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154 | 回复 28

    [原创]之四:版别的划分与命名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东京钱丞
    荣誉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4-05-20
    楼主 发表于2005-07-08 18:55:00

    宋钱版别之变化繁杂居历代货币之冠。造成这众多版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宋代社会对货币需求量的激增,以至钱币鼓铸规模达到历史空前的地步。具体造成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由于钱币铸造机关(在宋代称“钱监”,北宋末期一度称“铸钱院”),在生产实践中所采用的钱币铸造工艺(当时已采用了翻砂法铸钱,泉界俗称“母钱翻砂法”)特点所决定的。翻砂法铸钱时为安放第一批实用模具(印范母钱)组合,需要使用一块木制的工具托板(现代的翻砂铸造仍旧采用,铸工称之为“底板”),铸工在此板台上才能进行砂型造型操作,而后才会在几道工序之后生产出合乎设定要求的子铸件(金属铸币,俗称“子钱”)。反映子钱特征差异的概念集合——“版别”,正是通过上述安放在托板上的具体内容差异而产生的,“板”、“版”同音相通,盖因此而得名。
    对宋钱的版别进行正确的“划分”和“命名”,是版别研究必不可少的两大步骤。“划分”,是按照宋钱的文字、型制和制作的类型特征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使繁杂的宋钱版别变得门类分明。“命名”,是根据“划分”的结果,运用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赋予指定的具体版别以易于识记的系统名称。此外,尚存在“归类”和“排序”等另外两个重要步骤。无论是“划分”与“命名”,还是“归类”与“排序”,都是围绕着宋钱的书法艺术、造型艺术及工艺特点诸方面展开进行的。原理相同,工作开展的着重点却是各有偏重。概括地讲,“划分”与“命名”属于基础性的资料整理;“归类”与“排序”属于深入性的资料运用。前者比较简单,属于感性认识的剖析研究,重在考据;后者较为复杂,属于理性认识的归纳推理,重在演绎。这四个步骤之间,既各自独立,皆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研究方法,又互相渗透,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不可或缺,也无法取代。其中,“划分”存在的最为古老,在宋钱研究尚未形成专学时早就存在着传统的版别划分,只不过没有像今天这般区分得入微。“命名”存在至今也有二百年了,宋钱由初始化研究步入系统化研究不久即出现了相当完善的命名方法。“归类”是个新概念,近年使由模糊认识逐渐形成理论认识的定位。“排序”,百年以来虽屡见进行,但有很大的随意性,并非科学意义上的严格规范。
    如果把“金属”视为“质形”的载体,钱币的“型制”、“制作”就像是“质形”的框架,“文字”则是“质形”的具体内容。“研究版别”也就是要对内容——“文字”作主要的研究,框架——“型制”、“制作”作辅助性研究,至于载体——“金属”则是属于钱币的“品种”范畴或金属史的“金相学”研究领域里的事情。之所以要以“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因为宋代铸钱由各地钱监分工共同完成,地域性工艺特点极强。地方模具工临摹的诏颁钱样(部颁式样钱),其型制、制作随炉次安排变化,唯有钱文的匠心独运各成独自的风格一脉相承。这种在有意无意间留下的书法瑰宝,正是我们区分版别类别和认定铸币监别的第一手可视查信证。
    我们对铸币文字的考察主要从钱文书法的“局势”、“字势”和“笔意”艺术审美判断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局势”反映了钱文整体上“布局”的“黑白之趣”;“字势”反映了钱文“结字”的“态势”结构;“笔意”反映了钱文“笔画”的“线条”形态。通过对“布局”、“结字”和“用笔”等技法的艺术进行综合考察,结合钱文书法的“骨气”、“神采”、“情趣”等艺术论的感受和评定,从而获得主题性的感性认识。并依此完成第一个阶段性的划分,姑称之为“分类”。
