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1733 | 回复 72

    [讨论] 从郡国 赤仄 开始谈五铢的版别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庄子
    实名认证
    好评
    45
    差评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7-05-29
    最后登录
    2024-06-05
    楼主 发表于2014-08-16 20:08:03

    五铢钱的分类辨别一直是我们这些初学古钱者的难题,铸造期间跨越近七百年,更替了西汉,新,东汉,三国,南北朝,隋,关键是面文就两个字五铢,和北宋,明清年号钱完全不一样。那套一目了然的辨别方法在五铢这里不适用。


    20年前收集五铢时除了南北朝私铸,隋五铢外,其他根本搞不清哪个归哪个。也没奢望能搞清楚。后来慢慢才分清了东汉五铢,魏五铢,但西汉五铢一直不能再细分,感觉是个难点,特别是里面还夹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赤仄,一般人不敢碰啊。能分清郡国,三官五铢就不错了。



    最近有幸购买了一些五铢,同时拜读了,佩园主人《从一批赤仄五铢钱看郡国赤仄三官的辨识》,温磊《五铢钱币初始终结铸造时间轴》,《秦汉钱币研究》,《五铢图考》,再结合自己对五铢的认识描述一下我对五铢分类的看法。
    希望能给初学者一些参考,以下观点都是个人的总结,不对的地方希望跟帖改正。


    同时说明我不是辨别五铢版别专家,请不要发图问版!


    对五铢钱的分类,首先是大分,郡国,三官,东汉,三国,南北朝,隋。这个里面我重点想说的是西汉五铢。
    五铢钱因为只有两个字,所以另外一个信息非常重要。
    那就是 - 形质 -,简单的说就是形状和质地。年号钱的分类95%由文字就可以分辨(5%符号),但是对于五铢钱,分类50%靠文字,50%则要靠型质。
    这形质里面质地(青铜合金)我们凡人也分辨不出,除了重量,就剩下形状了,这形状里面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五铢钱背,这个是很多人不重视的一个地方。其次是面廓。

    先从三铢钱说起,不要看什么典籍资料,一看图就知道三铢钱是半两之后,五铢铸造之前的钱,凭什么这么说,看背吧,三铢钱背是不是和四铢半两一个样。一个方法一个模子改铸的。

    接着是郡国五铢,先说文字,郡国五铢的字有特点:
    1.五铢二字较方正,通俗点说,就是宽,矮。
    2.五字近直交。这个是什么意思,直交五就是隋五铢,近直交就是比较直的意思。
    看图。



    3.铢字金字圆点或者近圆点。
    4.穿上有竖纹,穿上下有横杠,有决纹,穿上有倒三角,有出头铢。
    5.文字隐起。




    下面说形质:
    1.一般重4g以上。
    2.面廓轮,背廓轮高,且细(近似刀刃?)
    3.背穿也较高,且不规整,正方形的四个直角不尖,有弧度,还往往有裙边。
    如图





    以上的说明不包括郡国私铸钱。这些私铸钱我没见过,应该是同类但是重量,大小都不及的钱。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郡国五铢里面应该包含两种钱,一种是中央上林铸造的钱,一种是封国铸造的钱,这个该怎么分?
    这个只有推测了,我大胆推测有标记的都是中央铸造钱。


    五铢钱的上横郭、穿下半星、穿角四决纹标识纹记是西汉上林铸钱的特有标志。
    第一,之后的三官五铢钱保留了其中的上横廓,穿下半星,四决。应该是有渊源关系的。第二就是郡国既然想铸钱我想他们没必要铸造出特点来让人辨识,应该越低调越好,最好不要被人识,能流通就可以。
    中央则想与郡国有区别所以才特意铸造出点记号来。
    第三,听说出头铢就出于陕西,其他地方不出,这是否也是一个证据?




    下面就是赤仄钱了先看记载:
    《汉书食货志》:“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
    《汉书食货志》又记:“是岁,(张)汤死而民不思,其后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令三下非三官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
    《食货志》记载:“郡国铸钱,民多奸铸”,“自造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

    以上我总结出几点:
    1.赤仄钱是中央上林铸造的,目的是一当五兑换郡国钱,原因是郡国钱轻。什么钱轻,郡国官铸钱不轻,重4g以上,五铢实际才重3.25g,很明显是郡国的民多奸铸的钱,说的很明白,兑换的是郡国的私铸钱。郡国铸币是中央允许的,但郡国不管私铸,导致货币混乱,那么好,中央来管,我铸造新钱来整顿市场。很多人误会是为了一当五兑换郡国官铸钱,这个是不可能的,情理不通,也不可行。因为铸造的赤仄钱也是五铢,也是4g左右的钱,如果真要是铸造能一兑换五个郡国官铸钱的话除非用其他面文,或者重量上,直径上有较大区别才可行。所以我说用来兑换郡国官铸五铢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是一当五兑换郡国官铸钱的话,应该也要同时宣布禁止郡国官铸钱使用才对啊,可以没有,《汉书食货志》说的很清楚,禁止郡国钱是在赤仄废之后的事!

