种洋洋大观,让人目不暇接。例如:宿松监只存在了十年,史载,淳熙十年宿松监并入同安监。但高邮铁钱中竟然发现淳熙背松十一,折二钱和小平钱。特别是松十一小平钱存世极少,为研究宿松监和同安监“一州两监”的分合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下图为淳熙小平松十一)。[/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还有,背“松”字带星月的铁钱,上星、下星,左月、右月,月润星、星月同辉。。。。。。。品种多的让人目不暇接。[/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这枚钱让人产生联想:据说,宿松地名是因为唐朝大诗人李白醉酒忘归,夜宿松林而得名。此钱产自宿松,外圆为天,内方为地,小小天地之间:下面是松林、上面一弯玄月,俨然一副松林夜游图啊!卫国不才也禁不住大发诗兴,撰对联一副:[/ltr][/justify] [justify][ltr]林掩星空初见月,[/ltr][/justify] [justify][ltr] 山怀古泉夜宿松! [/ltr][/justify] [justify][ltr] [/ltr][/justify] [justify][ltr]老家安庆潜山(南宋舒州州治所在地)有十景之一“舒台夜月”南宋铁钱也有舒松月钱(此小平舒松月稀少)[/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最难能可贵的是:高邮坑发现了多枚“纯熙元宝背同”铁钱,素称“绞丝纯”。“纯熙”年号只存世了六天就被“淳熙”替代,南宋时,老家舒州同安监效率真高,竟然在六天内铸造出了“纯熙元宝背同”铁钱,填补了铁钱的空白,也填补了这一年号钱的空白。2008年,该钱在华夏拍卖43.68万元成交,打破了铁钱的价格记录。[/ltr][/justify] [justify][ltr]下图是笔者藏的“纯熙元宝背同铁钱”。[/ltr][/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ltr]笔者卫国,想为老家钱币文化的研究做点贡献,有南宋铁钱“松”字、“同”字特殊品种的钱友请多支持。老家钱币学会当年秘书长是章新亮,泉友孙志方、章安庆、江用虎。。。。。你们都好吧。新老泉友欢迎联系卫国13851842748[/ltr][/justify]
1018
14659
1.7万
征文比赛-----人生感悟收藏随缘以前,一直认为匆匆流逝的只是时间,和我的个人似乎并没有太多关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无比的正常。当我在球场上拖着在也不像从前那样跳起的双腿时,深夜灯光下揉着渐渐模糊的再也看不清晰那行行句句的双眼时,看着身旁站着的比自己还高半头的不再需要你去呵护的孩子时,才意识到那逝去的不是什么时间,那是我再也找不回来的青春,于是静静的坐了下来,回顾着那过去的以往,思索着,过滤着我的匆匆岁月,已逝年华,看看能不能沉淀出什么,于是开始了我在自己的思想里面淘金。2015年的第一天,伴着温暖的阳光,独自在办公室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想着,偶尔敲几下键盘,记录下这些,这就是14年的总结,一年来最大的收获,一生来第一次认真真真写总结,记录下收藏之路上的特有情愫,敲击出一段收藏的缘。回首,恍然如梦的2014,宠辱不惊,我心依旧。一年里,是一如既往的工作上的忙碌,劳苦心酸,是个人爱好上点滴收获的喜悦,是对亲人们平安健康的一份忧心和祈福;一年里,是不停地在大街小巷里来去穿梭,像长了翅膀,快的自己都赶不上趟儿;一年里,是总想放飞自己,想更多的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雪域高原,去触摸那雪山下的净土;江南水乡,去感受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去草原大漠,淋浴在暖阳下看那云卷云舒,想终归想,看着这一年的春夏轮替,才知道,这一年里太多的还是那没有达成的心愿,没有达到的目标,根本没有那更大更多的喜悦;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自己能做的只是坐下来,静静地等,等缘分的靠近,等缘分的到来。收藏这个话题,这几年来人们都津津乐道,自己也是回味无穷。无论是关于各种捡漏的传说,还是一个又一个打眼踩雷的故事,无论是在宁静古城里热闹起来的的老街,还是人流攒动的大都市里的古玩市场,人们的眼睛都发着光,好像都看透了,放那物件的地方仿佛已经堆起了一堆钞票,更多的去注意那些物品的价值贵贱,更有买卖成交后得利的窃喜声。还有几个再去审视那历史文化积淀的惊艳的美,欣赏那历史的凝聚,还有那千百年来你一直默默等我而没有错过的蓦然回首之奇缘。自己的收藏路没有那任性的大手笔,只有那尽精微的小细腻,感动不已,天降奇缘。第一缘情由心生,缘由天定。千百年,你一直默默的沉寂,就是为了等我,了却这份注定的缘,于是,我们不期邂逅, 2014第一缘,就在我静静的等待中,在一个静静的深夜里,回眸之间我见到了你,你也正凝望着我,千百年就为这一次深深的凝望,我为你醉了,静静的甜美的醉。[size=undefined] 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冥冥当中,你在等我,我在寻你,不期而遇。