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 20 转到
    查看 29652 | 回复 192

    真正咸丰当十母钱!!!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海流
    四级发帖
    好评
    7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8-24
    最后登录
    2023-06-03
    120楼 发表于2006-07-03 02:30:00

    真好。

    在线 崇泉阁
    正式会员
    好评
    4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6-14
    最后登录
    2024-06-08
    121楼 发表于2006-07-03 06:27:00

    个人认为是頒样或呈样,非母!大钱是否存在母钱尚值得探讨!另想请教扶摇子先生,您所说的故宫库房的母钱,是您个人的观点吗?还是确有史料记载?您认为咸丰大钱都是母钱翻铸吗?您认为<<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铸钱工艺对吗?晚辈泉学疏浅,提出上述疑问并非想哗众取宠,确是心有疑惑.望扶导不吝赐教!

    离线 天福阁
    荣誉会员
    好评
    20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4-10-11
    最后登录
    2023-10-29
    122楼 发表于2006-07-03 07:25:00

    真正[s:17]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3楼 发表于2006-07-03 11:47:00

    以下是引用崇泉阁在2006-7-2 22:27:50的发言:个人认为是頒样或呈样,非母!大钱是否存在母钱尚值得探讨!另想请教扶摇子先生,您所说的故宫库房的母钱,是您个人的观点吗?还是确有史料记载?您认为咸丰大钱都是母钱翻铸吗?您认为<<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铸钱工艺对吗?晚辈泉学疏浅,提出上述疑问并非想哗众取宠,确是心有疑惑.望扶导不吝赐教!
    您的看法是认为咸丰当十和以上的大钱都没有母钱吗?  很想听您的理论依据!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4楼 发表于2006-07-03 11:58:00

    以下是引用崇泉阁在2006-7-2 22:27:50的发言:个人认为是頒样或呈样,非母!大钱是否存在母钱尚值得探讨!另想请教扶摇子先生,您所说的故宫库房的母钱,是您个人的观点吗?还是确有史料记载?您认为咸丰大钱都是母钱翻铸吗?您认为<<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铸钱工艺对吗?晚辈泉学疏浅,提出上述疑问并非想哗众取宠,确是心有疑惑.望扶导不吝赐教!

    此钱和頒样或呈样没有关系!我在其他帖子看到这样的描述!您也这样认为吗?
    以下是引用卧云居士在2006-6-12 0:55:43的发言:看大家谈得那么热闹,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我玩钱近10年,在铸造一线工作6年.根据咸丰大钱的铸造风格,我一直对咸丰母钱.铁母持怀疑态度.其实,大家只要看看咸丰钱穿口呈两面拔模就可看出一点端倪.再举一个例子,去看看面八卦背十二生肖和面八卦背山鬼这两枚花钱,您对大钱的铸造工艺就基本明了了!我曾将7位有30年以上的老铸工(有工程师.技师)请到一块,向他们演示<<天工开物>>所载的铸钱工艺,被他们异口同声地否定.由此,更坚定了我的怀疑!明末以前确实由母钱翻铸而成,这已经在实物上得到印证,明末清初铸风已有所改变,到咸丰则大变."武断"一点说,咸丰无母钱!提醒信奉<<天工开物>>的泉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咸丰母钱,从此可以休矣!另重申一点,前面否定<<天工开物>>只是否定它的工艺,并非否定所有的母钱.本人水平有限,以上所说未免言不达意,只表示一点个人看法.只要真能为泉学有所贡献,便深感欣慰!

    离线 玩钱世家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5楼 发表于2006-07-03 12:22:00


    以下是引用卧云居士在2006-6-12 0:55:43的发言:看大家谈得那么热闹,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我玩钱近10年,在铸造一线工作6年.根据咸丰大钱的铸造风格,我一直对咸丰母钱.铁母持怀疑态度.其实,大家只要看看咸丰钱穿口呈两面拔模就可看出一点端倪.再举一个例子,去看看面八卦背十二生肖和面八卦背山鬼这两枚花钱,您对大钱的铸造工艺就基本明了了!我曾将7位有30年以上的老铸工(有工程师.技师)请到一块,向他们演示<<天工开物>>所载的铸钱工艺,被他们异口同声地否定.由此,更坚定了我的怀疑!明末以前确实由母钱翻铸而成,这已经在实物上得到印证,明末清初铸风已有所改变,到咸丰则大变."武断"一点说,咸丰无母钱!提醒信奉<<天工开物>>的泉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咸丰母钱,从此可以休矣!另重申一点,前面否定<<天工开物>>只是否定它的工艺,并非否定所有的母钱.本人水平有限,以上所说未免言不达意,只表示一点个人看法.只要真能为泉学有所贡献,便深感欣慰!
    不是想怀疑,而是不得不怀疑所论证的观点和所有的论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 4:23:44编辑过]

    在线 崇泉阁
    正式会员
    好评
    4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6-14
    最后登录
    2024-06-08
    126楼 发表于2006-07-03 18:42:00

    以下是引用扶摇子在2006-7-3 3:58:09的发言:

