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17 转到
    查看 26569 | 回复 162

    雕母——咸丰宝直当十铁钱的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黄巢.
    二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2-13
    最后登录
    2025-06-21
    70楼 发表于2007-08-21 16:53:00

    答少版主:黄色箭头四道U形砸痕形状相似,为同一硬物所致。红色箭头条形砸痕形状也相似,也为同一硬物所致。这正常吗?自然过程中,能形成这样有规律的砸痕?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1 9:03:25编辑过]

    离线 金刀客
    论坛版主
    荣誉
    2021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2
    注册时间
    2003-01-28
    最后登录
    2025-10-08
    71楼 发表于2007-08-21 17:25:00

    感觉很好

    离线 金刀客
    论坛版主
    荣誉
    2021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2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2
    注册时间
    2003-01-28
    最后登录
    2025-10-08
    72楼 发表于2007-08-21 17:26:00

    很好的帖子,短期固定.

    离线 南汉泉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73楼 发表于2007-08-21 19:14:00

    以下是引用少泉在2007-8-21 2:01:00的发言:问您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出这些砸痕是人为的?依据是什么?是呀,依据是什么?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7-03
    最后登录
    2025-01-02
    74楼 发表于2007-08-22 15:12:00

    好钱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5-03-30
    75楼 发表于2007-08-22 16:23:00

    以下是引用新兵在2007-8-18 9:01:00的发言:呵呵,这样的雕母? 无法认同。懒得回答那些不着调的质疑,只是想起一句诗:一匹马第一次见到一峰骆驼,摇摇头说:“这匹马,大的不象话,还是个驼背。”

    离线 四季绳红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5-31
    最后登录
    2025-10-03
    76楼 发表于2007-08-22 17:11:00

    以下是引用铁扇子在2007-8-22 8:23:00的发言:懒得回答那些不着调的质疑,只是想起一句诗:一匹马第一次见到一峰骆驼,摇摇头说:“这匹马,大的不象话,还是个驼背。”高!

    离线 forever3.7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5-09-25
    77楼 发表于2007-08-22 19:00:00

    以下是引用我踏月色在2007-8-15 19:55:00的发言:呵呵,有幸第一时间上手观赏,好喜欢!一生难遇的好东西啊!我想和你握握手~~:)

    2021-06-11 转正
    离线 于是之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8-30
    最后登录
    2021-04-10
    78楼 发表于2007-08-22 20:05:00

    以下是引用tcrc在2007-8-15 21:42:00的发言:宝直局的师傅们就这点道行?兄过于执着于文字了,这枚钱还真的未必出自直局之手。钱老执着于部颁祖、母、样于地方局的观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兄就没有所感悟吗?话说多遍已然无味,不过该重复的事实还是要重复的:咸丰三年、咸丰四年,两次颁着各地鼓铸大钱的上谕,都是规定则例的,各省督抚的上折也都是依例鼓铸,提到颁样的很罕见;咸丰四年惠王试铸铁钱折呈样的是“铸成钱枝、连沙模一并恭呈御览在案”,与之前户部呈送减重大钱式样时“谨将各项式样祖钱、母钱及行使制钱各一枚,恭呈御览”有着明显不同。铁钱的雕母说本来就比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户部以及各省鼓铸章程,只有各项鼓铸则例,并没有文字样式等的具体出处,咸丰四年户部关于各省立官钱局广铸大钱一折,大钱推广一年仅山西等四省先后奏咨遵行,结合实物,户部颁行祖、母、样于地方局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存在空间。当然,一时一地对某一年某一卯钱的控制,是可能存在的,孤例就是孤例,不是则例就没有办法推广延伸的其余的时期和地域,毕竟孤例不证呀。兄将此钱从图上看的一些不爽的地方怨及工匠,直局工匠何其冤哉!

    离线 tcrc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6-07
    最后登录
    2021-04-10
    79楼 发表于2007-08-22 20:10:00

    以下是引用于是之在2007-8-22 12:05:00的发言:兄过于执着于文字了,这枚钱还真的未必出自直局之手。钱老执着于部颁祖、母、样于地方局的观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兄就没有所感悟吗?话说多遍已然无味,不过该重复的事实还是要重复的:咸丰三年、咸丰四年,两次颁着各地鼓铸大钱的上谕,都是规定则例的,各省督抚的上折也都是依例鼓铸,提到颁样的很罕见;咸丰四年惠王试铸铁钱折呈样的是“铸成钱枝、连沙模一并恭呈御览在案”,与之前户部呈送减重大钱式样时“谨将各项式样祖钱、母钱及行使制钱各一枚,恭呈御览”有着明显不同。铁钱的雕母说本来就比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户部以及各省鼓铸章程,只有各项鼓铸则例,并没有文字样式等的具体出处,咸丰四年户部关于各省立官钱局广铸大钱一折,大钱推广一年仅山西等四省先后奏咨遵行,结合实物,户部颁行祖、母、样于地方局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存在空间。当然,一时一地对某一年某一卯钱的控制,是可能存在的,孤例就是孤例,不是则例就没有办法推广延伸的其余的时期和地域,毕竟孤例不证呀。兄将此钱从图上看的一些不爽的地方怨及工匠,直局工匠何其冤哉!你···你你···有本事你别用史料·····你这是想象力严重不足!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17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