十多年收藏古币的情怀一下得到了释然,寻来寻去,聚聚分分,缘来,才能如此。第二缘可以说是友情的相聚之缘,也就是2014年的虫友会,虫取崇之谐音,一群谈的来的崇宁收藏爱好者,亦有痴迷崇宁之虫的寓意,大多是在园地相识,相知多年,神交已久,却未识庐山真面目,各自为生活深锁,无缘相见。终于,今年在张哥高哥和老蔡三位性情中人的极力倡议和组织下,在那首我和草原有个约会的悠扬的歌声中,我们来到了草原之都,在那“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的呼唤中大家聚到一起。一个紧紧的拥抱,一个温暖的紧握双手,[size=undefined]品茶论道,观古谈泉,[size=undefined]深游大漠,舒情续缘,畅快淋漓,酒盏花枝泉者缘![size=undefined]十条虫子在大漠的合影,看这气势足以“一肩担尽古今愁” 茶飘香,酒罢去,聚朋友,再回首。虽只相聚数日,虽是来去匆匆,那慕名已久,那不解情怀,却随之更浓更郁,而今都早已复位大江南北,又有谁不思念牵挂这短暂的相聚,唯有翘等2015再续这份缘。第三缘[size=undefined]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发现,最大的幸福是真的遇到。本来不懂元丰版别,已经分类当成垃圾,不知何因又被翻腾到了书桌上,在一个悠闲而阳光明媚的日子,翻开了北宋铜钱,那天很灵光,本一看就晕头的元丰,居然出乎意料,好像是猛然领悟了啥,于是,这个目前还仅见的小东西被我发现了,你说,这又是什么缘?今天回想过去的这一程山水的一年,开始往前看来时的路,看过去的程程半生,像这样的惊喜,这样的缘我们又遇到了多少,把握了多少,错过了多少?2014年末,段哥(星桥)多次强调大家应该总结一下我们这一年来的收获,开始我不以为然,因为我在崇宁方面今年是一无所获,在段哥的再三催促下,我开始考虑我能写点什么,可忙忙碌碌的,一下拖到了2014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回忆中猛的意识到我该记下的就是这个字——缘,缘来缘去缘如此,收藏随缘,人生随缘。有缘就不会错过,有缘就会千里来相会,有缘就会不期而遇,遇到才幸福。也愿所有的泉友们、朋友们都能在新的一年里源缘不断。 2015再续“缘”。 青花 2015 年1月1日初稿 2015年2月12日定稿
0
9
收藏记事 师文涛 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收藏是人的一种天性,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保存起来,就是一种收藏活动,只不过有的是有意,有的是无意罢了。在孩提时代,吃完糖把糖纸抚平,精心保管起来,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除此之外,还有连环画、烟壳、邮票等,在这些无意识的收藏活动中,大多数人没能坚持下来,少数人坚持了下来,由无意识的收藏变成有意识的收藏……在不知不觉中,我走上了这条充满酸甜苦辣的收藏之路。下面我把自己收藏中的酸甜苦辣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供收藏爱好者借鉴。 在孩提时代,我攒过糖纸,中学时,大概是1984年,受当时的集邮热影响,我搜集过邮票,那时没钱买,主要是向别人要,最主要的还是在家里翻。记得我们兄弟俩在家里翻箱倒柜,把母亲放在箱子里的旧信封找出来,有的用手撕,有的用剪刀剪,直到现在还看得到旧信封上开的“天窗”。除旧的外,我们还找到一些“文革”时候的新邮票,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的邮票,我把它和另外一张“文革”票一起夹在笔记本里,没想到被同桌的彭平权发现了,因当时根本不懂,被他骗走了。与此同时,家里还有许多连环画,但后来都丧失殆尽。参加工作后,买的最多的是书,而且绝大多数是旧书,旧书摊成了我最爱去的地方,其中又买了一些连环画。但这些都不是有意识的收藏,真正开始收藏是从1997年9月开始的,主要是以钱币、旧书为主,选择这两种作为对象,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财力决定,作为工薪阶层,只能用零花钱满足自己的爱好,而作为收藏大项的书画、瓷器,只能是那些有钱人的专利。早在一中读高中时,当时教历史的平建友老师曾拿了几枚清代钱币让我们观看,也许从那时起,古钱币的影子就已深深扎根在我心中,8年后,当我偶然在街上看到卖古钱币的地摊后,深埋在脑海中的对钱币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开始走上收藏之路。 搞收藏,没有不交学费的,只不过是交的多少而已。初涉钱币收藏,由于是自己一个人,没人可以请教,心里根本没有真假的概念,不像集邮的人很多,而且是明码实价,所以交学费在所难免。第一次是在一个姓梁的马街老人那里买的(现在已经很熟),据他说是到昭通卖索子收来的,当时他摊上有一些圆形方孔钱,像钥匙形状的、王莽铸的“一刀平五千”,一对刀币,椭圆形的“天宝通宝”、“天宝地保”等,我没有还价就全部买了下来,心里十分高兴。又有一次在医药公司门口的一个杂货摊上,买了一枚印度座洋和一枚云南半开,在南门街买到一枚光绪重宝当五十……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新翻铸的赝品。