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同意鐵兄所說母錢沒有標準,大家都知道工戶兩部是鑄錢的機構,雕造母錢的工匠是專業和世代相傳,不因朝代交替而煙沒,所以順治早期錢有崇禎晚期的色彩,而且,清母錢的標準是有圖文並錄,製作細節,請看故宮清錢譜上的母錢就不是普通的樣貌.試想一枚母錢若是製作不精,重量不對,惡性循環,市場很快遍佈惡錢,私鑄充斥,嚴重會導致通貨澎脹,漎觀在大量北宋錢來看質量還是不錯,故推論北宋母錢的質素比普通錢高一線.由於北宋錢鑄量大,版別多,錯字体和有對錢的出現,多年前我在舟山錢幣撰文初探北宋鑄錢法,提出北宋母錢的鑄製首先用標準化無文的銅坯印成沙腔,再用坭字模壓在沙腔製成母錢,省時省雕工,並影響了畢升創造活字印刷法,最近也有日本泉家提出此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 17:53:4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