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52756 | 回复 72

    [讨论] 宋钱铸币工艺或有新发现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兵泉斋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7-14
    最后登录
    2025-09-12
    20楼 发表于2024-08-30 11:32:13

    啥价

    离线 山之夕
    正式会员
    好评
    872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9-28
    最后登录
    2025-09-12
    21楼 发表于2024-08-30 12:04:40

    跟一枚一面能看出是元丰,另一个不知道是什么


    1724990680074.xfile.jpg
    2025-04-10 转正
    离线 素手锋芒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3
    22楼 发表于2024-08-30 12:33:12
    该用户已被禁言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2-29
    最后登录
    2025-01-04
    23楼 发表于2024-08-30 12:52:50
    泉娃01: 个人认为宋母是木制,只有铁母是木制翻砂成铜质后再使用。

    小学毕业的都学过活字印刷,偏偏就有人装傻

    2024-03-05 转正
    离线 泉志闲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5-23
    最后登录
    2025-09-10
    24楼 发表于2024-08-30 15:48:06
    素手锋芒: 叠字铸造成因的母钱掉落说,个人感觉并不成立,既不客观也不符合两宋的制铸工艺。
    翻砂不管是单拓还是叠拓,以砂箱的翻转间隙,砂腔不可能造成币体的大距离移位,接近铸币大小的距离加之砂范阻隔,根本不可能产生25MM左右这么大的位移。
    如果是掉落,同样以砂箱翻起的距离和砂范的硬度,4-5克的铜钱摆脱砂范的摩擦阻力自然掉落,也不可能在砂型上形成清晰印记。
    以现在可知可靠的零星翻砂法铸造工艺记载,夯砂是北宋翻砂法必备工艺,也是推定北宋翻砂法脱离范铸的主要依据,夯砂后的砂范都可以摆脱范铸法的烧制定型,那硬度和表面张力可见一斑。一个4-5克的东西,别说翻箱掉落,哪怕就是手持掉落,也不可能形成叠字印记。
    正如我支持的两宋多种制铸工艺并存,而非是单一翻砂法。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篆书在下,后期制铸时候发现了行篆铸量差异,或者人为增加行书铸量,将篆书的范印覆砂抹平,然后又印拓上了行书,因为后面覆砂的粘性强度出了问题,导致覆砂后的砂范表皮脱落,砂型地章下篆书印范的痕迹就显露了出来,再次行铸的时候,就出现了类似这种深浅不一的隐起状叠字铸币特征,观察铸币的穿郭,也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这样的考证和推导是不是更符合此枚实物特征呢?当然,这样的推断前提是此币排除一铸一散一夯的翻砂工艺。
    诚如之前一位泉友发的崇重背“三星”,如果是翻砂法铸币,背“三星”必须要是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随机流铜,那可以试想一下,随机出现,随机形态,随机情况下,同版式下出现同位置,同形态的“三星”几率到底有多大?我想,这种翻砂随机性概率应该为零,没问题吧?
    如果“三星”特征是母钱特征遗传,那么我们现在推定宋母的方式方法,理论依据,就要全盘否定。
    如果“三星”特征是可使用的陶化循环范,是固定范模下的固定瑕疵,那么一切是不是都说的通了。
    如果这些年钱监考古发现的所谓的当时三产砖胚不是砖胚,就是当时还没有印拓和烧制的范胚,是不是也就合乎情理了。
    同理“三星”成因推导考证这枚叠字铸币,是不是也十分契合呢?
    我是新手,不懂瞎说。字多不一定有道理,单纯以币论币实事求是的讲道理,真的是在抛转,引不引玉不奢望,各抒己见,别碰就好。
     

    老哥你谦虚了,你这知识感觉好专业

    在线 古泉拙阁
    正式会员
    好评
    51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1-23
    最后登录
    2025-09-12
    25楼 发表于2024-08-30 16:50:05

    跟几个旧藏,有几个已经卖了


    1725007802185.xfile.jpg
    2020-11-11 转正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09-12
    26楼 发表于2024-08-30 17:14:03

    能证明以下观点:1.宋钱为翻砂工艺,该现象为另一枚母钱二次印压结果。2.行书篆书可能同时对铸。   这种现象不多见,但有见过这种叠字不同书法的钱,甚至是不同纲目钱叠字。赞同一楼观点,也可能是工匠未发现砂型已被印过后重新拿另一枚母钱印了一次。

    — 此帖于 2024-08-30 17:14:36 被 泉虎头 编辑过 —
    2023-06-25 转正
    离线 萧方
    永久会员
    好评
    18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9-11
    27楼 发表于2024-08-30 17:14:29
    素手锋芒:

    叠字铸造成因的母钱掉落说,个人感觉并不成立,既不客观也不符合两宋的制铸工艺。

    翻砂不管是单拓还是叠拓,以砂箱的翻转间隙,砂腔不可能造成币体的大距离移位,接近铸币大小的距离加之砂范阻隔,根本不可能产生25MM左右这么大的位移。

    如果是掉落,同样以砂箱翻起的距离和砂范的硬度,4-5克的铜钱摆脱砂范的摩擦阻力自然掉落,也不可能在砂型上形成清晰印记。

    ...

    是对牛弹琴啊

    其实只要是有一点铸造知识的人

    就能根据实物看出唐宋铸币基本上不可能是标准的翻砂工艺

    可惜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2020-04-15 转正
    离线 泰和二年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09-27
    最后登录
    2025-09-10
    28楼 发表于2024-08-30 17:18:38

    随机掉落纯熟扯淡,穿口位置正中心刚好在一个点上,这么巧吗?这个钱可以说明北宋铸币时穿口先确定位置且固定,然后把印模按穿口的位置压下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钱正反面穿口旋转不规则角度,这个钱也是字体好像绕着正中心旋转45度一样。证明了应该是某种叠铸法!

    2023-03-27 转正
    离线 素手锋芒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3
    29楼 发表于2024-08-30 18:55:43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