花高价买到假货,这只是“交学费”的一个方面,其次就是用高出市场价的价格买钱币。买了一段时间后,想到集邮的可以买一本目录作为参考,那钱币方面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书呢?转了几个书店后,终于在文化街的“幸云书局”买到一本1996年版的、华光普编著的《中国银币目录》,上面有各种银币的图案及价格,当时没想到上面的价格是高出市场价的,按照这本书上的价格,我买了一枚“袁大头”、一枚新版云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和一枚造币总厂的“光绪元宝”,后两枚还低于书上的标价,以为占了便宜,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的价格是市场价的2倍还多,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它们不是假的。后来又相继买了华光普编著的《中国古钱目录》、《中国铜圆目录》、《清代咸丰大钱目录》等,靠着这些书和收藏实践,我的经验不断丰富,渐渐能辨别一般钱币的真假。第三,是在钱币品相方面所交的学费。所谓“品相”,就是物品的相貌。品相的好坏不同,价格相差很大。刚开始时,心里同样没有“品相”这一概念,以为只要是钱币,管他图案、文字清晰还是模糊,价格应该是一样的。一次见到一枚民国28年的“壹仙”铜币,这种钱币较少,书上标价略高,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尽管这枚钱模糊不清,还是花高价买了下来,实际上只值几元钱。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当然,也有捡漏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 在市场上常常见到的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极少有把真的当假的卖的,但不久前我却有幸碰到了一次。 有一天我去药店买药,店外有一个中年妇女摆了一个一平米大小的百货摊,摊虽小,但卖的东西却琳琅满目,既有剪刀、缝衣针、梳子、别针一类日用品,也有结婚用的红枣等喜庆用品,还有老鼠药一类杀虫剂,同时也出售一些假银元……记得十年前我第一次买银币,就是在她的摊上买的。当时看到一个盒盖里摆着几枚银币,也不知真假,最后花35块钱买了一枚坐洋和一枚云南半开,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才知道上了当,都是假的,真的一般是不摆出来的。买完药,出来时在她的摊前停了一下,无非是想饱饱眼福,看看有些什么样的假币,眼睛往盒盖里一瞅,却发现有一枚坐洋的图案特别清晰,伸手拿起来一看,没想到竟是一枚真的,她摆在外面,应该不知道是真的,我不动声色,问她要多少钱,她说20块,听到这个价格,我更有底了,心想:今天可以捡个漏了。我还价10块,她不卖,我装佯说:“这是假的,这个价差不多了。”后经过讨价还价,我以12元买下了这枚1908年的坐洋,心里甜滋滋的,看来今后这些小摊也要多光顾,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可以捡个漏。 果不其然,不久我又在这里买到一枚印度座洋。
7237
37729
5.2万
再续钱缘 和大家一样,从第一眼看到铜钱的时候就深深的爱上了她。那年是我6岁的时候,和父母背井离乡到河北谋生!因为家境贫穷,刚到河北的时候父母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怎样赚钱养家糊口,没有过多的时间照看我。可我不觉得缺少爱,反而这种自由让我感觉不到异乡的孤独,每天光着屁股四处探索。 世界就是这样的,在小孩子看来,一切都是自己的,凡事都是这么有趣。上树摸不找鸟蛋可爬树也不错啊,下河捉不到捉鱼虾但是淌水也很过瘾啊!有时弄个垂柳编成草帽和披肩,与小伙伴们群雄逐鹿,就这样子难道会比电视上的八路军差?没有武林高手强?就是因为挺自信的,所以心里每天都是美滋滋的,为啥呢,自信啥事咱都行!哪有累,哪有怕,世界不都是小伙伴的么!童年的有趣就在于根本找不到烦恼。 突然有一天,发现路边的摊子上摆了很多古旧的东西,尤其吸引我的就是一小堆古铜钱。过去拿在手上仔细看了很久,为什么这种东西是外圆内方?为什么上面还有字?为什么有的反面还有图案?为什么有些是黄色的,有些是红色的?这些绿色的秀是怎么上去的?为什么上面的图案这么好看?一万个为什么!可我真的无缘无故的喜欢上了她,虽然之前从没有见过,虽然我也不认识字,但是就是喜欢!现在想想这就是大家说的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吧!如果说这是初恋也不为过啊!当时因为没有钱,我就经常到他的摊子前过眼瘾,只看不买,静静的或者远远的看上几眼就很满足了。 12岁的 那年跟随父母回到了家乡,在回去的路上我十分的兴奋。 汽车到了老家后很多族人及之前的邻里都来看我们,92年,村子里还没有见过金杯车呢,大家都在争着看,看车、看人、看热闹,像是看马戏团一样。 家里的亲戚早就借好了邻居的房子,帮我们安置好后大家就坐在一起聊了很久。可我,突然有一种失落和悲伤的感觉,像是少了很多东西心里空荡荡的,自己独自一人跑的小房间躲了起来,之后的几天依然是这样的。