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0
主题
15
帖子
积分
向各位老师学习。
373
6130
6876
精彩
225
3301
3751
东胡兄请看:关于特大型贝币的铸造问题,经请教专门搞仿古青铜器铸造(包括铸古钱)的朋友指点,今日基本搞清楚了。 据朋友分析:古人是先制作陶质胎芯,然后将事先预备好的泥片,一片片贴在胎心上,待泥片稍干后,取下泥片拼贴在铸模上,再置入陶质胎芯,最后采用特殊的捆扎技术捆扎起来,既行浇铸出钱币。 关于胎芯的固定问题,朋友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古人在胎芯与铸模之间设一个或多个支撑点,就如同卯钉,将胎芯固定起来,完成浇铸。至于钱币内的胎芯,也可以人工掏出,也可不用掏出,任其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因磕碰震荡自然碎裂成为粉沫,逐渐从币唇或腹部小孔漏出贻净。 另外,关于带文饰的钱币(目前暂且这样定性),古人仍然是先制作泥胎,在泥胎上雕刻出所需的文饰之后,烧制成陶质胎芯,同样是将事先预备好的泥片,一片片贴在雕刻有文饰的陶质胎芯上,待泥片稍干后,取下拓有阳铸文饰的泥片拼贴在铸模上,然后再用利器刮去陶质胎芯的文饰后,将刮去文饰的陶质胎芯置入铸模,最后采用特殊的捆扎技术捆扎起来,既行浇铸出钱币。 朋友还特别强调,古人采用看似笨拙的方法,但却铸造出了后人想象不到的艺术珍品,包括各种形制的钱币;然而,我们研究了半天才发现,其实是我们往往把简单的问题想得过于复杂了。 还有锈色,朋友看了之后认为,根据他多年搞仿古青铜器上锈的经验,人为做的锈,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程度,是典型的“西瓜绿”锈,真锈无疑;因此,这批钱币实属真品。 至此,兄及其他泉友包括我本人、一直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否可以说是有了比较合乎逻辑的答案?——愿听兄的指教! 赘述一句,长时间没有给兄回贴,是因为朋友一直在广汉三星堆忙于筹备个人博物馆,没时间与其探讨所至。借此,深表歉意,诚望见谅。顺祝一切都好![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6 1:33:31编辑过]
382
6929
7693
好东西,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33
都对,带纹饰的是饰品,不是钱币。
80
629
789
可以研究
112
142
学习中...奇特...
1414
19178
2.2万
实话实说,看假.楼主是个很开通的泉友,同时也比较尊重科学观点,要不就不敢说我的观点了,因为现在园地论坛已经有点捧场专区似的,有一些泉友听不得别人说假,还有人合伙捧场说如何开门漂亮,唉!
以下是引用钱币老张在2005-4-1 18:36:23的发言: 实话实说,看假. 楼主是个很开通的泉友,同时也比较尊重科学观点,要不就不敢说我的观点了,因为现在园地论坛已经有点捧场专区似的,有一些泉友听不得别人说假,还有人合伙捧场说如何开门漂亮,唉! 谢谢!有同感,希望大家畅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