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yx6291在2005-10-1 20:05:00的发言:
WU你好,宋钱的铸造工艺目前还没有支持的实物出土,因此给研究带来了难度,我们的探讨寻求的是一种可行性和合理性,要想完全的复原是不可能的。
铸模的随意配置问题我目前确实没有找到否定的理由。
错背的问题我想不应该单纯理解为错箱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配错背型,只要有存在的可能就不能否定,毕竟我们是在探讨研究。砂箱出现错动是很正常的事。
宋钱是否有母钱的问题,我无法断定是有或无,我讲到模具的制作有三种可能,我倾向的是整体雕版,但并不是要否定其他两种,若是镶嵌的母钱就会存在,当然母钱的标准和清钱的是不同的。模具上镶嵌钱型是可行的,我模拟试验的开元就是镶嵌的。
1.对于古币铸造方法和工艺的,完全的复原是不可能的,我曾经讲过。在可行性和合理性问题上,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合理性比可行性要重要得很多。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我们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古人并不比我们笨很多这个前提之上。古人的孙子兵法至今仍是很经典的东西;古时的赵州桥也并没有足够的设计理论来支撑,但是我们可以用现代的方法证明它比原来的桥梁制作合理和先进得多。
2.铸模随意配置的问题是你提出的观点,你应该去寻找支持的根据而不是去找到否定的理由。
3.错背的问题我想更应该是制造过程中砂箱合箱定位控制不好或难以控制得很好的原因引起的,因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但程度不一。如果是“配错背型”的原因,既找不到实物的支持,合理性也受到质疑。这个问题只要宋版玩得比较好一点的朋友都很容易理解。
4.整体雕版的问题,我可以有很多的理由来否认其合理性。其实你下面这个实物就是一个否定的例子。整体雕版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身就是没有合适的理由来解释的。
以下是引用yx6291在2005-10-2 13:35:00的发言:
我藏的半面钱。
5.最后我讲一下自己对铜母问题的一点看法,这个问题我实际上不太愿意提及,原因是唯恐考虑不周而误导他人。
铜母的数量问题,为什么对于同一级别的版别而言,母/子钱的比例会相差很大。例如,1/500,1/1000,1/5000等等的估计和说法都有,我认为能够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基本都是很大数量实物过手朋友,个人认为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为不同版别计划制造数量与生产周期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古时的生产效率是低下的,条件是简陋的,三班生产制也是不现实的。完成钱币的制作过程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调节工人的数量和母钱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版别的钱币,要在一年或一个月的周期内制造出1000万贯,所需要的母钱数量一定是差距很大的。母钱报废的说法基本上是不能成立的,母钱与子钱共同记入产品总量是合理的,这是由当时的原材料数量和铜价所决定的。从我对宋小平钱四大家族的过手经验看,宋母的基本数量与6级版别的数量大体相当,理由很简单,6级版别和我认可的普通版别母钱的数量基本相当。当然,这个问题尚需要诸多高手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总结和整理。
至于母钱的判别,我认为很多问题不能讲,一是绝对的标准尚待提炼;二是商业上的问题,我可以不在乎,但有很多人是在乎的;最后就是我自己从来都不支持投机取巧的行为,这样对于那些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付出许多的朋友也是不公平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更多的凭证,观点也未必都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