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43
主题
2977
帖子
3063
积分
从来不买宋母
1241
3177
5677
刘晶晶: 既然铁母存在,铜母必须存在。
言之有理
2
584
588
这个纯属臆测,铜和铁材质不同,热膨胀系数也有差别,工艺不同也不是不可能,得靠证据说话。
52
29396
3万
谢谢,学习
53
614
720
学习
257
3064
3578
说来说去,都是看别人写得贴子,都是前辈们辛苦积累的经验。有本事都自己钻研去。你喜欢就玩,不喜欢就不玩。又啥都是割韭菜,我不玩宋母,宋就没有母,我就认铁母,清钱就有母...都是吃瓜群众!安心吃你们的瓜去吧,这不是爱泉人的心态,何必在意“母”这说法。是美泉我都爱﹉
50
1188
1288
刘晶晶:既然铁母存在,铜母必须存在。
既然铁母存在,铜母必须存在。
有没有这种可能,所谓“铁母”并不是用来翻铸铁钱的母钱,而是当时用铸铁钱的钱范铸的一些铜币?
因为几种已知的甚至公认的宋“铁母”,其精度并不比同类铁钱强,直径也不比铁钱大,甚至略小于铁钱!
只是铁的不耐腐蚀,所以几乎找不到完美的铁钱,而铜钱则不然,保存至今的完美品甚多。
133
4388
4654
学习了
23
2616
2662
宁献王朱权:正因为有移范,才能说明这些钱都是印范法吧,这些已经有明确论断了,就是“钱币铸造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面背两范的错位”,如果宋钱使用翻砂法,那为什么清钱几乎没有移范等现象产生那为什么宋代以前印范法铸造的五铢乃至开元都没有大移范现象?如果宋代采用印范法,那是传承了近千年的成熟工艺,怎么会开倒车?只能是宋代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工艺,在生产中逐渐改良才会有这种情况。延续至明清,则工艺又成熟了。
正因为有移范,才能说明这些钱都是印范法吧,这些已经有明确论断了,就是“钱币铸造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面背两范的错位”,如果宋钱使用翻砂法,那为什么清钱几乎没有移范等现象产生
那为什么宋代以前印范法铸造的五铢乃至开元都没有大移范现象?如果宋代采用印范法,那是传承了近千年的成熟工艺,怎么会开倒车?只能是宋代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工艺,在生产中逐渐改良才会有这种情况。延续至明清,则工艺又成熟了。
22
6567
6611
他们说了什么被禁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