突然有一天爸爸从叔叔家搬来了很多箱子,爸爸说那是我们外出之前留下来的家当,于是我就一起帮着整理起来。我是最喜欢整理这些尘封的箱子或者包裹的,为什么呢? 也许遗忘角落能够找到尘封的历史吧。灰尘、凌乱、拥簇不堪的箱子里装下的是沉淀的记忆,清理出来的就是带着年轮的故事。 终于在箱子里找到了故事,里面找到了各式各样的毛主席的像章、古钱币、***壳、爸爸当兵时的穿戴及一些用品。看着这些东西自己非常的高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好玩的,当时就让爸爸给我讲了这些物件里的故事,听得舒坦,看的也过瘾,尤其是那些古钱币。原来父亲辈的也玩古钱,但是他们是当做玩具。两个人玩,一枚钱放到地上,另外的人就用另一枚钱币去砸它,如果反过来了就赢了。这和我小时候用纸叠的宝一个玩法,只是可惜了这一枚枚的钱币了。但是这就是这些钱币当年的历史,你通过它身上的痕迹能够了解到当年的故事,了解时代的记忆。如果还想了解这枚古钱的之前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这种形态,为什么同年号的古钱却有不同的大小和分量,为什么有些钱币非常精整而有些却是粗糙?这些问题深深的吸引着我。 后来整理了一手绢品相较好的钱币,大约有五六十枚。记得里面有一枚咸丰重宝宝苏局当三十,还有当十、当五,个头非常大,分量比较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感觉才叫有钱!不像现在的纸币,只有概念没有分量,拿的再多心里好像也没底!其他的还有崇宁重宝、崇宁通宝、大观折十和一些其他的小平钱等等。但是当时非常喜欢崇宁通宝的钱,钱体高高的矗立在钱币上,肉不仅平整而且形制非常规整,背面的屁股好看的也想亲一口(不要想歪了,小学生什么都不懂,只是非常喜爱)。 记得当年拿着那枚咸丰当三十给小伙伴们炫耀个头大时,有个土豪小盆友却拿出来个当五十,说:“我这是五十,你那是三十,比你大二十嘞!”当时我那个羡慕啊,非要给他换了,但是这个家伙灰常精明,就是不肯给我换,最后只好含泪目送他回去了。现在想想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啊!应了那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我发现古钱币统统收集起来,不管大小、年号、美丑,只要是古泉全部照收不误。到了朋友家或者亲戚家我都要他们找找看,有的的话就送给我了。那时在学校里,我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收藏家,最起码在我们班级里,大家都知道我喜欢收集这些东西,有的话免不了向我炫耀,而我在极力吹捧他们的同时最后总能得到些大方的赏赐。就这样我的收藏之路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生活,虽然我仅仅只是简单的收藏,并没有开展所谓的研究,(当时也不知道还有版别之分,只以为有年号的差别)但是对于年号和历史的探究总是有些的,这些也是我和小伙伴们吹嘘的资本,很多时候我的小伙伴们都对我的“博学”惊呆了! 记得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为了减少压力,我总是把之前收集的钱币随身放到裤袋里,有时间了,或者比较郁闷的时候随手拿来把玩一下。 后来高考失利了,只考上了大专,没有上!在我的信念里,考不上一本就不要上了,二本太费钱了,大专都是扯淡的。所以,我只好外出历练历练!我将之前用童年、青年的时间收藏的所有藏品全部放在了叔叔的保险箱里,这里应该是最保险的地方了,应该不会丢! 外面的世界对于学子来说总是新鲜和充满向往的,激情、浪漫、自由的生活马上就要来了,想想晚上都睡不着觉! 在外出的头2年里,算算基本上都是在历练,根本找不着北!没有钱,没有权,能过的自由些就知足了。这2年不能说是浪费了,这起码给我上了一堂课,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不把他当回事,谁会把你当回事! 在这种食不果腹的年岁里,古泉我就暂时放弃了,后来有机会我在一个外资企业里工作,用了7年的时间升了7个等级,虽然目前的等级并不高,但是总算能够过得去了,也有时间喘口气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咱也是有爱好的!于是在14年重新打开了我的收藏之门,只是很不幸,我之前放在叔叔保险柜里的古泉有些拿不回来,有一枚西王赏功银币是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用了很多自己珍藏的古泉换来的,当时睡觉都是攥着它的,一连攥了不知多少天啊!这枚钱可能叔叔因为生意上的原因给卖掉了,我现在一直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她说:永远不会把你放到别人的保险柜里了-至亲也不行啊! 虽然这枚钱币没有了,但是我一点也不恨我的叔叔,最起码这枚钱币应该在当时帮了他的忙了,就像当初他帮助我们家外出谋生的时候一样。同样都起到了作用,虽然内心里一直很怀念那枚钱币,但是只是怀念没有恨! 现在只要手里能有点钱基本上就投到古泉上了,虽然没有好钱,版本也不大会玩,但是乐在其中。爱好是什么?爱好就是找个不寂寞的朋友,找到有缘分的那段历史!看着这些古泉,想着过去的当时!如今重新拾起古泉,我要让她陪我一生!
