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查看 9790 | 回复 65

    [讨论]关于《北宋铜钱谱》的好与坏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北青铜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08
    最后登录
    2024-02-20
    60楼 发表于2009-01-02 20:13:45

    还没经手呢,看来得买本看看了

    离线 缥缈红尘
    保证金用户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1
    最后登录
    2024-02-10
    61楼 发表于2009-01-02 21:28:56

    我有个圣宋“直宋”直径2。49,和图上的大小完全一致,但和同事一说,同事说是“直宋小样”,白欢喜一场,难道是拓图错了

    离线 www003
    保证金用户
    好评
    9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0-02
    最后登录
    2024-06-22
    62楼 发表于2009-01-02 21:46:01

    看了一下,相当不错。遗憾就是编注没有,我等新手得去悟各版别间差异。但是还是力挺此书。

    离线 家有仙妻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8-07
    最后登录
    2023-07-19
    63楼 发表于2009-01-03 12:26:30

    此书作为国产北宋钱最全的图谱是不争的了,可惜的就是大家所说的解释几乎没有,像我这样的新手看起来简直是一头雾水,俺的一枚筒子出的天喜比小样还小一圈,一枚元符大字比图谱还要大一圈,实在搞不懂!对于钱币的评级可能有谬误,但总的来说还行,这也不能太要求出书者,毕竟每个人对钱币价格的理解都不一样!如果再有修订本问世,希望能加入些难区分品种的注解,最好有拓样的尺寸数据,便于新手分辨,降低钱币收藏的门槛~~!!

    离线 semilibra
    实名认证
    好评
    17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7
    注册时间
    2008-07-28
    最后登录
    2024-06-14
    64楼 发表于2009-01-03 12:32:01

    這是好書~~
    推~~
    不過級數歸級數
    價格歸價格 分開來討論可能比較好

    二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7
    65楼 发表于2009-01-03 18:36:08

    现在我手头很紧,还没顾得上买这本渴望已久的好书,迟早是要买的。

    看了前面的评论,有一点是很忠肯的,这部书的成绩是巨大的,是那么多人的幸劳所出,值得庆贺。

    不足之处当然也有也很重要,就是没有在泉品命名上有所突破,以及检索上的困难依然存在。很容易让我这样的初学者坠入迷雾阵。

    个人认为:
      从检索方便的角度出发,应采用多种特征来检索的方法才好,才能尽可能地完整表达泉品的所有细节特征。
      从命名的角度出发(即定版),也应根据特征来进行从大至小,从粗至细,从前至后,来定名,尽量少出现重名现象。北宋钱币版别之多无与伦比,因为它量大,从最大的方向考虑的话,应该是同模同批同时期所铸可以固定成为一族(大版),特铸或试铸或铸缺或私铸或错铸或臆铸当可定为另类一族(大版),其实在实际中任何一枚泉都是找不出完全相同的,都可以作为一个版,这样说来不就有上百万种版了么,这也正是玩版的魅力,然而应当以同模同字形及字大小的两枚或两枚以上的泉品就可定为一种版,再有其它的变化就属于细分了,这种情况常会在同坑所出泉中出现,这样说来定版的话,远远不止上千种,而至少版别会在十万种以上,大大超过编书人的能力,所以定版是一件关系到所有玩泉人的事,并且是一件长久遥无期的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术语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确定版式的基础,有了它任何一个玩泉的人就可以为自已的泉品命名,并可上网到数据库中去查到那一类的泉品存世量的多寡,来定级和收集的难易程度,所以说专家们应把主要力量用于术语方面的研究和对存世量方面的统计,才能使著作更有力度,更有跨时代的突破意义!
       另外一点,在过去的命名中,比如大字、小字、粗字、细字,或狭或窄或阔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个感性的认识没有量化,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却依然沿用着百年前的方法,没有定出一个古泉标准器的数据,更没有大字大到何种程度算最大,小字有多小,都是个相对概念。虽然古泉铸工没有铜元或银元那样标准,但也可以从数据中反应很规律性的问题,另外一个难度是测量数据的工作极大而烦锁,而且书中的图基本很多都找不到可供测量的实物,书标拓图只能反应最基本的面背文信息,远远不够,排版上最好能更加紧密,内容更丰富,拓图、彩图、数据、解说注释、检索、五位一体就最好了。关于价位问题可在书的附录中提供一个当年的全国各大市场详细参考价就行了。最好不要直接与泉图、泉名等搞在一起,因为价这东西太灵活变动太大太快。
      
      以上为个人狂想,说错莫怪!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