    此后,考察铸币的型制、制作共性特征,进行第二个阶段性的划分,即为“分型”。按照a,钱径与厚重;b,穿孔;c,面外缘与面内郭;d,背外缘与背内郭;e,背地张、面背轮脊、背纹等内容,逐项考察,获取共性特征的可读性数据(宋钱版别研究要求使用非实测性的标尺数据,而以等同功用的专用名词术语替代)。常规性版别研究至此地步足以达到目的,不需要进一步再往下深入划分。
    专业性版别研究目的要求比常规性版别研究更为具体。通常是在探索“炉次”的安排、“钱模”的分组使用,以及“对钱”的“准对品”、“绝对品”组配等类似性质的课题研究时,需要深入展开更进一步的“分式”和“分亚式”划分。划分的方法原理和以上两个阶段性划分相同,虽是重复的划分,但更为细致。具体情况复杂,非抽象性地简单概括所能言赅。长期以来,泉界一直是师徒口传心授,或个人领悟揣摩,见于文字下的理论指导和探讨如凤毛麟角,林立的学派门户导致难有一个统一的“法定”。表象上看起来似乎是几近共识差别毫厘,实质上的隐性认识距达千里。譬如研、集、商三界都强调重视版别,由于研究理念的不同,其业界认识不协调的结果已是一例;再如同一版别钱在不同的宋钱工具书中尚且名目不一,难免一知半解者草草发表的文章中会随便妄定版名了;还有对钱的组配中存在的含糊和错乱情况等等,不一而足。故该部分内容略而未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文字争端和造成研究混乱。倘有机会,或可在介绍“划分步骤”和“命名方法”的专文中再议。
    在完成划分并确认其正确无误后,要做的就是给每一个划分结果适配版别名称。版别命名之复杂人所共知,这里只能做简单的介绍。“命名”就是给版别起个好名字,不是进行版别特征的具体描述,“简练”是首要遵循的原则。视划分的具体情况,按单重式或二重、三重、四重式(最多至此)复合结构起名,字数限定十二字以内,谴词用字反复推敲。第二个原则要遵循“准确”,力求突出欲诉求的内容主题。如是对钱系列,则应充分兼顾到组对中最为显著的版别特征。“系统性”是第三个应遵循的原则,不仅组对要成系统,同式、同型、同类间名称也要成系统,更重要的是必须通盘考虑独立品种间、整个朝代系列品种的系统性、兼容性、兼顾性。尽量使用通名,减少采用专名,以最少的词汇量达到完成易于识记的命名宗旨。还一个重要的遵循原则是“约定俗成”。命名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识记,沿用已久的版名历经检验,证明还是能够适用的。除非违背了“简练”、“准确”、“系统性”及“韵仄”、“逻辑性”、“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原则性情况,而且必须做必要的修改者方可改动。常规下,即便是错误的命名,只要无关大局,也应一例沿用无需篡改。其它还有若干项原则性解释,均未上述四项原则重要而基本。此四点在使用旧有版名和设定新版名时自然能体会到。总之,宋钱版别的“出谱品”恐怕要比“在谱品”更多,版名(尤其是新发现品)也不是非要等权威人士来论定的,人人都有权力去首定它,关键在于所持的态度是“科学命名”还是在“瞎胡闹”。态度只要端正,定错了也无妨,及时纠正过来便是。瞎胡闹要不得,会害人误己的。
    “划分”与“命名”的关系。“划分”是隐性的思维过程,在后台进行;“命名”是显性的定论成果,在前台发布。把“划分”思维整理成程序化文字,可验证“命名”的正确与否;“命名”的接受认可是对“划分”工作正确的褒扬。两者都是在对相同的考察对象上的具体特征“形质名”的前面或后面缀加能够区别形状、状态、程度、位置、位移等递差性形容词、副词修饰,从而达到具体工作的完成,为下一步研究作准备的必要过程。
    因天资愚钝,笔者饱尝了研集宋钱时在实践和认识上的曲折坎坷,深感学科研究方法论存在的重要与必要。相对而言,古泉方面可能还数得上宋钱研究发展的程度比较系统、标准。尽管如此,仍觉得缺乏明确的科学方法作指导。可想而知其它朝代钱的研究状况是如何的情况了。我们已感觉走得太难,那么若干年后的人们继续研读又将是如何的艰辛呢?即便我们现阶段能力有限,不至于立意悠远一劳永逸,但求致用还是有余的,总比都在黑暗中摸索要略微好受一些。是故,宋钱研究学科理论框架的建立迫在眉睫,应当引起和牵动同仁们重视和参与的一桩凡人小事,不必要抱着等到某天在古书中翻出《宋钱秘笈》,或者非要等某位学术权威跳出来指点迷津之类的幻想了。否则,就让我们大家一同在黑暗中稀里糊涂地走下去吧!

