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4 转到
    查看 50770 | 回复 138

    原母-母钱-子钱(元佑容弱版)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chuba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21
    最后登录
    2023-01-05
    30楼 发表于2004-03-18 01:06:00

    北宋的雕母不是硬金属的不宜翻铸,所以出现原母---母钱---子钱
    清代有了进步,铜质雕母---母钱---子钱,我的理解!
    我也做过钱商,但我不会在卖我的"母钱"时候这么说的,就是说了也没有多少人相信,何况,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母钱"

    身份已验证:梁晓强 辽宁省营口市

    离线 红绿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4-12
    最后登录
    2021-04-10
    31楼 发表于2004-03-18 05:17:00

    北宋的雕母钱我的确没有见过,有的只是猜测和想象,犹如史载锡母是雕是铸也心存疑虑一般。关于铜母---子钱理论我接受不到3年天气,学识所限加之手上实物无多,也是认同学习阶段。玩宋钱是个爱好也是缘分,尊重前辈们实践探索出的东西才能充分享受玩宋版的快乐,这是我玩钱的心得。

    离线 tanzhiwen
    五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25
    最后登录
    2023-01-05
    32楼 发表于2004-03-18 05:52:00

    同样有点疑问,三个钱字体有些许差别(如元字的头,宝字的左足和通字的走之),如果是同一母钱所铸,字体应无差别。

    离线 金泰和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25
    最后登录
    2017-01-18
    33楼 发表于2004-03-18 06:06:00

    从前到现在一直都是在讨论,书本论文和实物都已经结合进入,理论联系实际得出了结论.
    宋代制钱在正面不可能与清代的制钱程序完全相同,除非时代没有进步,但反面却相同的存在(偷工减料).浩瀚的宋版也不可能每一版都要进呈雕样,审批,铸部颁样颁发,铸母再批量翻铸子钱,很大一部分是钱局工匠就地取材制作,就地翻铸,节省形势过程,或取好品子钱稍做修整再铸,以应付大量铸钱的需要和母钱的紧缺局面,这同时也就产生了宋版的变化.
    从大量的宋钱实物看,没有发现过清代一样的铜雕母钱,但有明显刀修痕迹的铸钱却发现过,或精美或不精美但都比其同版钱精美的铸钱也被发现,这其中就是原母和母钱的结合,也就是说宋代以软材雕钱,但只能铸出少量的铸钱,铸钱再做修整,这种铸钱行事清代雕母的部分功能,之后翻铸一批母钱再铸子钱,到了清代就基本不再软质手雕而采用铜雕,从思想和工艺上都有了进步提高.

    离线 丁yi001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34楼 发表于2004-03-18 06:43:00

    回chuba 泉友!
    你说我原母一词用的不当,我来解释北宋的母钱概念应与清钱有些区别.
    原母一词是前辈国内外专家提出的,不是我定名的,而且前辈专家们见过的原母钱应以10枚以上经验才定为原母,(大家看华谱有两枚元丰大样标价200的那两枚)也应是原母,但华谱没有定论.这两枚一枚流到新加坡后转到日本,另一枚也在日本.同灌出的还有30余枚,其中有两枚在北宋专家王先生处收藏,另还有几枚听说在吕长礼手中收藏,其余下落不明,这批原母为一北宋古墓所出,同时有墓志伴随,此人是北宋钱监的官员.
    另大家都知道北宋铸钱量极大动不动就几十万贯,用雕母翻母钱是翻不出多少雕母就废了,因为雕母是非金属(可能有极极少数是金属锡或铅),所以用一枚雕母翻出几十--几百原母,用原母在翻出大量的成千上万枚母钱,才能达到铸出几十万贯的行用钱.
    十几年前日本就从母钱着手研究,国内也一直研究也掌握大量的实物,原母一词是中国钱币学会会刊刊登专家的论文所定的,"初八"泉友怎能说我是一家之言,给人误导呢??
    另chuba泉友能否拿出一些实物来证明一下你的论点.纸上谈兵没有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7 22:54:51编辑过]