2016-02-20 转正
再续钱缘 和大家一样,从第一眼看到铜钱的时候就深深的爱上了她。那年是我6岁的时候,和父母背井离乡到河北谋生!因为家境贫穷,刚到河北的时候父母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怎样赚钱养家糊口,没有过多的时间照看我。可我不觉得缺少爱,反而这种自由让我感觉不到异乡的孤独,每天光着屁股四处探索。 世界就是这样的,在小孩子看来,一切都是自己的,凡事都是这么有趣。上树摸不找鸟蛋可爬树也不错啊,下河捉不到捉鱼虾但是淌水也很过瘾啊!有时弄个垂柳编成草帽和披肩,与小伙伴们群雄逐鹿,就这样子难道会比电视上的八路军差?没有武林高手强?就是因为挺自信的,所以心里每天都是美滋滋的,为啥呢,自信啥事咱都行!哪有累,哪有怕,世界不都是小伙伴的么!童年的有趣就在于根本找不到烦恼。 突然有一天,发现路边的摊子上摆了很多古旧的东西,尤其吸引我的就是一小堆古铜钱。过去拿在手上仔细看了很久,为什么这种东西是外圆内方?为什么上面还有字?为什么有的反面还有图案?为什么有些是黄色的,有些是红色的?这些绿色的秀是怎么上去的?为什么上面的图案这么好看?一万个为什么!可我真的无缘无故的喜欢上了她,虽然之前从没有见过,虽然我也不认识字,但是就是喜欢!现在想想这就是大家说的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吧!如果说这是初恋也不为过啊!当时因为没有钱,我就经常到他的摊子前过眼瘾,只看不买,静静的或者远远的看上几眼就很满足了。 12岁的 那年跟随父母回到了家乡,在回去的路上我十分的兴奋。 汽车到了老家后很多族人及之前的邻里都来看我们,92年,村子里还没有见过金杯车呢,大家都在争着看,看车、看人、看热闹,像是看马戏团一样。 家里的亲戚早就借好了邻居的房子,帮我们安置好后大家就坐在一起聊了很久。可我,突然有一种失落和悲伤的感觉,像是少了很多东西心里空荡荡的,自己独自一人跑的小房间躲了起来,之后的几天依然是这样的。突然有一天爸爸从叔叔家搬来了很多箱子,爸爸说那是我们外出之前留下来的家当,于是我就一起帮着整理起来。我是最喜欢整理这些尘封的箱子或者包裹的,为什么呢? 也许遗忘角落能够找到尘封的历史吧。灰尘、凌乱、拥簇不堪的箱子里装下的是沉淀的记忆,清理出来的就是带着年轮的故事。 终于在箱子里找到了故事,里面找到了各式各样的毛主席的像章、古钱币、***壳、爸爸当兵时的穿戴及一些用品。看着这些东西自己非常的高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好玩的,当时就让爸爸给我讲了这些物件里的故事,听得舒坦,看的也过瘾,尤其是那些古钱币。原来父亲辈的也玩古钱,但是他们是当做玩具。两个人玩,一枚钱放到地上,另外的人就用另一枚钱币去砸它,如果反过来了就赢了。这和我小时候用纸叠的宝一个玩法,只是可惜了这一枚枚的钱币了。但是这就是这些钱币当年的历史,你通过它身上的痕迹能够了解到当年的故事,了解时代的记忆。如果还想了解这枚古钱的之前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这种形态,为什么同年号的古钱却有不同的大小和分量,为什么有些钱币非常精整而有些却是粗糙?这些问题深深的吸引着我。 后来整理了一手绢品相较好的钱币,大约有五六十枚。记得里面有一枚咸丰重宝宝苏局当三十,还有当十、当五,个头非常大,分量比较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感觉才叫有钱!不像现在的纸币,只有概念没有分量,拿的再多心里好像也没底!其他的还有崇宁重宝、崇宁通宝、大观折十和一些其他的小平钱等等。但是当时非常喜欢崇宁通宝的钱,钱体高高的矗立在钱币上,肉不仅平整而且形制非常规整,背面的屁股好看的也想亲一口(不要想歪了,小学生什么都不懂,只是非常喜爱)。 记得当年拿着那枚咸丰当三十给小伙伴们炫耀个头大时,有个土豪小盆友却拿出来个当五十,说:“我这是五十,你那是三十,比你大二十嘞!”当时我那个羡慕啊,非要给他换了,但是这个家伙灰常精明,就是不肯给我换,最后只好含泪目送他回去了。现在想想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啊!应了那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我发现古钱币统统收集起来,不管大小、年号、美丑,只要是古泉全部照收不误。到了朋友家或者亲戚家我都要他们找找看,有的的话就送给我了。那时在学校里,我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收藏家,最起码在我们班级里,大家都知道我喜欢收集这些东西,有的话免不了向我炫耀,而我在极力吹捧他们的同时最后总能得到些大方的赏赐。就这样我的收藏之路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生活,虽然我仅仅只是简单的收藏,并没有开展所谓的研究,(当时也不知道还有版别之分,只以为有年号的差别)但是对于年号和历史的探究总是有些的,这些也是我和小伙伴们吹嘘的资本,很多时候我的小伙伴们都对我的“博学”惊呆了! 记得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为了减少压力,我总是把之前收集的钱币随身放到裤袋里,有时间了,或者比较郁闷的时候随手拿来把玩一下。后来高考失利了,只考上了大专,没有上!在我的信念里,考不上一本就不要上了,二本太费钱了,大专都是扯淡的。所以,我只好外出历练历练!我将之前用童年、青年的时间收藏的所有藏品全部放在了叔叔的保险箱里,这里应该是最保险的地方了,应该不会丢! 外面的世界对于学子来说总是新鲜和充满向往的,激情、浪漫、自由的生活马上就要来了,想想晚上都睡不着觉! 在外出的头2年里,算算基本上都是在历练,根本找不着北!没有钱,没有权,能过的自由些就知足了。这2年不能说是浪费了,这起码给我上了一堂课,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不把他当回事,谁会把你当回事! 在这种食不果腹的年岁里,古泉我就暂时放弃了,后来有机会我在一个外资企业里工作,用了7年的时间升了7个等级,虽然目前的等级并不高,但是总算能够过得去了,也有时间喘口气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咱也是有爱好的!于是在14年重新打开了我的收藏之门,只是很不幸,我之前放在叔叔保险柜里的古泉有些拿不回来,有一枚西王赏功银币是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用了很多自己珍藏的古泉换来的,当时睡觉都是攥着它的,一连攥了不知多少天啊!这枚钱可能叔叔因为生意上的原因给卖掉了,我现在一直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她说:永远不会把你放到别人的保险柜里了-至亲也不行啊! 虽然这枚钱币没有了,但是我一点也不恨我的叔叔,最起码这枚钱币应该在当时帮了他的忙了,就像当初他帮助我们家外出谋生的时候一样。同样都起到了作用,虽然内心里一直很怀念那枚钱币,但是只是怀念没有恨! 现在只要手里能有点钱基本上就投到古泉上了,虽然没有好钱,版本也不大会玩,但是乐在其中。爱好是什么?爱好就是找个不寂寞的朋友,找到有缘分的那段历史!看着这些古泉,想着过去的当时!如今重新拾起古泉,我要让她陪我一生!