    离线 z006
    荣誉会员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3-01-05
    1楼 发表于2005-07-08 18:58:00

    宋钱研究学科理论框架的建立迫在眉睫,应当引起和牵动同仁们重视和参与的一桩凡人小事,不必要抱着等到某天在古书中翻出《宋钱秘笈》,或者非要等某位学术权威跳出来指点迷津之类的幻想了。否则,就让我们大家一同在黑暗中稀里糊涂地走下去吧!================================================此言极是!

    离线 天天过年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03
    最后登录
    2021-07-27
    2楼 发表于2005-07-09 23:14:00

    好帖!

    离线 xxg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2-10
    最后登录
    2023-01-05
    3楼 发表于2005-07-10 14:56:00

    此言极是!

    离线 wu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4
    最后登录
    2023-10-20
    4楼 发表于2005-07-10 15:46:00

    好!文章整体不错,那我也还是要慢慢再扔几块砖!:0)
    我认为:
    1.“命名”不是仅仅给某个东西起个好名字的问题,尤其是对类别明确的新版。“准确”是第一位的。版别的主要特征描述要包含于名称之中。对于一个高手,很多的新品,只要知道它的名称,不必求图即可知其模样。
    2.“小异”应尽量避免使用,有些东西今后在条件成熟时要更名。它首先是违背了“准确性”的原则,明确不了的东西情愿不去命名。其次给其它版别的命名带来了困难。要给其它版别和新版的命名留下空间。
    ......

    离线 大醉侠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0-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05-07-10 18:25:00

    以下是引用wu在2005-7-10 7:46:22的发言:

    好!文章整体不错,那我也还是要慢慢再扔几块砖!:0)
    我认为:
    1.“命名”不是仅仅给某个东西起个好名字的问题,尤其是对类别明确的新版。“准确”是第一位的。版别的主要特征描述要包含于名称之中。对于一个高手,很多的新品,只要知道它的名称,不必求图即可知其模样。
    2.“小异”应尽量避免使用,有些东西今后在条件成熟时要更名。它首先是违背了“准确性”的原则,明确不了的东西情愿不去命名。其次给其它版别的命名带来了困难。要给其它版别和新版的命名留下空间。
    ......


    支持钱丞老师90%以上的观点!!!尤其是最后一段话,千万不要指望一本《秘笈》解决一切问题,哪个权威也都不可能是绝对真理,积水成渊积土成山一切都在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名字分为俗名和学名,不同的目的决定着不同的结果,为方便民间交流,简捷直观应该是俗名的特点,但为了严谨的学术研究,学名则应是尽量把科学性和准确性排在第一位。其实俗名和学名是并不冲突的,完全可以同时存在。打个比方,土豆学名马铃薯,你买菜时说:“来两斤马铃薯”,估计大部分菜农都听不懂,所以在和菜农交易时使用土豆当然是必要的,可是若做为一个植物品种进行系统的研究,显然还是需要有个学名呀。因此,对于宋钱版别命名来说,即使有些钱已经有了约定俗成“俗名”了,我们也应该给它起个准确的“学名”,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
    还有一点小意见,就是钱丞老师关于钱文书法的三个特点“局势、字势、笔意”的说法。这三点是审美不是科学,有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感觉。我建议不要用“势”“意”这样的字眼。就用简单明确的“位置”“结构”“笔法(所谓笔法就是用笔的变化方法)”等名字如何?

    离线 hu88268
    五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5
    最后登录
    2024-05-08
    6楼 发表于2005-07-10 18:26:00

    好文章,学习.

    离线 东京钱丞
    荣誉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4-05-20
    7楼 发表于2005-07-10 20:05:00

    大家的积极和热情,我很感动!有这些颗挚爱宋钱的心,我相信:十年、百年,或者再来个两百年,是世界看中国宋钱谱录的时候来临了!衷心渴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能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明确不了的东西情愿不去命名。吴哥说得非常好!不谋而合。名字分为俗名和学名,不同的目的决定着不同的结果。醉兄弟说到徘徊混乱的根源了。我最欣赏《花镜》一书,那才真叫“学问”。宋版不可能有花木复杂,应当向陈昊子老先生看齐。局势、字势、笔意的问题即是审美亦是科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理论的骨架。宋钱,抛开文物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市场经济价值以外,重要的就是艺术鉴赏价值了。搞宋钱,没有一定的历史、书法、铸造知识是不行的,宋钱决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研集的,它与投入者的经济力量无关,跟他的心态有关。

    离线 wu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4
    最后登录
    2023-10-20
    8楼 发表于2005-07-10 20:12:00

    以下是引用大醉侠在2005-7-10 10:25:37的发言:
    .......


    名字分为俗名和学名,不同的目的决定着不同的结果,为方便民间交流,简捷直观应该是俗名的特点,但为了严谨的学术研究,学名则应是尽量把科学性和准确性排在第一位。其实俗名和学名是并不冲突的,完全可以同时存在。打个比方,土豆学名马铃薯,你买菜时说:“来两斤马铃薯”,估计大部分菜农都听不懂,所以在和菜农交易时使用土豆当然是必要的,可是若做为一个植物品种进行系统的研究,显然还是需要有个学名呀。.......

    我讲的不是马铃薯和土豆的问题。是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离线 大醉侠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0-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05-07-10 21:17:00

    呵呵,这位wu老师没有看懂我说的话,我是坚决赞同用进行准确的体系化的命名法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小看俗称。版别研究还是应在考古学和收藏娱乐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不能过于世俗但也不应过于清高。其实玩钱并不比种地要高级多少。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