    离线 长安泉虫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35楼 发表于2004-03-18 07:01:00

    以下是引用丁yi001在2004-3-17 22:43:00的发言:
    回chuba 泉友!
    你说我原母一词用的不当,我来解释北宋的母钱概念应与清钱有些区别.
    原母一词是前辈国内外专家提出的,不是我定名的,而且前辈专家们见过的原母钱应以10枚以上经验才定为原母,(大家看华谱有两枚元丰大样标价200的那两枚)也应是原母,但华谱没有定论.这两枚一枚流到新加坡后转到日本,另一枚也在日本.同灌出的还有30余枚,其中有两枚在北宋专家王先生处收藏,另还有几枚听说在吕长礼手中收藏,其余下落不明,这批原母为一北宋古墓所出,同时有墓志伴随,此人是北宋钱监的官员.
    另大家都知道北宋铸钱量极大动不动就几十万贯,用雕母翻母钱是翻不出多少雕母就废了,因为雕母是非金属(可能有极极少数是金属锡或铅),所以用一枚雕母翻出几十--几百原母,用原母在翻出大量的成千上万枚母钱,才能达到铸出几十万贯的行用钱.
    十几年前日本就从母钱着手研究,国内也一直研究也掌握大量的实物,原母一词是中国钱币学会会刊刊登专家的论文所定的,"初八"泉友怎能说我是一家之言,给人误导呢??
    另chuba泉友能否拿出一些实物来证明一下你的论点.纸上谈兵没有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7 22:54:51编辑过]

    支持!!王方闽老师那两枚原母我见过实物!

    离线 guo-huang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9-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36楼 发表于2004-03-18 07:15:00

    以下是引用tanzhiwen在2004-3-17 21:52:00的发言:
    同样有点疑问,三个钱字体有些许差别(如元字的头,宝字的左足和通字的走之),如果是同一母钱所铸,字体应无差别。


    从“通”的走之也可看出,这三枚前未必是同源的,从铸造工艺上说,文字大小、笔划粗细发生变化是可能的,但字形不能变。但如果作为否决丁版主的理论依据的话,也并不充分,因为雕母不可能只雕一枚,水平再高的工匠也不可能雕出两枚完全一致的来,因此这三枚钱可能出自三枚不同源的三枚雕母(但可能是出同一工匠之手),毕竟同源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离线 丁yi001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37楼 发表于2004-03-18 07:28:00

    另chuba 泉友你说我没有拿同版的比较,请您仔细看看是不是同版!
    您说我不懂铸造工艺,我是不太懂,但大家都知道铸钱是有一定量的冷缩但很小,加之要磨去毛边又小了一些,所以要一级一级的小下去,这是起码的常识!
    至于字的粗细我并没有说就是这个原母翻出的,只是比较, 意思是说一个雕母(祖宗)传下的子子孙孙  因为爷爷多了,儿子也要多,孙子还要更多所以产生一些小异,但这些小异都是同根生!
    清钱的母钱概念要比宋钱清晰多了,因为社会在发展在进步! 不要拿请钱来比宋钱

    离线 丁yi001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38楼 发表于2004-03-18 07:51:00

    两枚雕母就是两个版别!
    例如:由一枚雕母翻出100枚原母,这100枚要发分给5个工人来磨边修整,就会产生好多边缘的阔细之分,有流铜的还要修整字口,就会产生字的粗细之分,而之后就会有成千上万个小异的产生! 在版别里只属于小异!
    有多少个雕母就有多少个版别,而且还有明显的变化!
    我发的3枚应是一枚雕母以下产生的不同原母再在产生的母钱和子钱!

    离线 天一阁
    荣誉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29
    最后登录
    2024-10-11
    39楼 发表于2004-03-18 08:19:00

    是母,有对比更可了解宋母的原貌,宋母当时只是拿来翻铸子钱,并没有必要搞得很神秘。请说不是的泉友拿实物说话。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4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