6944
19066
3.3万
泉藏赋(原创作品) 灵州觅泉人 时维一马驰旧之日,序属三羊开泰之春。通衢无折,丁丑丰月果累;瑞雪多润,甲午锦岁程纷。余欣逢紫气蒸蒸之天时,藏网煜煜之地利;泉才济济之人和,本心汩汩之意深。恭阅藏网之示,忭接泉文之征。忖得多年光泽,愧无可报;遂涌一腔鄙思,谨上短文。仰群公之潘江,瞻椽而叹;效前贤之陆海,抛砖以呈: (以“泉藏一脉,德记千秋 ”为韵) 伏以乾坤兆年,鬼神共生美异;宇宙一脉,阴阳合派流源。孕培四海琼珍,寰年万兆;荟萃六合瑜瑾,夏龄五千。天宝流德,物华琢贵;地灵毓秀,人杰开先。由是九州尽衣黻黼,珠晤随候;八荒多带珪璠,宝出太颠。千秋无二,连城璧卧荆山;万方几数,倾国瑰稀和田。古玩名器豪斧,俊彦识珍;钟瑛合珏神工,琼瑶结缘。长育华夏之收藏,石璞璆磬;勃发炎黄之审美,刀币孔泉 。 若夫收藏之博邃,品鉴之郁芳。鼎鼐银钱,人文美于坤成;金石璎珞,自然灵取天罡。奇字名画,记以时代风流;甲卜纹瓷,传乎华夏明光。红木精雕古韵;青铜长证沧桑。德仁怀身,吊坠珠环佩玦;心志于外,碑帖拓片印章。万般俱堪为惜,举国珍异;几许缺奇可恋,满目琳琅。怀之古物,当知往以今鉴;惜之旧器,更补遗以史长。启迪昭行,纳前珍以教化;考古发微,铭传统以弘扬。测末图新,悦以寄傲;修身言志,惬而徜徉。 君谙品鉴之蕴、收藏之谊;可明古币之珍、刀泉之懿。斯之于藏,是谓冠甲;德之于鉴,可曰第一。若言中华博大,气神传承千秋;国史精深,文明堪载一体。洵青蚨兮是言,乃邓通而非议。滥觞夏禹,明清不已;起源殷商,时下未毕。形示天圆地方,体罗人文史意。彰经济之政、社稷之为,证以炎黄千古;象民俗之别、地方之道,记及神州九译。铸艺缤纷进程,泥陶石砂;纹字斑斓流史,金篆楷隶。更迭昭社会之革,换代写庙堂之易。铸法印术,长传中华交流之邦;外态内涵,堪构东方文化之系。 传承华夏千年,不绝孔方一脉。骨开易物媒介之先,贝作交流货币之率。宝德铜贝,铸币以祖;殷商海贝,冶金为载。春秋邦繁,蚁鼻刀币呈纷;战国市懋,圜钱爰金异彩。秦半两规方圆之范,汉五铢制衡鉴之楷。金错刀明皎月华,悬针篆美流天籁。三国魏晋,币乱且承先德;六朝南北,泉繁犹启后代。丰货帝亦为惜,永光神也青睐。隋启盛世,复两汉之典章,五铢再行;唐宣大国,治千秋之通宝,开元新派。御书钱彰宋墨书魂,崇宁铁画银钩;交子币显国文印艺,元丰月纹笔鼐。泊自金元战纷,明清市泰。百族融汇,万币渐改。大夏真兴、乾隆宝藏史成;大朝通宝、光绪天罡流败。然古币永恒,记华夏多元一体;史泉长昍,并乾坤两仪偕在。 至若道当于始,方成千里之旅;流必有源,渐作万丈之泽。陆机文厚,且继无改家风;潘岳才华,犹先述明祖德。余生于古币之家,起于故泉之侧。效大父为,集泉金而为喜;行鄙门钟,藏青蚨以成册。三岁爱币,虽不知乃何物;廿年习泉,或小有斯所得。辗转神州南北,长交以友;求索泉学上下,不怠为课。悬梁阅经,考究历代铸钱之源;映雪寻道,验证百家圜化之说。然涛涉足浅微,诚及泰山之麓;谙知短浅,更仰星汉之河。 古有蒋伯埙考六国币之源流,钱币学社共行;丁福保肃古泉学之纲要,古钱学会合志。方药羽兴《古货菁华》,承以前学;戴葆庭顺《寿泉集拓》,启为后示。《四朝钱币图录》,罗振玉藏经纳典;《上古货币推究》,郑家相兴学量质。群贤璨若星辰,不堪枚举;诸典美如诗画,难以名懿。 今多网络门户,珠玉杂以鱼目;互联台阁,雾烟蔽之光鲜。虽共为兴泉一意,然绩未纳币万全。涛垂髫即识电脑,学之为知;舞勺长览网站,用之以泉。辗转多途,终寻一冕。名曰“古泉园地”,体作邓通袤原。云集宇内币学之才,济济豪俊;渊渟当世泉友之心,耿耿真言。余幸于斯,结交高山流水;师常可见,共行互教深研。独爱一网,坦然泉交数百;方才几载,已是益得万千。 噫呼!古泉一脉,德记千秋!之于民众,胜似觥筹。涛幸于三生,广结币友之缘;福集八辈,多得泉师之授。集币安生,自在任由涨落;藏泉作念,怡然随心鬻收。陶情不为名利,悦古亦是风流。更当励学于古泉园地,敬遵长贤为师;寻道于故贝袤野,逐望壮志能酬。缓步远途,扬播古币文明;力攀高岭,渐观青蚨宇宙! 古泉流德纳阴阳,彰政铭文记史长。 千代沧桑通宙宇,万方货币满琳琅。 精雕人世明尘事,巧致天工化懿藏。 涨落淡然由道远,怡情外物本寻常。
97
1137
1331
有朋自远方来 一接连下了三天大雪。雪大到什么程度呢?西湖中的游人、渔船、飞鸟全不见踪影。张岱看着西湖中的小山,山上的小亭,实在按捺不住。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叫来舟子,摇船到湖心亭看雪去。湖上一片清寒。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却让张岱心里更加充实。到了湖心亭,突然看见有两人铺着毡子对坐喝酒。不单单比张岱来的早,还有酒。一旁的小童子正照看着火炉上沸腾的酒。那两人看到张岱更是欢喜,“来来来,朋友,喝酒!”这话是用南京口音讲的。当然,那时南京名叫金陵,多么古气香艳的名字。张岱也更加高兴。刚才那沉静、苍茫、充实的雪景,被眼前这炉火、沸酒和朋友的盛邀音容改换得活泼跳跃,且饮酒去。谈啥?大雪,东坡,西湖,朋友。喝啥?酒。喝多少?三大杯。张岱喝了三大杯,金陵的朋友喝多少?不知道。有没有菜?不知道。有雅兴到湖心亭喝酒,雪即是菜,情即是菜。喝的什么酒?这个很关键,可惜不知道。