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764
主题
2822
帖子
4356
积分
再看此钱,我还是百思不解....... 此币铜质与铸工均好,实在不象是旧时民间私铸可及;若是仿铸,既然铸工已达如此水准,何不以真钱为模,这样就足可乱真了,何必要费神重写钱文,让人一望而知其不同呢??... 看来清钱中的确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集藏者去不断的研究的.......
1547
6529
9623
包浆,文风都对,到代,当时民间仿造干吗?损人不利己。我看是枚好钱。
182
7072
7445
有铸工戏做的可能
188
1781
2157
民国做的
3123
33612
4万
感觉是真的,这一套本来就是试铸的,既然是试铸,肯定会有文字好坏之分。细看文字,慢慢体会,真品的神韵实足!
2026
7495
1.2万
我也觉得文字不对。重字一竖不直,丰字的豆字下横也不直。总之,觉得文字不太舒服。
634
25096
2.6万
综合来看,我认为是一枚难得的好钱!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能因为前人没有留下图谱,就怀疑它的真伪,随着历史的进程,还会有很多出谱的钱币出现,因此钱币爱好者值得研究的问题还会很多。
我们看问题往往喜欢用传统的思维模式,这就容易走入误区。经验固然重要,但什么问题都凭经验来定,会对新生事物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我想对麦老师的这枚钱也不例外。
2148
13105
1.7万
从铜质看不对,麦老是否可将边发上看看,即可定性。
1172
7494
9838
听说道光年间李宝台是个造假高手,但我怎么看也不象假,旧气、包浆、甚至神韵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