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楼的消消气,犯得着吗?我好象没有说母钱穿孔一定不周正,光洁度一定不好,只是说母钱的这些特征是人们从存世的实物反过来归纳推断出来的.是一家之言又怎么了?没有触犯哪条法律吧?目前还找不到古代官方关于母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拔模斜度,穿孔的精整程度和光洁度的规定,就只能通过实物分析比较了,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按照你的说法要有这个/必须那个,那你说说拔模斜度应当是多少度?光洁度又应当是几个花?穿孔的每两个对边的不平行度度又应当小于几度?这个规矩是宋朝的,明朝的,还是清朝定的?你找的出根据吗?说白了,就是近人从实物归纳出来的.你见过北宋铁母没有,有几个看得出具有拔模斜度,你知道咸丰宝福局的铸造特点吗?你知道清朝宝泉局普通小平和戴书小平吗?它们的制作区别在哪,你回去自己比较就知道了.就该明白不单是不同朝代.不同地点的货币制作要求不同,就连同一钱局的同一年号钱也千差万别.部颁怎么了?又有几个局按照部颁式样铸钱了?多数省府还不是自行其是搞自己的一套.为什么崇宁通宝有边炉?就是因为它们的字体,质量,铜质具有明显差异,若同几种细字版相比吗?它们的母钱精整程度能一样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铸造水平也不同,统治者要求也不同,这些都影响了钱币铸造质量.如金朝大定时铸钱不惜工本,每年铸钱14万贯,成本却达80万贯,所以大定钱质量很高.这是玩钱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