若是白酒,三大杯是难得的爽气和好酒量;若是黄酒,三大杯也说得过去。我还为此专门问了几个朋友,都说黄酒的可能性大。这是崇祯五年十二月的事了,和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相距382年。月份倒是相同,只是这甲午之冬还未下雪。如今,南京的朋友喜欢说“还要辣油啊?”,我在距离湖心亭600公里外的书房,读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文章,看过一遍便记忆颇深。不在西湖,不在雪,不在酒,而在朋友,在那份巧遇的闲情与畅快。而这一切却又偏偏发生在西湖、雪夜、伴炉饮酒, 二还有一对朋友给我印象很深。他们在洛阳城外打铁,一个打铁,一个拉风箱。叮叮当当之中,也不怎么交谈,也不在意火烧得是否旺,铁打得怎么样。若打出的铁器卖出去了,就补贴补贴家用。闲暇时两人偶尔瞎扯,扯三两句当下的时局,偶尔还说说诗,还会谈谈其他的几位朋友。后人把这瞎扯称为“清谈”。打铁的叫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他会用这打铁的手弹琴,一曲《广陵散》是 ;拉风箱的叫向秀,学问了得,写过本书叫《》。一天,嵇康正在打铁,向秀在一旁拉着风箱。嵇康的一位“粉丝”前来拜访,小伙子叫钟会,很多人不一定认识他,但很多人一定认识他爸——钟繇。如果你不认识钟繇,一定认识他的学生——王羲之。多么丰富的时代啊。钟会是来找嵇康请教学问的,面庞谦和,态度恭敬。他小嵇康两岁,对嵇康的学养、文采、辩才一直心怀仰止。嵇康却不理他,自顾打铁,他向来对身居高位的人如此。钟会二十二岁时担任尚书郎,二十九岁时晋封关内侯。关内侯是当时很高的爵位,在官爵里面排在第二大,汉武帝时的卫青大将军,飞将军李广的儿子李敢,牧羊北海的苏武都曾经被封为关内侯。可嵇康偏偏不买钟会的账,继续在大树下打铁。此时,向秀有些不好意思,心理想,来的都是朋友,还是位青年才俊,怎么也得接待一下啊。尴尬良久的钟会终于觉得无趣,悻悻地即要离开。恰在这时,嵇康说话了,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听到了什么才来的?看到了什么才走的?”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显然钟会画中有记恨之意。其实,嵇康不单单不给钟会面子,连“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的面子他也不给。司马昭让他出仕做官,他断然拒绝。钟会想,既然做不成朋友,又看不起我,我弄死你,便常到司马昭那儿去打小报告,说他太狂,目中无人。不久嵇康的朋友吕安被自己的哥哥诬告“不孝”,嵇康为吕安作证,触怒了司马昭,结果是嵇康和吕安被处死。处死之前,嵇康做了两件事。一是弹奏了《广陵散》,二是把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山涛。山涛,山巨源是也。《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的名作,大作。这篇文章的大意就是因为山涛做官,嵇康写了篇公开信,不和山涛玩了。可自己临死却把儿女托付给已经绝交的朋友。他没有把儿女托付给自己的哥哥,也没有托付给他敬重的阮籍,也没有交给一直陪他打铁的向秀,而是托付给了山涛,他对儿子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这也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有学者研究当时的时局,说嵇康写绝交书是对山涛的政治保护,这是后话,暂且不论。嵇康死后,山涛对待嵇绍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十八年后,嵇绍在山涛的举荐下任官,成为晋代忠臣。和《广陵散》一起消散的嵇康,今日还时时被人们谈起。我在想,嵇康真是交朋友的高手。他一块玩的朋友——向秀,嵇康的死对向秀触动很大,后来他去当官了;嵇康还有可以一起死的朋友——吕安,其实吕安死得真是那个,其妻因为漂亮被自己的哥哥迷奸,然后又被哥哥诬告“不孝”,尼玛,哪里有这样的哥哥嘛!嵇康还有可以死后托孤的朋友——山涛,这是什么感情,公开绝交的朋友,在他死后为他养育孩子。后世称这群朋友为“竹林七贤”,这是从品德、行为、才情方面的定位。接点地气不如称之为“竹林七友”,在一起喝酒、吟诗、论文、打铁、弹琴、扯淡……还在一起患难、生死、顾眷……这是距今1750多年的事了,现在看来,还心惊胆战。 三 今天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嵇康生活在魏晋时期,生逢乱世。然而这个乱世却深远影响了中华的文化——曹操诗歌中的宇宙自然,王羲之笔下的触若蛟龙,嵇康指尖的和于天地,就连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诸葛亮也让后世津津乐道。美学大师宗白华有一个很动人的观点:“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嵇康和他的那些朋友,在竹林边也为中华的文化注入了太多的深情,这深情到今天,也一直在你我之间流淌。