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8楼hearts于2010-05-05 19:24发表的 :
这种说法太偏激,这不是有没有意义的问题,而是可不可考的问题。我之前也说了,尖首刀(包括部分明刀)的上的文字很多是简化的,我查过燕玺、燕陶文、燕铭文等许多燕文字,能够完全对上的不足30%。不知道你学过逻辑没有,在前项真假未定的情况下,后项无论如何都是真的。除非有新的出土发现,否则面对一些几乎是失传的文字,我们做的只能是猜。
再回崔哥,地名、官署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不大,目前没有一个可以明确说明是记地的,因为终先秦之世,燕狄地区见于文献及出土器物的地名屈指可数,黄锡全先生所谓“勺”、“鼓”、“非”、“仇”也并非没有族名(注意:这里的族是小族,非民族)的可能性。至于官署,燕明刀出现之前刀币面文是不统一的,此外从目前发现的燕玺、陶文、铭文、封泥的文字中,没有官职全称能与尖首刀的铭文匹配的。数字炉别同样存在疑问,至少从我目前掌握资料来看尖首刀上的数字是不成系列的,三、四、七都缺少。 
您说的我基本赞成! 不过面对这样一种几乎失传的文字,且不考虑探求是否能有结果,新浪泉弟这种求索的态度不是很值得肯定的么? 如果园地数以万计的先秦爱好者都能有这种探求的态度而不是争相炒作追求经济利益,那么于泉界还是于广大先秦爱好者不都是福祉么?
以上是自己观此帖的一点感悟,不涉及学术问题。Hearts先生您是园地少有的几个我尊重的学人。我虽然喜欢先秦,但是对于燕国以及刀系货币了解还不够深入,希望以后能得到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