    此钱和頒样或呈样没有关系!我在其他帖子看到这样的描述!您也这样认为吗?
    以下是引用卧云居士在2006-6-12 0:55:43的发言:看大家谈得那么热闹,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我玩钱近10年,在铸造一线工作6年.根据咸丰大钱的铸造风格,我一直对咸丰母钱.铁母持怀疑态度.其实,大家只要看看咸丰钱穿口呈两面拔模就可看出一点端倪.再举一个例子,去看看面八卦背十二生肖和面八卦背山鬼这两枚花钱,您对大钱的铸造工艺就基本明了了!我曾将7位有30年以上的老铸工(有工程师.技师)请到一块,向他们演示<<天工开物>>所载的铸钱工艺,被他们异口同声地否定.由此,更坚定了我的怀疑!明末以前确实由母钱翻铸而成,这已经在实物上得到印证,明末清初铸风已有所改变,到咸丰则大变."武断"一点说,咸丰无母钱!提醒信奉<<天工开物>>的泉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咸丰母钱,从此可以休矣!另重申一点,前面否定<<天工开物>>只是否定它的工艺,并非否定所有的母钱.本人水平有限,以上所说未免言不达意,只表示一点个人看法.只要真能为泉学有所贡献,便深感欣慰!
    首先感谢扶导!我与卧云居士兄同处一城,经常探讨此类问题,上面是我们的共同观点!之所以有此论,理由如下:1.<<天工开物>>所描述的铸钱工艺与北宋的工艺不符(宋的母钱翻铸法非常典型),由此对<<天..>>产生怀疑;2.咸丰大钱(当十以上)的工艺特征与宋的特征完全不同,倒是与唐以前的(如五铢.五行大布等)范铸特征相符,由此心生疑惑.       时下许多泉友将<<天>>奉为至宝,以为铸钱工艺就是如其所述,对咸母说更是深信不疑.  实际上若<<天>>说站得住,咸母说也站得住,关键是<<天>>说站不住,它所说的工艺纯粹是缪论,完全不符合铸造工艺学!    当然,本人也不敢盖棺,望扶导解惑!不胜感激!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7楼 发表于2006-07-03 23:13:00

    以下是引用崇泉阁在2006-7-3 10:42:53的发言:
    首先感谢扶导!我与卧云居士兄同处一城,经常探讨此类问题,上面是我们的共同观点!之所以有此论,理由如下:1.<<天工开物>>所描述的铸钱工艺与北宋的工艺不符(宋的母钱翻铸法非常典型),由此对<<天..>>产生怀疑;2.咸丰大钱(当十以上)的工艺特征与宋的特征完全不同,倒是与唐以前的(如五铢.五行大布等)范铸特征相符,由此心生疑惑.       时下许多泉友将<<天>>奉为至宝,以为铸钱工艺就是如其所述,对咸母说更是深信不疑.  实际上若<<天>>说站得住,咸母说也站得住,关键是<<天>>说站不住,它所说的工艺纯粹是缪论,完全不符合铸造工艺学!    当然,本人也不敢盖棺,望扶导解惑!不胜感激!
    在故宫有标准的亲祖.母.子.的排列!咸丰大钱母钱在故宫文献<<东华录>>有明确记载!或者您去看看故宫清钱谱,上面记载的很清楚了!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128楼 发表于2006-07-03 23:27:00

    以下是引用崇泉阁在2006-7-3 10:42:53的发言:
    首先感谢扶导!我与卧云居士兄同处一城,经常探讨此类问题,上面是我们的共同观点!之所以有此论,理由如下:1.<<天工开物>>所描述的铸钱工艺与北宋的工艺不符(宋的母钱翻铸法非常典型),由此对<<天..>>产生怀疑;2.咸丰大钱(当十以上)的工艺特征与宋的特征完全不同,倒是与唐以前的(如五铢.五行大布等)范铸特征相符,由此心生疑惑.       时下许多泉友将<<天>>奉为至宝,以为铸钱工艺就是如其所述,对咸母说更是深信不疑.  实际上若<<天>>说站得住,咸母说也站得住,关键是<<天>>说站不住,它所说的工艺纯粹是缪论,完全不符合铸造工艺学!    当然,本人也不敢盖棺,望扶导解惑!不胜感激!
    能够说的再详细一些吗?我个人看法:
    1.北宋铸钱的工艺并未见过,只是个别文献提到过存在样钱和母钱,所以不知《天工开物》所描述的工艺如何与北宋工艺不符。我个人觉得北宋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明末是在1600年吧(具体要去翻书了),相隔数百年,工艺应当有所变革和进步,这也是社会的进步。是否和前人的东西不符就不存在?
    2.范铸特征在咸丰大钱上如何体现,是否不符合北宋的东西就是不对的?
    望能够点拨一二。顺便法一枚自己最得意的当十母钱,以飨大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 15:31:22编辑过]2006731530496401.jpg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9楼 发表于2006-07-03 23:37:00

    以下是引用铁扇子在2006-7-3 15:27:37的发言:
    能够说的再详细一些吗?我个人看法:
    1.北宋铸钱的工艺并未见过,只是个别文献提到过存在样钱和母钱,所以不知《天工开物》所描述的工艺如何与北宋工艺不符。我个人觉得北宋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明末是在1600年吧(具体要去翻书了),相隔数百年,工艺应当有所变革和进步,这也是社会的进步。是否和前人的东西不符就不存在?
    2.范铸特征在咸丰大钱上如何体现,是否不符合北宋的东西就是不对的?
    望能够点拨一二。顺便法一枚自己最得意的当十母钱,以飨大家。2006731530496401.jpg
    好钱.标致的当十母钱!又一枚标准器[s:17]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 20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