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 19 转到
    查看 19391 | 回复 186

    谁见过这么大的贝币及带图腾纹饰的贝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h_k2000
    一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1-07
    最后登录
    2024-06-26
    90楼 发表于2004-12-31 22:43:00

    好东西,真开眼[s:02]

    离线 zh_k2000
    一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1-07
    最后登录
    2024-06-26
    91楼 发表于2004-12-31 22:44:00

    好东西,真开眼[s:02]

    离线 五金斋主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01
    最后登录
    2021-04-10
    92楼 发表于2004-12-31 23:37:00

    以下是引用zh_k2000在2004-12-31 14:44:46的发言:
    好东西,真开眼[s:02]

    谢谢关注,祝新年好!

    离线 泉心泉意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0-08
    最后登录
    2024-04-26
    93楼 发表于2005-01-03 03:08:00

    以下是引用大灰狼在2004-12-20 12:42:35的发言:

    伪品的可能性很大!

    同意此观点.

    离线 贞佑泉主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94楼 发表于2005-01-04 03:27:00

    其实好东西不需要解释那么多,10多页的帖子自己到回了一半,只是怕别人说假。楼主有一点破绽:铜含量极高,在古代冶炼工艺是达不到的。这恰恰说明有问题。另外看了每个贝的锈色个人感觉没有一个开门的。语气重了,得罪了!

    离线 五金斋主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01
    最后登录
    2021-04-10
    95楼 发表于2005-01-04 06:04:00

    以下是引用贞佑泉主在2005-1-3 19:27:23的发言:
    其实好东西不需要解释那么多,10多页的帖子自己到回了一半,只是怕别人说假。
    楼主有一点破绽:铜含量极高,在古代冶炼工艺是达不到的。这恰恰说明有问题。
    另外看了每个贝的锈色个人感觉没有一个开门的。
    语气重了,得罪了!谢谢关注,也无所谓得罪.中国有句老话:有来无往非礼也.跟贴的泉友多,自然回贴就多,这也是我一惯做人的原则;比如您跟贴,我不回贴,总感觉似乎欠你什么......心里不好受;当然,解释是苍白的,但学术问题是可以探讨的;这是我自玩古钱以来,第一次发图片,欢迎讨论.多年来,我一直把:收藏古钱当成事业来追求,把收藏古钱当作学问来研究.顺祝新年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3 22:13:53编辑过]

    离线 sjj1982沈
    实名认证
    好评
    10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11-11
    最后登录
    2024-05-11
    96楼 发表于2005-01-04 06:08:00

    其实第一次看到就感到不像是流通用的铜贝,像实用或装饰的,尤其是最后一枚有文饰的。至于真假,只要没见过实物都不能过分绝对,毕竟图可能会有偏色,况且在这的以熟悉古钱的泉友居多,看某些东西势必会用看古钱的观点去看,难免会看错,因此楼主的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鉴定做法很值得学习:)

    离线 五金斋主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01
    最后登录
    2021-04-10
    97楼 发表于2005-01-04 06:20:00

    以下是引用sjj1982沈在2005-1-3 22:08:03的发言:

    其实第一次看到就感到不像是流通用的铜贝,像实用或装饰的,尤其是最后一枚有文饰的。
    至于真假,只要没见过实物都不能过分绝对,毕竟图可能会有偏色,况且在这的以熟悉古钱的泉友居多,看某些东西势必会用看古钱的观点去看,难免会看错,因此楼主的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鉴定做法很值得学习:)

    沈兄过奖了!我这人就这臭毛病改不了......做人做事太认真.

    离线 东胡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1-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98楼 发表于2005-01-05 02:15:00

    以下是引用五金斋主在2004-12-29 15:42:56的发言:
    请听专家意见:多日来,为“澄清”这几枚铜贝的“身份”,本人携实物请教了不少当地的古钱币收藏者和泉商,尽管见过实物的大多数朋友都肯定东西是“老货”,但也有个别朋友对锈色和铸造技术提出了看法;慎重起见,今天上午,由成都市考古研究所著名的考古专家周尔泰老师荐引,携实物专门拜访了“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老师,据了解,杨老师从事考古工作40余年,专事青铜器考古研究和修复工作;他鉴别实物后,答复了五点意见:第一,是文物,不是赝品;第二,锈色、包浆和实物携带的带红色的黄土不是伪造,属于四川典型的干燥地区、比如西昌等地出土文物的特征;第三,铜贝是三块模合范浇铸,范线十分明显(专门指给本人看),胎芯是泥胎,成品铸成后,工匠用工具掏去胎芯;第四,从几枚铜贝的质量看,不属商周之物,时间上限估计到战国晚期,时间下限估计在西汉早期;第五,两枚带纹饰的器物属于饰物,纹饰表现的图腾,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风格。至此,这些天来,一直困扰自己和很多泉友关注的一些问题,终于有了权威的答案。借此机会,对所有跟贴和关注此贴的泉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特别是“东胡、大灰狼、青铜时代”等泉友!!!恭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收藏顺利、天天开心!!!

    五金斋主先生您好:首先祝您新年好!
    拜读了您的这个帖子后,为您的执着感动。但是,不仅还有个疑问,您说杨老师看后,认为是三块范的合范铸造,那末,您没问一下,这个铜贝的泥芯是如何在三块范中固定的尼?我是个知青,早年下乡,后到工厂做工,其工种就是铸造工,后来领导又分配我去作木型工,木型工的主要点是把已经安照实物做出来的木型从沙型中取出来,然后浇铸。一句话就是开范。五金斋主我这里不是跟您过不去,如果证明出来是如何铸造出来,那末这铜贝的升值空间很大,这是经济方面。二是对古代的铸造史也添加了一笔实物材料。

    离线 larkin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4-06-28
    99楼 发表于2005-01-05 02:41:00

    不懂贝,但看锈本人认为是仿品,也许是偏色的原因.要想让人认为是真东西,最起码应该有让大多数人认为真的锈来.引用隆泉一句话:自己特别喜欢的币,往住向好地方看、好处想,会把一些细小的破绽自我排除或看作偶然。本人愚见,不必当真.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 19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