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季哥探讨:尖首刀的铭文很多,至于怎么解释众说纷纭,记地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还有很多无法用记地解释,这个还是见仁见智吧。我的观点就是这些文字有些属于铸造者私名或者铸造部族的族徽的简化,因为有许多“文字”与金文或大篆相去甚远,且至今没有定论。
至于季哥发的两把,我不认为是小王所说的倒写的“大”字,毕竟旋转180度后笔画差别较多,但“干”字说同样需要进一步推敲,最需要确定的是其与金文是否有必然传承关系,且金文中的“干”字下面的一横多做点(见附图),季哥所列举的只是一个孤立,作为论据稍显单薄。
至于权威性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不要迷信权威,毕竟纯学者掌握的资料有限,很多散落在民间的东西他们见不到,这也是中国考古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的缘故。其原因在于很多古玩交易在国内都难以实现合法化,造成民间的部分东西“隐藏”得很深,而且民间交流一直以经济利益挂钩,这就影响了许多资料的完整性,以至于何琳仪先生将燕布“且虑”(旧释“阳平”,且虑说从王昭迈)的地望定在河北省西部,与事实严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