从魏晋再往前几百年,到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也是一个乱世——春秋战国。然而一提到公元前五世纪,总是让人怦然心动。老子、孔子、悉达多·乔达摩、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伟大的名字集中出现在那个时段。当时,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弟子们一路记下他的话,涓涓细流般汇聚成儒家学说。当时,悉达多·乔达摩在菩提树下,思考解救众生于苦难的方法,后来创造了佛教,他被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佛。当时,苏格拉底整天和青年们讨论真理、伦理和道德,他告诉青年们“爱智慧”就是哲学。公元前五世纪的一天,阳光很好。孔子的同学去看他,他们都是老子的学生。孔子很高兴,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从远方来了,真是让人高兴啊!那时朋和友还是两个意思,师出同门的叫朋,有共同志向是友。其实也未必分得那么清楚。翻翻《论语》,里面几次出现了朋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url=http://www.baidu.com/s?wd=曾子&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曾子[/url]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诚呢?[url=http://www.baidu.com/s?wd=与朋友交&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与朋友交[/url]往是否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曾子认为,交朋友是要诚实守信的。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也是孔子的好学生,他问孔子:“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得上是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得和和气气。”孔子对朋友间的认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相互督促勉励,要共同进步。四《诗经》“既见君子,赐我百朋”(《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为证,这才是“朋”的初义。《易·坤》卦的卦辞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一般解释作往西南方向经商可以盈利,东北方向可能亏损。为什么西南会得朋,显然与朋来自西南有关。不难想象,当初肩挑或身挂朋贝的人,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中原地区,向居住在内地的各个氏族的人、特别是氏族首领及有史以后的帝王们“送宝贝上门”,是多么受欢迎。因为积蓄的宝贝越多,象征通过交易占有的物资越丰富,也即积累的财富越多,地位越显耀。还有妇女,也非常欢迎他们,因为贝壳类为她们送来新奇的装饰品,这些稀有的装饰品,既名贵又好看,可以向周围的人显示最“时尚”的打扮,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商代第23世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棺内有那么多的贝随葬,是有力的证明。这样看来,当初那些肩挑朋贝“自远方来”的人,他们把内地所没有的宝贝送到人们的家门口,交换当地生产的多余产品,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人,人们当然感到“不亦乐乎”。贝币成为财富的象征以后,商周时的帝王便把朋贝作为一种奖励,赏赐给下属有功的领主们,专称“赐朋”。领主们受赐以后,就铸铜器以资永久纪念,并在器上铸明“受二朋”、“受十朋”等字样。现代的奖杯、奖牌、奖状之类,可说是从赐朋演变而来,形式和内容虽然不断变换,历史的本质依然绵延。很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以古泉社区为平台,在新媒体的支撑下,用发自内心的喜爱,分享沉睡在历史和大地中的青铜,亲爱的泉友们,不要忘记,来自大海的呼唤,不要忘记,沉睡在汉字中的漫长记忆,也不要忘记,我们有很多朋友,在伟大复兴的梦想中,为中华文明呐喊。
24
977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