    2.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实际兑换中就算是兑换轻小的私铸郡国钱,赤仄钱也是占大便宜的,按照一枚私铸郡国钱2g算,那估计五枚私铸郡国钱就能抵2-3个赤仄钱,所以说赤仄钱贱了。
    民巧法用之的意思我估计就是囤积私铸郡国钱,或者部分奸人也把官铸郡国钱也当成私铸钱来兑换,或者在政令不通的地方把郡国官铸钱也当成赤仄钱来兑换五个私铸钱,导致: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铸钱。中央只有全面禁止郡国钱了。

    3.结论,赤仄钱是一种新钱,肯定不同于郡国五铢(包括中央铸造的)。但是没有与郡国五铢有明显的区别。是一种类似的但不同的钱。与中央铸造的五铢有渊源关系。我个人认同满城汉墓的盒装五铢钱就是赤仄钱,所以我推测赤仄钱有以下特点:
    基本都是上横廓,穿下星,四决,可能没有素面。
    4g以上,边宽2.5mm。这几点都是和中央上林(郡国)五铢同样的特点。
    那么不同的地方呢?
    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背,二是面廓。

    背比郡国钱平,也就是背穿,背廓没有郡国钱那么高了,工整了。
    如图。






    五铢两字也有特点,较郡国五铢的字长了,特别是五字开始缓曲了,什么叫缓曲,就是五字中间交叉的笔画开始弯的更厉害了。


    有点像8字。






    金字圆点不那么圆了,隐起少了。但是整体还是和郡国差不多,甚至光看面可能误认为郡国钱。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廓。
    大家可以看郡国钱的面廓都是细的,近似刀刃。如图。











    但是赤仄钱把面廓加宽了,阔轮是赤仄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为后来的五铢钱都开始阔轮了,而且大家喜欢在三官五铢里面找赤仄所以才会忽视这个最重要的特征。
    要知道铸造赤仄钱时,天下只有郡国五铢,如果突然出现了阔轮,很容易辨识是一种新钱。当时对于这种新式的阔轮钱的叫法是否就是赤仄呢?我大胆推测一下。
    如图
    以前大家都在三官钱里面找赤仄钱,我认为应该在郡国钱里面找赤仄钱才是正确的。

    离线 changderen
    七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5-27
    最后登录
    2024-06-07
    1楼 发表于2014-08-16 20:09:11

    学习。

    离线 泉道古今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8-08
    最后登录
    2021-06-11
    2楼 发表于2014-08-16 20:11:03

    有见解,学习了!!谢谢楼主!!

    离线 大观在上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5-21
    最后登录
    2016-08-11
    3楼 发表于2014-08-16 20:37:26

    学习

    离线 说到做到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8-01
    最后登录
    2016-08-11
    4楼 发表于2014-08-16 20:39:47

    学习

    离线 天官赐福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3-30
    最后登录
    2021-04-12
    5楼 发表于2014-08-16 20:55:46

    谢谢楼主,学习了。

    离线 文星高照
    四级发帖
    好评
    4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8-17
    最后登录
    2024-03-01
    6楼 发表于2014-08-16 21:06:01

    好贴,楼主辛苦,学习

    离线 携琴听泉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1-25
    最后登录
    2021-04-11
    7楼 发表于2014-08-16 21:13:59

    好贴,楼主辛苦

    离线 KAJA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5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2024-06-06
    8楼 发表于2014-08-16 21:15:23

    与郡国同时铸造的还有直属中央的钟官五铢,赤仄,上林三官五铢前身。而郡国五铢亦有元狩年初铸型。。。。根据同时代三铢推断,元狩时五铢也是不修边,只是简单去除刺手的毛刺,,,

    — 此帖于 2014-08-16 21:18:39 被 KAJA 编辑过 —
    离线 五彩泉
    一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23-05-07
    9楼 发表于2014-08-16 21:22:51

    学习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