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兄好!
本不想再跟这贴了。但兄来个抛砖引玉,我虽不是啥玉。但由于职业的缘故,所以在经济金融方面有点小基础而已,所以我对兄提的几个问题做个解答。未必全面。但大可管中窥豹。
经济转型一说我觉的做为中国人我和兄一样有信心。但是我们要客观的来看问题。改革开放33年以来。我们所有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三来一补业务。就是来料加工提供廉价劳动力。技术由外方提供。但是外方是有技术产权要求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外方提供的绝大多数技术都是成熟的二流技术。这样33年的产业政策延续和卖血汗毁环境得来的财富。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当国内洞开之后,(参加世贸组织)特别是过了某些行业的保护期之后。我们发现问题了,现在想引进先进技术但是西方国家不卖,想收购海外矿产也是障碍重重,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没有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产品。再加这几年人力成本的高启。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每况愈下。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热情是不小。但是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全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形同虚设。光喊口号不管用啊。更有甚者是有企业刚开发出新产品刚投成建产,接着山寨货铺天盖地,和我们古钱造假一样。创新的企业还没收获就被市场跟随者瓜分了利益。你说还有谁愿意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傻事?国家年年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喊口号没真举措就导致今天的一句怪话:早起的鸟儿被虫给吃了!
那转型可以实现吗?可以!前提是体制。监管健全。国家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但是这也许要十年。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但是目前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一下刹车。那是要命的。会导致大量产业工人失业,社会动荡。所以还需要有个延续。兄注意十二五规划提到开发中西部吗?其实那就是产业转移。把沿海发达地区的传统行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里说一句。企业转移要建厂。大型的基建要开始。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以前又是我们的文明发源地,所以将来古钱出土量会大增),利用中西部地区人力成本的低廉和地方政府的产业。财政政策的倾斜,维持现有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利用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但是再说一遍,这样浩大的工程需要时间。时间还是时间。还有转型是否成功还带有风险的。
兄提到的掠夺原有发达地区的蛋糕的问题。
请注意。由于我国粗放型的产业状况。我们对能源的对应能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6倍。(兄可去查我国吨煤吨油的发电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电量做个对比)就是说要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速我们要消耗掉全球51%的能源。试想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我们对能耗的要求越高。发达国家会同意吗?你是在消耗全球所有人的能源。这就是为啥我们在海外的大的能源收购都很困难。为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越来越和我们的经济关联性变紧密的道理。
到目前为止。全球富人俱乐部是8亿人口。你个13亿人口的大国也要加入富人俱乐部,你说这不是摊薄现有富人的权益吗?从人均GDP的情况看来。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啊。所以有人说了。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如果有明天的话。那我们中国就没有。因为两个国家的人口总占全球人口的36。6%。都要变富人。请问你让早先的富人情何以堪?你们的富裕是建立在原先的富人的利益受损。这不典型是不良资产注入吗?
战争。。。
我感觉会打,主要是地域政治的矛盾激化。但仅仅局限局部小打,现在世界不说核武。就是常规战老美也不敢和中国印度开打升级版的全面战争。因为这会耗光他的财力,物力,人力。那不是便宜了老毛子和欧盟了?
人家要做的就是折腾我们。从军事。外交。政治。经济。乃至民生。总想着我们和平演变。所以我们大家要提高警惕啊!
好了。就说这些了。打了半天字。我其实很懒。但是我还是觉的有必要把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说错之处不要喷更不要拍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