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52170 | 回复 72

    [讨论] 宋钱铸币工艺或有新发现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hangshu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3-27
    最后登录
    2025-04-22
    40楼 发表于2024-08-31 06:52:26

    说明行篆对铸?

    离线 沭小乙
    实名认证
    好评
    9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2-13
    最后登录
    2025-05-20
    41楼 发表于2024-08-31 10:13:05

    学习

    身份证已确认:乙合昌  江苏省沭阳县

    离线 一凡11
    实名认证
    好评
    5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7-03-31
    最后登录
    2025-05-19
    42楼 发表于2024-08-31 11:34:56

    有意思

    2021-04-13 转正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10-29
    最后登录
    2025-05-15
    43楼 发表于2024-08-31 15:02:27

    围观学习。。

    入会时间:2005-06-22

    离线 xingmu
    实名认证
    好评
    10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10-28
    最后登录
    2025-05-20
    44楼 发表于2024-08-31 16:00:41

    古人:我擦,拿错了,重新搞下。

    身份已验证: 李春 浙江兰溪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11-07
    最后登录
    2024-10-05
    45楼 发表于2024-08-31 17:17:56

    学习

    离线 kaiyunzai
    四级发帖
    好评
    10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3-29
    最后登录
    2025-05-17
    46楼 发表于2024-08-31 19:43:19

    对钱很近。。

    正式会员
    好评
    7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5-22
    最后登录
    2025-05-19
    47楼 发表于2024-08-31 19:46:03

    进来学习

    离线 桢桢
    普通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4-11
    最后登录
    2024-09-13
    48楼 发表于2024-09-01 08:19:59
    素手锋芒: 叠字铸造成因的母钱掉落说,个人感觉并不成立,既不客观也不符合两宋的制铸工艺。
    翻砂不管是单拓还是叠拓,以砂箱的翻转间隙,砂腔不可能造成币体的大距离移位,接近铸币大小的距离加之砂范阻隔,根本不可能产生25MM左右这么大的位移。
    如果是掉落,同样以砂箱翻起的距离和砂范的硬度,4-5克的铜钱摆脱砂范的摩擦阻力自然掉落,也不可能在砂型上形成清晰印记。
    以现在可知可靠的零星翻砂法铸造工艺记载,夯砂是北宋翻砂法必备工艺,也是推定北宋翻砂法脱离范铸的主要依据,夯砂后的砂范都可以摆脱范铸法的烧制定型,那硬度和表面张力可见一斑。一个4-5克的东西,别说翻箱掉落,哪怕就是手持掉落,也不可能形成叠字印记。
    正如我支持的两宋多种制铸工艺并存,而非是单一翻砂法。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篆书在下,后期制铸时候发现了行篆铸量差异,或者人为增加行书铸量,将篆书的范印覆砂抹平,然后又印拓上了行书,因为后面覆砂的粘性强度出了问题,导致覆砂后的砂范表皮脱落,砂型地章下篆书印范的痕迹就显露了出来,再次行铸的时候,就出现了类似这种深浅不一的隐起状叠字铸币特征,观察铸币的穿郭,也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这样的考证和推导是不是更符合此枚实物特征呢?当然,这样的推断前提是此币排除一铸一散一夯的翻砂工艺。
    诚如之前一位泉友发的崇重背“三星”,如果是翻砂法铸币,背“三星”必须要是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随机流铜,那可以试想一下,随机出现,随机形态,随机情况下,同版式下出现同位置,同形态的“三星”几率到底有多大?我想,这种翻砂随机性概率应该为零,没问题吧?
    如果“三星”特征是母钱特征遗传,那么我们现在推定宋母的方式方法,理论依据,就要全盘否定。
    如果“三星”特征是可使用的陶化循环范,是固定范模下的固定瑕疵,那么一切是不是都说的通了。
    如果这些年钱监考古发现的所谓的当时三产砖胚不是砖胚,就是当时还没有印拓和烧制的范胚,是不是也就合乎情理了。
    同理“三星”成因推导考证这枚叠字铸币,是不是也十分契合呢?
    我是新手,不懂瞎说。字多不一定有道理,单纯以币论币实事求是的讲道理,真的是在抛转,引不引玉不奢望,各抒己见,别碰就好。
     

    这位老师对学术研究很认真,也挺负责任的,持不同意见的应出示不同的论据看法,哪怕只提出一个论点,让同论点的老师接着提供论证,这样有利于学术研究。我想学术研究不要奔着自己的利益去研究,那样容易进入死胡同钻牛角尖,更不要去人身攻击,冷了别人的心。

    离线 素手锋芒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3
    49楼 发表于2024-09-01 09:41:41
    该用户已被禁言
    — 此帖于 2024-09-01 09:42:58 被 素手锋芒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