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和说得有理,我也这么认为。chuba却把原母理解成雕母了。对版别的细分,没人能够比得上丁版主,况且丁版主拥有实物(上手),光看着图去提出质疑,多余了。]
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学者,只不过是一个钱币爱好者,关于北宋母钱,现在的著作太多了,也不想去重复了,但我想说的是,母钱鉴定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北宋钱量浩大,我想看过很多的不在少数,丁版主对北宋钱版别研究之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也是很佩服,但北宋母钱不是的"理论"和他的"实际"就能搞懂的,而还应该回到实物上的,这样我想,才能经的起时间的推敲,我想,这也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关于愿母的文章.我看过,但不象各位所说的,关于宋代的铸钱工艺,我个人认为.现应该有手雕钱样上呈,在有雕母和少量铸造的样钱颁发各道.而各道则依式雕母,铸母模.而北宋钱铸量浩大.母钱难免不够要,就用部颁样钱做母,铸造子钱.也是有可能的.关于北宋的雕母不是硬金属的不宜翻铸,我想不太现实,今有出土木质母钱,用于铸造铁钱,要是雕母不用来翻砂铸钱,那就真是给达官贵人奉禄之钱了,试想,出现雕母---原母---母钱---子钱的程序.那母钱还有什么用呢,那母钱还有什么用呢?我想,所谓的"愿母"就是雕母,也就是祖钱.而不是用雕母在铸造什么原母,在用什么愿母铸造母钱,在用母钱去铸造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