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5708 | 回复 53

    道光 大天子万年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麥當勞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0楼 发表于2003-10-23 06:35:00

    蓝色玫瑰泉友有民爐鑄花錢的證據嗎?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5-01-07
    11楼 发表于2003-10-24 03:09:00

    有些东西是很难拿出证据来的,特别是花钱,浩如烟海,且少有文字记载,和古贷币不同,古贷币中也有一些没有记载的东西。因此见仁见智是正常的,不好一言定论。对这种现象,有经验的人也只是凭感觉,看文字和内容,看铜质,看形制,看包浆,看地方风格,不过如此。

    离线 麥當勞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2楼 发表于2003-10-24 04:09:00

    那就不要肯定是民爐

    主張花錢皆官爐 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幾十年來也只有我提出此論點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5-01-07
    13楼 发表于2003-10-24 06:46:00

    我对花钱外行,但对花钱皆官炉不敢苟同。对此,难在没有历史文献可证。货币除少数朝代允许民铸外,多由政府的钱局铸行,这是没有疑问的。而花钱精劣不一,有些宫钱类系官炉也是没有疑问的,如有些天下太平、万寿无疆背大雅等。但多数花钱是商品,是民间工艺,民间百姓有各种需求用到花钱,就有市场,民间的作坊就可以生产。也不排除官方提供钱样和原料由民间浇铸,类似瓷器的官搭民烧。但大多数还应是民产,政府不可能也没必要垄断。现在的造币厂除了极少的纪念币外,也不生产类似的东西。这个问题,大家多讨论有好处。

    离线 麥當勞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4楼 发表于2003-10-24 07:14:00

    齐庚先生 不知您下面這段話 有無證據? 若有的話 請提出讓我參考 期能證實我多年的主張是錯誤的.

    [但多数花钱是商品,是民间工艺,民间百姓有各种需求用到花钱,就有市场,民间的作坊就可以生产。也不排除官方提供钱样和原料由民间浇铸,类似瓷器的官搭民烧。但大多数还应是民产,政府不可能也没必要垄断]

    离线 麥當勞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5楼 发表于2003-10-24 07:32:00

    一直以來 只要有人乍聞我[花錢皆官爐]的主張 都會和我辨論一番.

    這本只是我個人的一個思考方向 當然不必跟我[茍同].
    大家如果都無法提出證據 就當一個研究的方向.

    但在同樣提不出證據的情況下 只要求我不能說[花錢皆官爐] 卻認可自己說[花錢有民爐]是否有點霸道?
    因提不出證據 我評花錢(不包括玩錢) 一向不談官或民鑄.如此誰又能肯定民爐呢?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5-01-07
    16楼 发表于2003-10-24 07:44:00

    麦先生,原谅不知您尊姓。我之希望就此讨论,正是由于大家(至少还没有人能证实)没有证据,否则就没必要了。总之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中国历史多语焉不详,给后人带来不少麻烦,看到您提出花钱均出自官炉,遂感到这是一个待解的课题,大家不要一味只关注包浆、文字、图案典故、价格等,对这个问题也应搞明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我是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把它搞明白,也算对花钱泉友的交待,看来又要钻故纸堆了。明天要出差,今天不能多讨论了。谢谢您在贴子中对花钱的诸多精论,我受益匪浅!日后讨教,望不吝赐教。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5-01-07
    17楼 发表于2003-10-24 07:48:00

    霸道?

    离线 麥當勞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8楼 发表于2003-10-24 07:57:00

    造成我違反傳統看法 而認為花錢[可能]都是官爐(至少清花錢)的理由如下:

    1.古代銅稀少而來源有限 又可鑄造偽幣和武器 因此管制甚嚴 .
    2.若民爐可鑄花錢 造偽幣就極其容易. 與其開放民鑄 不如禁止來得容易管理.
    3.花錢實物討論到最後 多數會有官爐的影子....
    4.我發現很多古代銅鐘.鐵鐘 說得出來源的多是鑄幣廠鑄的.

    离线 ly552000
    论坛版主
    好评
    6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9-29
    19楼 发表于2003-10-24 07:59:00

    此钱应为云贵地区某炉的官铸品!很少见!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